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歪不楞
不端正。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可怜我见他那机个跟班儿的跑了倒有五七趟,一个儿也没叫了来。落后从下场门儿里钻出个歪不楞的大脑袋小旦来,一手纯泥的猴儿指甲,到那间楼上来。”
分類:不端端正
《漢語大詞典》:文人无行(文人無行)
谓文人作风不好或品行不端。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二:“文人无行,信乎?”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棘闱志异》:“ 仁和 叶省三 先生,亦録得一纸,每出以示人,以为文人无行者戒。” 老舍 《反对文人无行》:“我们必须把‘文人无行’这句丑话刷洗干净,连一点痕迹也不留。文人必须有行!否则何以对人民、对自己呢?”
《國語辭典》:下三烂(下三爛)  拼音:xià sān làn
极言卑鄙无耻或不成器。如:「像他这种吃、喝、嫖、赌样样通的下三烂,竟能彻底悔改,真是难能可贵。」也作「下三滥」。
《国语辞典》:七扭八歪  拼音:qī niǔ bā wāi
形状不端正的样子。如:「这张桌子坏得七扭八歪,不能用了。」
分类:不端端正
《国语辞典》:皮松骨痒(皮松骨痒)  拼音:pí sōng gǔ yǎng
形容人得意忘形,露出轻狂或不端庄的模样。《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一般用金花䌽币为纳聘之仪,选了吉期,皮松骨痒,整备做转运使的女婿。」也作「皮风骚痒」。
《国语辞典》:皮风骚痒(皮风骚痒)  拼音:pí fēng sāo yǎng
形容人得意忘形,露出轻狂或不端庄的模样。《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小道人少年心性,见说有些口风儿,便一团高兴,皮风骚痒起来。」也作「皮松骨痒」。
《国语辞典》:眉目不清  拼音:méi mù bù qīng
1.眉毛和眼睛不清明。泛指五官不端正。如:「此人身材俊俏,可惜眉目不清,少了那么一点儿灵秀之气。」
2.比喻事情没有头绪。如:「这次帐目的整理,已经进行许久,仍然眉目不清。」
《国语辞典》:不上串  拼音:bù shàng chuàn
不成材料。比喻品性不端的人。《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一一回:「门里闪出一个不稂不莠,不三不四,不上串的瘌痢头来。」
《国语辞典》:玍杂子(玍杂子)  拼音:gǎ zá zi
1.骂人性情乖僻。如:「才说你几句就生气了,真是个玍杂子!」
2.品行不端、不务正业、爱调皮捣蛋的人。如:「最近他改过迁善,不再是个玍杂子了。」
《漢語大詞典》:匪昵
品行不端的亲信。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一》:“君心之出入,一彼一此,不向之诗书,则向之声色,其势必然也;不亲之於儒贤,则亲之於匪昵,其势必然也。”
《國語辭典》:厚颜无耻(厚顏無恥)  拼音:hòu yán wú chǐ
厚脸皮、不知羞耻。如:「他那席义正词严的演讲,对那些厚颜无耻的人,不啻是一记当头棒喝!」
《漢語大詞典》:不学好(不學好)
谓品行不端。《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独有最狠毒最狡猾最短见的,是那晚婆,大概不是一婚两婚人,便是那低门小户,捡剩货与不学好为夫所弃的,这几项人,极是‘老鯽溜’。”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 郑夫人 抬头看见,惊上加惊,想道:‘我来错了,原来是僧人!闻得南边和尚最不学好,躲了强盗,又撞了和尚,却不晦气。’”《荡寇志》第七二回:“我也好生看覷他,那厮自不学好。”
分類:品行不端
《漢語大詞典》:七倒八歪斜
形容坐态不端正。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为面子起见,人们只好熬着,但后来总不免七倒八歪斜,各人想着自己的事。”
分類:不端端正
《漢語大詞典》:跂据(跂據)
垂足偏倚而坐。为不端肃之姿势。南齐书·魏虏传:“虏主及后妃常行,乘银鏤羊车,不施帷幔,皆偏坐垂脚辕中;在殿上,亦跂据。”
《漢語大詞典》:破靴党(破靴黨)
原指地方上家境破落、品行不端而声气相通恃众闹事的士子。后亦泛指破落无赖的团伙。 茅盾 《霜叶红似二月花》三:“这些破靴党,更其是满嘴巴没半句正经,私门子,半开门,越是混帐的事情他们越知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