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忧忡(憂忡)
忧虑不安。语本《诗·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辜负高人相汲引,家乡虽近转忧忡。” 清 孙枝蔚 《赠邢补庵》诗:“偶逢旧乡里,握手涕泪同。自言轻一出,为官多忧忡。” 梁启超 《俄罗斯革命之影响》:“自 亚歷第二 遇害后,二十餘年间, 亚歷第三 以忧忡死。”参见“ 忧心忡忡 ”。
《漢語大詞典》:凄惶(淒惶)
悲伤不安。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两口儿合是成间别,天教受此悽惶苦。”一本作“ 恓惶 ”。 元 曾瑞 《喜春来·秋夜闺思》曲:“悽惶泪湿鸳鸯枕,惨淡香消翡翠衾。”《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母子二人悽惶了一夜,天明算了店钱,起身回 姑苏 而来。”
匆遽不安。 唐 元结 《问进士二》:“若不困顿於林野,必悽惶於道路。”
悲伤惶恐;凄惨不安。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哎哟天那,我这里便则落的那几点儿凄惶泪。”《黑籍冤魂》第十三回:“家私已弄得罄尽,没了生计……正在凄惶,忽然想着了一个去处。”
悲伤惶恐;困苦难堪。《三国演义》第四一回:“正凄惶时,忽见 糜芳 面带数箭,踉蹌而来,口言:‘ 赵子龙 反投 曹操 去了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自己身后,正不知倚靠谁人。説着,便不胜凄惶。” 冰心 《两个家庭》:“放学回来刚到门口,三哥也来了,衣襟上缀着一朵白纸花,脸上满含着凄惶的颜色。”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他不管光景过得怎样凄惶,精神上总是象 汤河 岸上的白杨树一般正直,白净。”
匆遽不安。 唐 元结 《问进士二》:“若不困顿於林野,必悽惶於道路。”
悲伤惶恐;凄惨不安。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二折:“哎哟天那,我这里便则落的那几点儿凄惶泪。”《黑籍冤魂》第十三回:“家私已弄得罄尽,没了生计……正在凄惶,忽然想着了一个去处。”
悲伤惶恐;困苦难堪。《三国演义》第四一回:“正凄惶时,忽见 糜芳 面带数箭,踉蹌而来,口言:‘ 赵子龙 反投 曹操 去了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自己身后,正不知倚靠谁人。説着,便不胜凄惶。” 冰心 《两个家庭》:“放学回来刚到门口,三哥也来了,衣襟上缀着一朵白纸花,脸上满含着凄惶的颜色。”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他不管光景过得怎样凄惶,精神上总是象 汤河 岸上的白杨树一般正直,白净。”
《漢語大詞典》:局缩(局縮,跼縮)
(1).犹狭小。《释名·释车》:“ 齐 人谓车輄以前曰缩,言局缩也。” 唐 韩愈 《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我虽宜在朝,气势日局缩。”
(2).畏缩。《宋书·五行志二》:“ 江 南童謡曰:‘局缩肉,数横目,中国当败 吴 当復’…… 元帝 懦而少断,局缩肉,直斥之也。”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趋边耻局缩,穿腹愁危嶪。” 清 黄遵宪 《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一花退立如局缩,人太孤高我惭俗。”
(3).退缩;蜷缩。 宋 梅尧臣 《赠陈无逸秀才》诗:“士有志功名,局缩秉书诗。”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五:“局缩如寒狖,摧豗似饱鳶。” 清 王鸣盛 《〈瓯北集〉序》:“老病局缩乡里。”
跼縮:1.不顺遂;不得志。形容畏缩不安。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心期正萧索,宦序仍跼缩。” 明 唐顺之 《李封君七十寿序》:“倘余得走贺堂下而见侯之侍立左右,将有跼缩求去如 秦公 之客者乎?”
