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7
典故
5
词典
27
分类词汇
55
共87,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6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水平不流,人平不言
君子言先不言后
怨而不言
知而不言
坐树不言
不言不语
不言而化
不言之教
大辩不言
不言而谕
不言而喻
不言子功
口不言勋
《国语辞典》:
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拼音:
mǎn huái xīn fù shì,jìn zài bù yán zhōng
(谚语)心中埋藏著很多事情。《
儿女英雄传
》第二七回:「安太太见何玉凤经张金凤一片良言,言下大悟,奔到自己膝下,跪倒尘埃,低首含羞的叫了声亲娘,知她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一折:「(公子云)孙先生,你怎不言语。(正末唱)我正是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
分类:
谚语
心中
埋藏
多事
《国语辞典》: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拼音:
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tīng
知道的没有不全部说出,说出后没有不被全部接受。《野叟曝言》第四九回:「此时素臣正在得君,真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听。旬月之内,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
分类:
知道
不全
出后
接受
《国语辞典》:
水平不流,人平不言
拼音:
shuǐ píng bù liú,rén píng bù yán
(谚语)比喻一个人若获得合理的待遇,心里就会平静而不致随意发表议论,就像水面若高度一致,水便不会朝任何方向流一般。《醒世恒言。卷一七。张孝基陈留认舅》:「常言道:『水平不流,人平不言。』这班閒汉替过迁衙门打点使钱,亦是有所利而为之。」
分类:
谚语
个人
获得
得合
合理
待遇
《国语辞典》:
君子言先不言后(君子言先不言后)
拼音:
jūn zǐ yán xiān bù yán hòu
(谚语)话说在前面,不等事后再说。如:「有道是『君子言先不言后』,万一出了问题,可别怪我没有提醒你。」
分类:
谚语
话说
在前
不等
事后
再说
《国语辞典》:
怨而不言
拼音:
yuàn ér bù yán
心中怀怨,却不发于口。《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思而不贰,怨而不言。」
分类:
心中
中怀
怀怨
却不
发于
《国语辞典》:
知而不言
拼音:
zhī ér bù yán
知道而不说出来。《庄子。列禦寇》:「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周书。卷二九。侯植传》:「兄既受人任使,安得知而不言。」
分类:
知道
《漢語大詞典》:
坐树不言(坐樹不言)
《
后汉书·冯异传
》
:“ 异 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 异 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后因以“坐树不言”、“坐树无言”谓功高而不自矜。 唐
元稹
《加乌重胤检校司徒制》
:“第其勋庸,虽坐树不言,而图功甚大。” 唐
张说
《冯公神道碑》
:“皇上志其持法无挠,赠大理卿;本其坐树无言,謚之曰节。”亦省作“ 坐树 ”。 隋
李德林
《天命论》
:“自古明哲,虑远防微,执一心,持一德,立功坐树,上书削藳,位尊而心逾下,禄厚而志弥约。”
分類:
功高
自矜
《国语辞典》:
不言不语(不言不语)
拼音:
bù yán bù yǔ
沉默、不爱说话。《
红楼梦
》第五九回:「这婆子虽来了几日,见袭人不言不语,是好性子的。」
分类:
沉默
《国语辞典》:
不言而化
拼音:
bù yán ér huà
不用言词训诫而天下平治。《北史。卷四七。列传。袁翻》:「为政清靖,不言而化,自长史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唐。魏徵〈论时政疏〉:「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分类:
言词
训诫
天下
下平
平治
魏徵
时政
《国语辞典》:
不言之教
拼音:
bù yán zhī jiào
不待言词训诫的教化。《
老子
》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所谓不言之教,不肃而成,不待学官日训月察,立赏告讦,而士行自美矣。」
分类:
不待
言词
训诫
教化
《国语辞典》:
大辩不言(大辩不言)
拼音:
dà biàn bù yán
大辩,善于辩论。大辩不言指有口才善辩之人,并不多话以显示自己。《庄子。齐物论》:「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
分类:
辩论
有口
口才
善辩
辩之
《漢語大詞典》:
不言而谕(不言而諭)
见“ 不言而喻 ”。
《國語辭典》:
不言而喻
拼音:
bù yán ér yù
事理浅显,不待说明即可晓悟。《孟子。尽心上》:「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当日在扬州与老残会过几面,彼此甚为投契,今日无意碰著,同住在一个店里,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有不言而喻了。」
分類:
不用说
明白
事理
显明
《國語辭典》:
不言而喻
拼音:
bù yán ér yù
事理浅显,不待说明即可晓悟。《孟子。尽心上》:「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老残游记二编》第一回:「当日在扬州与老残会过几面,彼此甚为投契,今日无意碰著,同住在一个店里,你想他们这朋友之乐,尽有不言而喻了。」
分類:
不用说
明白
事理
显明
《分类字锦》:
不言子功
金史伊喇福僧传:福僧改广宁,被牒如邻郡。大兵薄城,其子铜和尚率家奴拒战,广宁赖之以完。福僧还,终不言子功。
分类:
父
《分类字锦》:
口不言勋(口不言勋)
《
周书·蔡祐传
》:祐字承先,从征伐,常溃围陷阵,为士卒先。军还之日,诸将争功,祐终无所竞。太祖尝谓诸将曰:承先口不言勋,孤当代其论叙。
分类:
谦让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