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1,分20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埃昏
凫乙
木然
班驳
污水
影影
混芒
梅梅
芒昧
黪黩
偻罗
勿罔
墋黩
越远
謰謱
《漢語大詞典》:埃昏
谓浑浊不清。《素问·至真要大论》:“风淫所胜,则太虚埃昏。”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太虚埃昏,流水不冰,此之谓淫。”
分類:浑浊不清
《國語辭典》:凫乙(鳧乙)  拼音:fú yǐ
乙,指燕鸟。凫乙二鸟,形状相似而实有不同。凫乙比喻容易造成误会。北周。张融 答周颙书并答所问:「是道言之乖于佛也。道佛两殊,非凫则乙,凫乙之交,定者鸿乎?」
《國語辭典》:木然  拼音:mù rán
形容一时痴呆,不知所措的样子。如:「返家时看到住处被烧成灰烬,他木然站立,脑中一片空白。」
《國語辭典》:班驳(班駁)  拼音:bān bó
1.色彩相杂不纯的样子。也作「斑驳」。
2.责备。《通俗常言疏證。言语。班驳》引《合纵记剧》:「今日到斑驳我小子起来。」
《國語辭典》:污水(汙水)  拼音:wū shuǐ
不清洁的水。包括雨水、化粪池流出的污水、厨房污水、盥洗室及浴室污水、洗涤污水、以及工业废水等。
《國語辭典》:污水(汙水)  拼音:yú shuǐ
河川名。位于河北省临漳县西,流经污城东北注入漳水。《史记。卷七。项羽本纪》:「项羽使蒲将军日夜引兵度三户,军漳南,与秦战,再破之。项羽悉引兵击秦军污水之上,大破之。」
《國語辭典》:影影  拼音:yǐng yǐng
1.隐约,模糊不清。《西游记》第五五回:「行者飞来后面,影影的只听见唐僧声唤。」
2.忐忑不安。《金瓶梅》第四六回:「想著前日道士打看,说我短命哩!怎的哩?说的人心里影影的。」
《國語辭典》:混芒  拼音:hùn máng
不分明的样子。指上古未开化的状态。《庄子。缮性》:「古之人在混芒之中,与一世而得澹漠焉。」也作「混茫」。
《漢語大詞典》:梅梅
昏暗不清貌。礼记·玉藻:“凡祭,容貌颜色,如见所祭者。丧容纍纍,色容颠颠,视容瞿瞿梅梅,言容茧茧。” 孔颖达 疏:“梅梅,犹微微,谓微昧也。” 陈澔 集说:“梅梅,犹昧昧。”
分類:昏暗不清
《漢語大詞典》:芒昧
模糊不清,难以辨识。芒,通“ 茫 ”。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上士闻道:“功高无量,而天下不以为大;德弥四海,而天下不以为贵。光耀六合,还反芒昧。” 晋 成公绥 《天地赋》:“何元一之芒昧兮,廓开闢而著形。”宋书·巴陵哀王休若传:“神道芒昧,乃不可全信。”《訄书·族制》附 章炳麟 《许由即咎繇说》:“禪让之説,本在 夏 世……乃展转譌迁,以为 尧 让。古世芒昧,未足怪也。”
《國語辭典》:黪黩(黲黷)  拼音:cǎn dú
昏暗不清的样子。唐。杜甫〈三川观水涨二十韵〉:「何时通舟车,阴气不黪黩。」
分類:昏暗不清
《漢語大詞典》:偻罗(僂儸)
1.干练,伶俐,机灵。《敦煌曲子词·定风波》:“功(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僂儸。”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五:“五代史: 汉 刘銖 恶 史肇弘 、 杨邠 。於是 李业 譖二人於帝而杀之。 銖 喜谓 业 曰:‘君可谓僂罗儿矣。’僂罗,俗言猾也。 欧 史间书俗语甚奇。”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一折:“他那里精神一掇显僂囉,他那里尖着舌语剌剌,我这里掩着面笑呵呵。”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辨证:“俗云僂儸,演义谓干办集事之称。篇海训儸字曰健而不德,据是二説,皆狡猾能事意也。”
2.喽啰。旧称强盗或绿林头领的部众。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遂唤几个小僂儸,传令众攛掇。” 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有我八拜交的哥哥 晁盖 知某有难,领僂儸下山。”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阳货篇七:“盗贼之有渠帅,有僂儸,一般底尊卑之序,也恰像个礼。”
3.象声词。形容言语不清,难懂。 清 赵翼 《闽言》诗:“满耳啾啁不辨何,近来渐解説僂罗。始知 公冶 非神技,只为听他鸟语多。”按,北史·王昕传:“尝有 鲜卑 聚语, 崔昂 戏问 昕 曰:‘颇解此否?’ 昕 曰:‘楼罗,楼罗,实自难解。’”此“楼罗”正与“僂罗”用法同,盖拟声也。
《國語辭典》:勿罔  拼音:wù wǎng
广大而不清晰。《后汉书。卷六○上。马融传》:「藐夐勿罔,寥豁郁泱。」《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屹铿瞑以勿罔,屑黡翳以懿濞。」
分類:不清清晰
《漢語大詞典》:墋黩(墋黷)
混沌不清貌。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芒芒宇宙,上墋下黷。” 李善 注:“天以清为常,地以静为本,今上墋下黷,言乱常也。墋,不清澄之貌也。”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溃溃沸腾,茫茫墋黷,天地离阻,人神惨酷。” 清 唐孙华 《闻毁明逆阉魏忠贤墓》诗:“乾坤同墋黷,日月沦精光。”
分類:混沌不清
《漢語大詞典》:越远(越遠)
(1).形容声音既细且远而又混杂不清。国语·周语下:“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踰曰平……细抑大陵,不容於耳,非和也;听声越远,非平也。” 韦昭 注:“越,迂也,言无射之声为大林所陵,听之微细迂远,非平也。”
(2).指边远之地。《乐府诗集·郊祀歌十九·西颢》:“隅辟越远,四貉咸服。”
《漢語大詞典》:謰謱
形容委曲繁杂,絮语不清。《楚辞·王逸〈九思·疾世〉》:“嗟此国兮无良,媒女詘兮謰謱。” 洪兴祖 补注:“謰謱,语乱也。” 清 王夫之 《南岳赋》:“槛泉沸射,杂以謰謱。” 清 陈维嵩 《征赎十三经十七史毛氏书板启》:“较来三豕,既非稗官謰謱之流;量去一鴟,復殊列肆 麻沙 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