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1,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忘忽
模黏
洪洪
杳濛
樛葛
号吟
惛懵
睡语
漫暗
遁影
班駮
迷糊
濛胧
蒙胧
蒙腾
《漢語大詞典》:忘忽
(1).犹恍惚。模糊不清貌。 汉 王符 潜夫论·梦列:“人对计事,起而行之,尚有不从,况於忘忽杂梦,亦可必乎?”
(2).遗忘。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条载十数类於左,自备忘忽云尔。”
《国语辞典》:模黏  拼音:mó nián
模糊不清。清。邓廷桢〈水龙吟。关河冻合梨云〉词:「而今剩了,低迷鱼艇,模黏雁字。」
《漢語大詞典》:洪洪
(1).大貌。 汉 王粲 《游海赋》:“洪洪洋洋,诚不可度也。”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五:“安得东壁明,洪洪用坟史。”
(2).形容声音含混不清。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掩其耳而听藐藐,由洪洪然;掩其目而视了了,由眊眊然。”
《漢語大詞典》:杳濛
迷茫,模糊不清。 明 李梦阳 《玄明宫行》:“光景闪烁倏忽异,云烟鬼怪芃杳濛。”
《漢語大詞典》:樛葛
(1).弯曲的树枝和葛藤。 南朝 宋 谢灵运 《悲哉行》:“松蔦欢蔓延,樛葛欣虆縈。”
(2).纠缠,盘结。 王闿运 《嘲哈蜜瓜赋》:“藤蔓牵引,鉤带樛葛。”
(3).引申为缠夹不清。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南史合宋齐梁陈书四·宋志叙首误:“宋书志叙首,文多樛葛。如史记《货殖传》, 班 氏因之;史记《河渠书》, 班 改名《沟洫志》。此何乃言 班 氏易《货殖》《平準》之称,革《河渠》《沟洫》之名乎?”
《漢語大詞典》:号吟
1.嚎哭而诉,口急言辞不清的样子。
分類:言辞不清
《國語辭典》:惛懵  拼音:hūn méng
模糊不清。《南史。卷二○。谢弘微传》:「眼患五月来便不复得夜坐,恒闭帷避风。昼夜惛懵,为此不复得朝谒诸王,庆吊亲旧。」
《國語辭典》:睡语(睡語)  拼音:shuì yǔ
梦话。宋。苏轼〈二月二十六日雨中熟睡至晚强起出门还作此诗意思殊昏昏也〉诗:「明朝看此诗,睡语应难读。」《红楼梦》第六二回:「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唧唧嘟嘟说道。」
《漢語大詞典》:漫暗
模糊不清。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十:“行草大小甚多,真跡今存,但多漫暗。”
《漢語大詞典》:遁影
(1).犹言隐藏形影。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安心乐土,遁影灵关。”
(2).指隐没不清的影子。艺文类聚卷八引 晋 应贞 《临丹赋》:“清波引镜,形无遁影。”
《漢語大詞典》:班駮
亦作“ 班驳 ”。
1.杂色;色彩斑斓。《楚辞·刘向〈九叹·忧苦〉》:“同駑驘与椉駔兮,杂班駮与闒茸。” 王逸 注:“班駮,杂色也。”西京杂记卷一:“﹝山﹞上结藂条如车葢,叶一青一赤,望之班駮如锦绣。”魏书·天象志一:“十四年二月己巳朔未时,云气班驳,日十五分蚀一。”
2.比喻有文采。 清 卢文弨 《〈逸老堂诗话〉跋》:“顾其书虽无大过人处,而叙述亦班驳可喜。”
3.错落相间。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枣:“正月一日日出时反斧班駮椎之,名曰嫁枣。”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然柏沥、芥子,并是躁药;其徧体患疥者,宜歷落班駮,以渐涂之。”
4.模糊,不清楚。 宋 陈武 《高帝封建论》:“大抵创业之君,这些规模,人不得尽识,所以其治,班駮而不可考。”
《國語辭典》:班驳(班駁)  拼音:bān bó
1.色彩相杂不纯的样子。也作「斑驳」。
2.责备。《通俗常言疏證。言语。班驳》引《合纵记剧》:「今日到斑驳我小子起来。」
《國語辭典》:迷糊  拼音:mí hú
模糊不清。《醒世姻缘传》第五三回:「我著俺小槿子送你去,看你迷糊了。」
《漢語大詞典》:濛胧(濛朧)
模糊不清貌。 唐 王昌龄 《斋心》诗:“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朧。”
分類:模糊不清
《漢語大詞典》:蒙胧(蒙朧,濛朧)
月光不明貌;模糊不清貌。 唐 杜甫 《牵牛织女》诗:“神光竟难候,此事终蒙朧。”
濛朧:模糊不清貌。 唐 王昌龄《斋心》:“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朧。”
《漢語大詞典》:蒙腾(矇騰)
犹懵懂。神志不清醒貌。 宋 陶谷 清异录·酒浆:“酒国安恬,无君臣贵贱之拘,无财利之图,无刑罚之避,陶陶焉,荡荡焉,其乐可得而量也。转而入於飞蜨都,则又蒙腾浩渺而不思觉也。”
模糊不清。 元 贯云石 《点绛唇·诗酒风流》套曲:“直喫的酩酊疏狂罢手,也不记谁扶下翠楼,眼矇腾口角涎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