(2).迫仄;狭小。 宋 欧阳修 《病暑赋》:“矧空庐之湫卑兮,甚龟蜗之跼缩。”
(3).亦作“ 跼蹜 ”。蜷缩伛偻貌。
(2).畏缩。《宋书·五行志二》:“ 江 南童謡曰:‘局缩肉,数横目,中国当败 吴 当復’…… 元帝 懦而少断,局缩肉,直斥之也。”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趋边耻局缩,穿腹愁危嶪。” 清 黄遵宪 《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一花退立如局缩,人太孤高我惭俗。”
(3).退缩;蜷缩。 宋 梅尧臣 《赠陈无逸秀才》诗:“士有志功名,局缩秉书诗。”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五:“局缩如寒狖,摧豗似饱鳶。” 清 王鸣盛 《〈瓯北集〉序》:“老病局缩乡里。”
跼縮:1.不顺遂;不得志。形容畏缩不安。 唐 白居易 《和梦游春诗一百韵》:“心期正萧索,宦序仍跼缩。” 明 唐顺之 《李封君七十寿序》:“倘余得走贺堂下而见侯之侍立左右,将有跼缩求去如 秦公 之客者乎?”
(2).迫仄;狭小。 宋 欧阳修 《病暑赋》:“矧空庐之湫卑兮,甚龟蜗之跼缩。”
(3).亦作“ 跼蹜 ”。蜷缩伛偻貌。
《漢語大詞典》:九逝
几度飞逝。谓因深思而心灵不安。《楚辞·九章·抽思》:“惟 郢 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三让扬州表》:“顿然变容,一虑九逝。” 唐 陈子昂 《宿空舲峡青树邨浦》诗:“忆作千金子,寧知九逝魂。”
《漢語大詞典》:卑陬
(1).惭愧不安貌。《庄子·天地》:“ 子贡 卑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成玄英 疏:“卑陬,慙怍之貌。” 陆德明 释文:“ 李 云:‘卑陬,愧惧貌。’一曰颜色不自得也。” 唐 石镇 《罔两赋》:“於是罔两卑陬改容,逡巡徐避。” 唐 柳宗元 《骂尸虫文》:“卑陬拳缩兮,宅体险微。”
(2).低下鄙陋。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随巢胡非子》:“ 胡非 之言曰:‘ 曹劌 匹夫之士,一怒而刼万乘之师,存千乘之国,此君子之勇也。’其説亦卑陬无过人处。” 明 胡应麟 《诗薮·周汉》:“格律卑陬,音调乖舛,风神兴象,无一可观,乃诗家大病。”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科举之学不坏人材论》:“读 刘祁 《归潜志》,千万卑陬之士,谋树一帜,择庸陋空滑,不著边际之文,立为格调。”
(2).低下鄙陋。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随巢胡非子》:“ 胡非 之言曰:‘ 曹劌 匹夫之士,一怒而刼万乘之师,存千乘之国,此君子之勇也。’其説亦卑陬无过人处。” 明 胡应麟 《诗薮·周汉》:“格律卑陬,音调乖舛,风神兴象,无一可观,乃诗家大病。”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科举之学不坏人材论》:“读 刘祁 《归潜志》,千万卑陬之士,谋树一帜,择庸陋空滑,不著边际之文,立为格调。”
《漢語大詞典》:讻讻
亦作“詾詾”。
1.喧争貌,议论纷纭貌。 汉 桓宽 《盐铁论·利议》:“﹝诸生﹞议论无所依,如膝痒而搔背,辩讼公门之下,訩訩不可胜听。”《晋书·刘毅传》:“天下訩訩,但争品位,不闻推让,窃为圣朝耻之。”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一:“ 太祖 闻之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詾詾如此,奈何?’” 清 黄景仁 《大雷雨过太湖》诗:“华堂岂少失箸客,此时万口方詾詾。”
2.惊恐不安貌。《三国志·蜀志·赵云传》“ 云 遂随从,为 先主 主骑” 裴松之 注引《赵云别传》:“ 云 答曰:‘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 袁公 私明将军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詔始下,人情訩訩, 河北 转运使 李昭述 乘疾置日行数舍,开諭父老,众始安。”
1.喧争貌,议论纷纭貌。 汉 桓宽 《盐铁论·利议》:“﹝诸生﹞议论无所依,如膝痒而搔背,辩讼公门之下,訩訩不可胜听。”《晋书·刘毅传》:“天下訩訩,但争品位,不闻推让,窃为圣朝耻之。”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一:“ 太祖 闻之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詾詾如此,奈何?’” 清 黄景仁 《大雷雨过太湖》诗:“华堂岂少失箸客,此时万口方詾詾。”
2.惊恐不安貌。《三国志·蜀志·赵云传》“ 云 遂随从,为 先主 主骑” 裴松之 注引《赵云别传》:“ 云 答曰:‘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 袁公 私明将军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詔始下,人情訩訩, 河北 转运使 李昭述 乘疾置日行数舍,开諭父老,众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