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坐卧不安(坐臥不安)  拼音:zuò wò bù ān
形容焦急、烦燥,心神不定的样子。《周书。卷四七。艺术传。姚僧垣传》:「大将军襄乐公贺兰隆先有气疾,加以水肿,喘息奔急,坐卧不安。」《封神演义》第七回:「心下踌蹰,坐卧不安,如芒刺背。」也作「坐立不安」。
《漢語大詞典》:坐卧针毡(坐卧針氈)
犹言如坐针毡。形容很不安宁。 明 陈与郊 《义犬》第四出:“ 狄灵庆 得命回家,十分侥倖,只是心魂恍惚,坐卧针毡。”
分類:不安安宁
《國語辭典》:坐不安席  拼音:zuò bù ān xí
形容心绪不宁,焦躁难安。《三国志。卷三六。蜀书。张飞传》:「朕用怛然,坐不安席,食不甘味,整军诰誓,将行天罚。」《三国演义》第八回:「司徒王充归到府中,寻思今日席间之事,坐不安席。」
分類:焦急不安
《國語辭典》:作贼心虚(作賊心虛)  拼音:zuò zéi xīn xū
语本《五灯会元。卷一五。智门祚禅师法嗣》:「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后比喻做坏事怕人察觉而内心不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四回:「偏偏那天又在公馆里被端甫遇见,作贼心虚,从此就不敢再到端甫处捣鬼了。」
《漢語大詞典》:做贼心虚(做賊心虚)
宋 悟明 联灯会要·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后以“做贼心虚”比喻做了坏事怕人觉察出来而心里不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这个毛病,起先人家还不知道,这又是他们做贼心虚弄穿的。”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咦,奇怪,你看这做贼心虚的劲儿。我说你们怎么啦!”
《国语辞典》:惭皱(惭皱)  拼音:cán zhòu
羞愧不安。《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姐姐免劳惭皱,我将那点钢锹掘倒了玩江楼。」
分类:羞愧不安
《国语辞典》:背若芒刺  拼音:bèi ruò máng cì
比喻因畏惧而极度不安。《三国演义》第二○回:「朕每见之,背若芒刺。」也作「背生芒刺」、「芒刺在背」。
分类:畏惧不安
《国语辞典》:不安于位(不安于位)  拼音:bù ān yú wèi
语本《左传。成公六年》:「郑伯其死乎!自弃也已。视流而行速,不安其位,宜不能久。」指不安于目前的职位。如:「此公不安于位已久,今日提出辞呈,并不足怪!」
《国语辞典》:不守本分  拼音:bù shǒu běn fèn
不安于自己的职责,不循规蹈矩。《儒林外史》第七回:「做秀才的人,文章是本业,怎么荒谬到这样地步!平日不守本分,多事可知!」《红楼梦》第四九回:「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著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
《国语辞典》:变乱四起(变乱四起)  拼音:biàn luàn sì qǐ
政局不稳,到处动乱不安。如:「汉末政局不稳,变乱四起,民不聊生。」
《国语辞典》:岋岋惙惙  拼音:è è chuò chuò
忧愁不安的样子。《南史。卷二○。谢弘微传》:「岋岋惙惙,常如行尸。」
分类:忧愁不安
《国语辞典》:乘乱坐大(乘乱坐大)  拼音:chéng luàn zuò dà
趁著危乱不安时壮大势力。如:「野心分子总是利用时局纷扰而乘乱坐大,这点最须防范。」
《国语辞典》:时代病(时代病)  拼音:shí dài bìng
近代人所常有的怀疑、苦闷、不安、厌世等心理状态。
《漢語大詞典》:浮惑
谓浮动不安。 明 李东阳 《夏忠靖公传》:“公独领庶政,定危疑,镇浮惑,不动声色。”
分類:浮动不安
《漢語大詞典》:佛郁(佛鬱)
不安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