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内(無内)
犹言无穷小。与“无外”相对。《淮南子·精神训》:“无外之外至大也,无内之内至贵也。” 高诱 注:“无内言其小。” 汉 蔡邕 《汝南周巨胜碑》:“沉静微密,沦於无内;宽裕弘博,含乎无外。”
不接纳。内,“ 纳 ”的古字。史记·留侯世家:“鯫生教我距关无内诸侯, 秦 地可尽王,故听之。”
分類:不接接纳
《國語辭典》:徵士  拼音:zhēng shì
古人称赞学行并高,而不出仕的隐士。南朝宋。颜延之〈陶徵士诔〉:「有晋徵士浔阳陶渊明,南岳之幽居者也。」
《漢語大詞典》:解榻
东汉 陈蕃 任 豫章 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只有 南州 高士 徐稺 来时特设一榻, 徐稺 走后即悬挂起来。又任 乐安 太守时,亦曾为郡人 周璆 “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又《陈蕃传》。后以“解榻”为热情接待宾客或礼贤下士之典。 唐 白居易 《叙法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好风迎解榻,美景待搴帷。” 宋 王禹偁 《神童刘少逸与时贤联句诗序》:“一日 潘生 与之偕行,惠然肯顾,因解榻以延之。” 清 归庄 《哭张十翰林四十六韵》:“开樽虽 北海 ,解榻必 南州 。”
《漢語大詞典》:尘榻(塵榻)
后汉书·徐稺传载, 陈蕃 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稺 不至则灰尘积于榻。后因以“尘榻”为优礼宾客、贤士之典。 南朝 梁 沈约 《酬谢宣城朓卧疾》诗:“宾至下尘榻,忧来命緑尊。” 唐 元稹 《鄂州寓馆严涧宅》诗:“花枝满院空啼鸟,尘榻无人忆卧龙。” 宋 曾巩 《送丰稷》诗:“虽知璞玉难强献,欲掛尘榻空含情。”
《国语辞典》:不认(不认)  拼音:bù rèn
1.不接受。如:「你乱加房钱,我可不认!」
2.不承认。如:「这辆车明明是你撞坏的,你不认也不行。」
《漢語大詞典》:陈蕃榻(陳蕃榻)
后汉 陈蕃 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徐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徐稺传》。后因以“陈蕃榻”为礼贤下士之典。 唐 张九龄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诗:“自守 陈蕃 榻,尝登 王粲 楼。” 唐 李白 《寄崔侍御》诗:“高人屡解 陈蕃 榻,过客难登 谢朓 楼。” 清 孙枝蔚 《九日入城饮周伯衡观察寓斋留宿明日有诗见赠用韵答谢》:“当涂谁下 陈蕃 榻,把卷如登 杜甫 堂。”亦省作“ 陈榻 ”。 唐 窦巩 《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定知有客嫌 陈 榻,从此无人上 庾 楼。” 唐 温庭筠 《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公射》:“ 郑 乡空健羡, 陈 榻未招延。”
《國語辭典》:拒绝(拒絕)  拼音:jù jué
拒退断绝,不允许,不接受。《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自在枢机,谢遣门人,拒绝知友,唯在公家而已。」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故击搏豪强,拒绝宦寺,悉无所畏。」
《漢語大詞典》:南州榻
东汉 陈蕃 做 豫章 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唯 徐稺 来访,特设一榻, 徐 一去就把榻悬挂起来。因 徐稺 为 豫章 人,故称“南州榻”。后用为礼遇嘉宾之典实。 明 夏完淳 《放歌赠吴锦雯兼讯武林诸同志》诗:“逢人便下 南州 榻,满座还开 北海 樽。”参阅后汉书·徐稺传
《漢語大詞典》:断表(斷表)
拒不接受所上章表。晋书·朱序传:“ 序 以老病,累表解职,不许。詔断表,遂輒去任。数旬,归罪廷尉,詔原不问。”南史·梁纪下·元帝:“时巨寇尚存,帝未欲即位,而四方表劝,前后相属,乃下令断表。”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戊午,加左僕射 房玄龄 太子少师。 玄龄 ……深畏满盈,上表请解机务;上不许。 玄龄 固请不已,詔断表,乃就职。” 胡三省 注:“今之让官者,来表三让,敕断来章,则閤门不復受其表,即 唐 制之断表也。”
《漢語大詞典》:色拒
孟子·告子下:“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於千里之外。”谓心里不接受并表现在词色上。后以“色拒”指公然拒绝。 明 李东阳 《都察院左都御史戴公墓志铭》:“有请謁者,孙不色拒,而终一无所挠。”
《漢語大詞典》:闭拒(閉拒)
(1).闭关抵拒。后汉书·马援传:“ 季孟 闭拒背畔,为天下表的。” 宋 苏辙 《王者不治夷狄论》:“有闭拒而不纳之者, 光武 之谢 西域 、絶 匈奴 之事是也。”
(2).拒绝;不接受。《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君其祗顺大礼,饗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是乃天道悦懌,民心欣戴,而仍见闭拒,于礼何居?”
(3).指肌理闭合,能抵御外邪。《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漢語大詞典》:县空(縣空)
悬在空中。比喻不接触实际。《宋书·武帝纪中》:“陛下四时膳御,触事县空,宫省供奉,十不一在。”
《国语辞典》:不受理  拼音:bù shòu lǐ
不接受处理。如:「这么小的案件,他们是不受理的。」
分类:不接接受
《漢語大詞典》:还味(還味)
不接触尘味。《楞严经》卷五:“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枣名。尔雅·释木:“还味,棯枣。” 郭璞 注:“还味,短味。” 陆德明 释文:“还音旋。”
《國語辭典》:避开(避開)  拼音:bì kāi
躲避、离开。《文明小史》第二八回:「莫如早早避开为是,合他强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