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绸缪(綢繆)  拼音:chóu móu
1.亲密、缠绵。《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二》:「独有盈觞酒,与子结绸缪。」清。龚自珍 浪淘沙。好梦最难留词:「中有话绸缪,灯火帘钩,是仙是幻是温柔。」
2.缠缚。引申为修补,使之坚固。《诗经。豳风。鸱鸮》:「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3.花朵稠密的样子。《文选。左思。吴都赋》:「荣色杂糅,绸缪缛绣。」
《漢語大詞典》:绸缪未雨(綢繆未雨)
《诗·豳风·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繆牖户。” 孔颖达 疏:“ 毛 以为自説作巢至苦,言己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成此室巢。”后以“绸缪未雨”或“未雨绸繆”比喻事前作好准备工作。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水患诗》:“消遣残冬易,绸繆未雨难。”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当此绸繆未雨之时,为兴学育才之事,若追亡救火之急,犹恐其不能以立国也。”参见“ 未雨绸繆 ”。
《國語辭典》:惘然  拼音:wǎng rán
1.若有所失的样子。《新唐书。卷二○八。宦者传下。李辅国传》:「中外闻其失势,举相贺,辅国始惘然忧,不知所出,表乞解官。」明。徐霖《绣襦记》第三八出:「回首乡关,望断孤云惘然。」
2.模糊不清的样子。唐。李商隐锦瑟〉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宋。苏轼 与谢民师推官书:「自还海北,见平生亲旧,惘然如隔世人。」
《國語辭典》:回肠(回腸)  拼音:huí cháng
1.形容内心焦虑,好似肠子在回转纠结。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吊影夔州僻,回肠杜曲煎。」《董西厢》卷六:「争奈按不下九曲回肠,合不定一双业眼。」
2.小肠的一部分。上连空肠,下接大肠及盲肠。也作「回肠」。
《國語辭典》:回肠(迴腸)  拼音:huí cháng
小肠的末段。上接空肠,下连大肠的部分。也作「回肠」。
《國語辭典》:回肠荡气(回腸蕩氣)  拼音:huí cháng dàng qì
形容音乐或文辞生动感人。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回肠荡气感精灵,座客苍凉酒半醒。」也作「回肠荡气」。
《國語辭典》:回肠荡气(迴腸蕩氣)  拼音:huí cháng dàng qì
形容音乐或文辞感人至深。如:「她的歌声绕梁三日,令人回肠荡气。」也作「荡气回肠」、「回肠荡气」、「回肠伤气」。
《國語辭典》:无弦琴(無弦琴)  拼音:wú xián qín
没有琴弦的琴。南朝梁。萧统 陶渊明传:「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后指闲适自得其乐或意趣高雅脱俗。唐。白居易丘中有一士〉诗二首之二:「行披带索衣,坐拍无弦琴。」
《國語辭典》:书簏(書簏)  拼音:shū lù
1.书箱。唐。皮日休 醉中即席赠润卿博士诗:「茅山顶上携书簏,笠泽心中漾酒船。」《宋史。卷三一九。欧阳脩传》:「脩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
2.比喻博学而不能应用的人。《晋书。卷六一。刘乔传》:「卿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矣。」《新唐书。卷二○二。文艺传中。李邕传》:「父善,有雅行,淹贯古今,不能属辞,故人号书簏。」
《漢語大詞典》:罔然
(1).同“ 惘然 ”。失意貌;心中若有所失貌。后汉书·黄宪传:“同郡 戴良 ,才高倨傲,而见 宪 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劝德畏戒,喜惧交争,罔然若酲,朝疲夕倦,夺气褫魄之为者也。” 薛综 注:“罔然,犹惘惘然也。”
(2).犹茫然。恍惚不解貌。 汉 王充 论衡·谢短:“文吏自谓知官事,晓簿书。问之曰:‘晓知其事,当能究达其义,通见其意否?’文吏必将罔然。” 宋 王安石 《进〈说文〉札子》:“若矇视天,终以罔然。”
(3).窘急惶遽貌。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三:“ 秦王 曰:‘丈人罔然乃遂至此,甚苦矣!’”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八:“罔然,亦惶遽之皃也。”
