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1
词典
3
分类词汇
8
分类词汇
龃龉
凿枘
方枘
方枘圆凿
方凿圆枘
鳖拗
蹩扭
闹别扭
《國語辭典》:
龃龉(齟齬)
拼音:
jǔ yǔ
牙齿上下不整齐。比喻彼此不合。唐。
白居易
〈
达理
〉诗二首之一:「谁能坐自苦?龃龉于其中。」《宋史。卷三九五。方信孺传》:「既龃龉归,营居室岩窦,自放于诗酒。」
分類:
龃龉
上下
不顺
不协
不相投
别离
协调
不平
平正
差失
抵触
仕途
参差不齐
文辞
《國語辭典》:
凿枘(鑿枘)
拼音:
zuò ruì
1.器物的卯眼和榫头。比喻相投合。汉。桓宽《盐铁论。非鞅》:「有文武之规矩,而无周吕之凿枘,则功业不成。」
2.圆凿与方枘。比喻不相合。《楚辞。宋玉。九辩》:「圆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锄铻而难入。」《聊斋志异。卷二。凤阳士人》:「女喜著之,幸不凿枘。」
分類:
卯眼
榫头
相应
故常
不相投
彼此
相合
《漢語大詞典》:
方枘
方形的榫头。方枘不能入圆孔,比喻不相投合。 唐
陆龟蒙
《寄怀华阳道士》
诗:“我悲雌伏真方枘,他骋雄才似建瓴。” 宋
秦观
《送刘贡夫舍人》
诗之二:“ 观 也本诸生,早与世参商。方枘不量凿,交亲指为狂。”参见“ 方枘圆凿 ”。
分類:
方形
榫头
方枘
不相投
《漢語大詞典》:
方枘圆凿(方枘圓鑿)
亦作“ 方枘圜凿 ”。 方形榫头与圆形榫眼。比喻彼此不相投合,事不能成。
《
文子·上义
》
:“今为学者,循先袭业,握篇籍,守文法,欲以为治。非此不治,犹持方枘而内圆凿也,欲得宜适亦难矣。”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
:“ 梁惠王 谋欲攻 赵 , 孟軻 称 大王 去 邠 ,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司马贞 索隐:“按:方枘是笋也,圜凿是孔也。谓工人斲木,以方笋而内之圜孔,不可入也。故
《楚词》
云‘以方枘而内圜凿,吾固知其齟齬而不入’是也。谓 战国 之时, 仲尼 、 孟軻 以仁义干世主,犹方枘圜凿然。” 清 金农
《秋雨坐槐树下书怀》
诗:“方枘圆凿匪所用,顾者却避多猜嫌。”
分類:
方形
榫头
圆形
彼此
不相投
《漢語大詞典》:
方枘圆凿(方枘圓鑿)
亦作“ 方枘圜凿 ”。 方形榫头与圆形榫眼。比喻彼此不相投合,事不能成。
《
文子·上义
》
:“今为学者,循先袭业,握篇籍,守文法,欲以为治。非此不治,犹持方枘而内圆凿也,欲得宜适亦难矣。”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
:“ 梁惠王 谋欲攻 赵 , 孟軻 称 大王 去 邠 ,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司马贞 索隐:“按:方枘是笋也,圜凿是孔也。谓工人斲木,以方笋而内之圜孔,不可入也。故
《楚词》
云‘以方枘而内圜凿,吾固知其齟齬而不入’是也。谓 战国 之时, 仲尼 、 孟軻 以仁义干世主,犹方枘圜凿然。” 清 金农
《秋雨坐槐树下书怀》
诗:“方枘圆凿匪所用,顾者却避多猜嫌。”
分類:
方形
榫头
圆形
彼此
不相投
《國語辭典》:
方凿圆枘(方鑿圓枘)
拼音:
fāng zuò yuán ruì
比喻格格不入,互不相容。参见「圜凿方枘」条。唐。
权德舆
唐赠兵部尚书宣公陆贽翰苑集序
:「噫,一薰一莸,善齐不能同其器,方凿圆枘,良工无以措巧心。」
分類:
方形
圆形
榫头
不相投
《漢語大詞典》:
方枘圆凿(方枘圓鑿)
亦作“ 方枘圜凿 ”。 方形榫头与圆形榫眼。比喻彼此不相投合,事不能成。
《
文子·上义
》
:“今为学者,循先袭业,握篇籍,守文法,欲以为治。非此不治,犹持方枘而内圆凿也,欲得宜适亦难矣。”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
:“ 梁惠王 谋欲攻 赵 , 孟軻 称 大王 去 邠 ,此……持方枘欲内圜凿,其能入乎?” 司马贞 索隐:“按:方枘是笋也,圜凿是孔也。谓工人斲木,以方笋而内之圜孔,不可入也。故
《楚词》
云‘以方枘而内圜凿,吾固知其齟齬而不入’是也。谓 战国 之时, 仲尼 、 孟軻 以仁义干世主,犹方枘圜凿然。” 清 金农
《秋雨坐槐树下书怀》
诗:“方枘圆凿匪所用,顾者却避多猜嫌。”
分類:
方形
榫头
圆形
彼此
不相投
《漢語大詞典》:
鳖拗
亦作“鱉拗”。 犹别扭。意见不相投。鳖,用同“ 彆 ”。
《水浒传》
第十四回:“倘或路上与小人鱉拗起来, 杨志 如何敢和他争执得?”
分類:
别扭
意见
不相投
《漢語大詞典》:
蹩扭
(1).意见不相投。 鲁迅
《书信集·致增田涉》
:“蹩扭=纠葛、意见不合、合不来。 天津 话。” 秦瘦鸥
《秋海棠》
十二:“昨天晚上来了几个不相识的人,好像是跟 林生 有一些蹩扭,一打开门,便跟咱们争吵起来。”
(2).不顺心;不顺眼。 朱自清
《你我》
:“‘它’或‘牠’用得也太洋味儿,真蹩扭,有些实在可用‘这个’‘那个’。” 田汉
《关汉卿》
第五场:“刚才 叶和甫 在这儿泼了他几瓢冷水,您又那样说,他还有不蹩扭的?”
分類:
意见
不顺
顺心
不相投
不顺眼
五场
《漢語大詞典》:
闹别扭(鬧彆扭)
亦作“ 闹蹩扭 ”。
(1).意见不相投合而产生矛盾或不快。 朱自清
《论老实话》
:“将玩话当真话,往往闹别扭,即使在熟人甚至亲人之间。” 老舍
《四世同堂》
七:“虽然 孙七 平日好和 小崔 闹别扭,及至 小崔 受了委屈,他可是真诚的同情 小崔 。”
(2).不顺利。 张天翼
《最后列车》
:“事情闹蹩扭啦,管不着官长不官长,不跪怎么着?”
分類:
闹别扭
意见
不顺
不顺利
顺利
不相投
产生
矛盾
不快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