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9
词典
1
分类词汇
18
共18,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奸臣
不忠
二心
浇浮
奸贼
奸逆
贰心
怀贰
奸孽
不贞
逾阙
亡国大夫
逆臣贼子
逆子贼臣
乱臣逆子
《國語辭典》:
奸臣
拼音:
jiān chén
奸诈阴险的臣子。《水浒传》第六四回:「朝廷不明,纵容奸臣当道,谗佞专权。」也作「奸臣」。
《國語辭典》:
奸臣(姦臣)
拼音:
jiān chén
奸诈阴险的臣子。《管子。七臣七主》:「官无邪吏,朝无奸臣。」《文选。曹囧。六代论》:「委天下之重于凡夫之手,托废立之命于奸臣之口。」也作「奸臣」。
分類:
奸臣
不忠
弄权
误国
帝王
《国语辞典》:
不忠
拼音:
bù zhōng
不忠诚、不忠心。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因数之以不忠死亡之罪,让三老孝悌以不教诲之过。」《三国演义》第五三回:「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
分类:
不忠
忠诚
忠心
司马相如
巴蜀
《國語辭典》:
二心
拼音:
èr xīn
1.异心、不忠实。《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晟但言唐主畏陛下神武,事周无有二心。」《三国演义》第九回:「今将军若此,是天赐也,肃岂敢有二心?」
2.注意力分散、不专心。《韩非子。诡使》:「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者,则谓之陋。」
分類:
二心
犹豫
异心
分心
豫
分散
不忠
忠实
精力
《漢語大詞典》:
浇浮(澆浮)
(1).犹浇薄。指社会风气浮薄。 南朝 齐武帝
《吉凶条制诏》
:“三季浇浮,旧章陵替。” 唐 李庆余
《行路难》
诗:“世事浇浮后,艰难向此生。” 元
陈孚
《安南即事》
诗:“下俗浇浮甚,中华礼乐无。”
《
明史·周洪谟传
》
:“士风浇浮,请復 洪武 中学规。”
(2).浮薄不忠厚的人。
《
旧唐书·隐逸传·王友贞
》
:“朕方崇奬廉退,惩抑浇浮。” 宋 王谠
《
唐语林·补遗二
》
:“陛下悬爵位,本待贤良,今命浇浮,恐非惩劝。”
《
金史·章宗纪二
》
:“ 蛮都 浇浮人也,升之可乎?与其任浇浮,孰若用淳厚。”
分類:
浮薄
浇薄
不忠
忠厚
社会风气
《國語辭典》:
奸贼(奸賊)
拼音:
jiān zéi
危害国家或团体的人。《警世通言。卷四。拗相公饮恨半山堂》:「若见此奸贼,必手刃其头,刳其心肝而食之。」
分類:
暴徒
窃国
邪曲
弄权
寇贼
不忠
忠于职守
臣子
人
《漢語大詞典》:
奸逆(姦逆)
指叛逆不忠的人。
《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
:“臣等备位,不能匡救祸乱,式遏姦逆,奉令震悚,肝心悼慄。”
《
周书·贺拔胜传
》
:“将军首举义兵,共除姦逆。” 范文澜 蔡美彪 等
《中国通史》
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他( 唐太宗 )使 高士廉 等撰
《氏族志》
,收集全国士族家谱,依据史书,辨别真假,考正世系,推进忠贤,贬退奸逆,分清高低,定为上上至下下共九等。”
分類:
叛逆
不忠
人
《國語辭典》:
贰心(貳心)
拼音:
èr xīn
不忠之心、谋叛之心。《左传。昭公十三年》:「诸侯朝而归者,皆有贰心。」
分類:
贰心
异心
不忠
忠实
《國語辭典》:
怀贰(懷貳)
拼音:
huái èr
不忠贞,有谋反的企图。《南齐书。卷二三。褚渊传》:「沈攸之事起,袁粲怀贰,太祖召渊谋议。」
分類:
贰心
不忠
《漢語大詞典》:
奸孽(姦孼)
亦作“奸孽”。 谓奸邪不忠的人。
《
晋书·王敦传
》
:“事不获已,今輒进军,同讨姦孼,愿陛下深垂省察,速斩 隗 首,则众望厌服,皇祚復隆。” 清 恽敬
《张皋文墓志铭》
:“吏民习于宽大,故奸孽萌芽其间。”
分類:
奸邪
不忠
《国语辞典》:
不贞(不贞)
拼音:
bù zhēn
不忠、不坚守节操。如:「夫妻若有一方不贞,将会严重伤害婚姻关系。」
分类:
不贞
不忠
不坚
坚守
守节
节操
《漢語大詞典》:
逾阙(逾闕)
亦作“踰闕”。 越过宫门。谓不忠于朝廷。
《
三国志·魏志·公孙渊传
》
“悉斩送 弥 晏 等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愿陛下原其踰闕之愆,采其毫毛之善,使得国恩,保全终始矣。”
分類:
越过
宫门
不忠
朝廷
《漢語大詞典》:
亡国大夫(亡國大夫)
《
礼记·射义
》
:“賁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餘皆入。” 孔颖达 疏:“亡国之大夫者,谓亡君之国,言不忠且无智也。”后因以“亡国大夫”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
《
史记·淮阴侯列传
》
:“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邹韬奋
《从心坎里》
:“这种精神和‘亡国大夫’的奴性正是立于相反的两极端。”
分類:
不忠
不智
前朝
遗臣
《国语辞典》:
逆臣贼子(逆臣贼子)
拼音:
nì chén zéi zǐ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晋书。卷六五。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唐。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也作「逆子贼臣」。
分类:
不忠
不孝
反叛
臣子
陈子昂
《国语辞典》:
逆子贼臣(逆子贼臣)
拼音:
nì zǐ zéi chén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三。降魔变文》:「唯有逆子贼臣,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也作「逆臣贼子」。
分类:
不忠
不孝
反叛
臣子
《国语辞典》:
乱臣逆子(乱臣逆子)
拼音:
luàn chén nì zǐ
违叛国君与父命,不忠不孝的人。《三国志。卷二○。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乐陵王茂传》:「近汉氏淮南、阜陵,皆为乱臣逆子。」也作「乱臣贼子」。
分类:
叛国
国君
不忠
不孝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