(4).犹涣然。《传习录》卷中引 明 陆原静 语:“尝试於心,喜怒忧惧之感发也,虽动气之极,而吾心良知一觉,即罔然消阻。”参见“ 涣然 ”。
《國語辭典》:涣然(渙然)  拼音:huàn rán
1.离散的样子。《汉书。卷二三。刑法志》:「事小敌脆,则媮可用也;事钜敌坚,则涣然离矣。」
2.形容疑虑、积郁等消除。唐。李翱 祭中书韦相公文:「飘沦八年,颠白成翁。幽蛰忽发,涣然启蒙。」
3.有文采的样子。三国魏。阮籍通易论〉:「顺而应人,涣然成章。」
4.出汗的样子。《文选。魏。嵇康。养生论》:「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
5.更新的样子。《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愿陛下少垂省览,涣然改往事之过谬,勃然兴来事之渊塞。」唐。陆贽收河中后请罢兵状〉:「德音涣然,与之更始。」
《國語辭典》:疑案  拼音:yí àn
證据不充分,一时无法判决的案件。泛指不明的情况、事件。
《漢語大詞典》:占毕(佔畢)
诵读,吟诵。 梁启超 《变法通义·学校总论》:“自餘一二占毕咿嚘以从事于四书五经者,彼其用心,则为考试之题目耳。” 章炳麟 《〈新方言〉自序》:“盖有诵读占毕之声,既用唐韵,而俗语犹不违古音者。”
亦作“ 佔嗶 ”。 谓经师不解经义,但视简上文字诵读以教人。后亦泛称诵读。礼记·学记:“今之教者,呻其佔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郑玄 注:“呻,吟也。佔,视也。简谓之毕……言今之师自不晓经之义,但吟诵其所视简之文,多其难问也。” 宋 文天祥 《保州道中》诗:“ 江 南佔毕生,往来习羊肠。”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应童子试,不售,觉佔嗶非丈夫事,望望然去之。” 清 高宗 《御题〈意林〉三绝句》之三:“六经万古示纲常,诸子何妨取所长。节度岂徒务佔毕,要知制事有良方。”
《漢語大詞典》:卧甲
不解甲而卧。有枕戈待敌之意。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席氏多贤》:“受任以来,剿贼是务,捐资竭产,卧甲枕戈,凡数月不寝处。” 清 张际亮 《传闻》诗:“地险将军仍卧甲,天高使相但衔杯。”
分類:不解解甲
《漢語大詞典》:衿甲
系甲。谓不解甲。左传·襄公十八年:“﹝ 齐殖绰 、 郭最 ﹞皆衿甲面缚,坐于中军之鼓下。” 杜预 注:“衿甲,不解甲。”北史·周纪下·武帝:“ 延宗 众散,衿甲军门。”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掬指舟中,衿甲鼓下,同宗异姓,縲紲相望。”
分類:不解解甲
《漢語大詞典》:疑殆
犹言疑惑不解。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凡此数事,皆五藏蹷中之时暴作也。良工取之,拙者疑殆。” 王念孙 读书杂志·史记五:“此殆字非危殆之殆,殆亦疑也, 汉 人自有复语耳。言唯良工乃能取之,若拙工则疑而不能治也。”
分類:疑惑不解
《漢語大詞典》:疑否
疑惑不解。 唐 元稹 《柏耆授尚书兵部员外郎制》:“ 耆 自 青谿 窖中提转丸捭闔之书,驰於诸镇,使 承宗 疑否隔塞,一朝豁然。”
分類:疑惑不解
《漢語大詞典》:积结(積結)
(1).指长期不解的疑问。后汉书·陈元传:“採 孔子 拜下之义,卒渊圣独见之旨,分明白黑,建立《左氏》,解释先圣之积结,洮汰学者之累惑,使基业垂於万世,后进无復狐疑。”
(2).指长期积聚之病。喻指嗜好。 唐 柳宗元 《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若积结既定,医无所能已,幸期相见时,吾决分子其啗嗜者。”
(3).指长期郁结。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清风堂尸迹:“若 清风堂 者,不过寃抑之志不伸,以决絶於一时耳,亦何为而然哉!岂幽愤所积结致是邪?此理殆不可晓。”
《漢語大詞典》:委滞(委滯)
(1).积滞,不解。 汉 徐干 中论·贵言:“故君子之与人言也,使辞足以达其智虑之所至,事足以合其性情之所安,弗过其任而强牵制也。苟过其任而强牵制则将昏瞀委滞而遂疑君子以为欺我也。”
(2).搁置;稽留。三国志·吴志·薛综传:“其书遂委滞,迄今未撰奏。”北史·李訢传:“﹝ 訢 ﹞用 范檦 陈策计,令千里之外,户别转运,诣仓输之。使所在委滞,停延岁月。”
《漢語大詞典》:惑然
困惑不解的样子。例如:面对这一人事变动,我感到惑然。
分類:困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