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6
词典
2
分类词汇
24
共24,分2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分类词汇
(续上)
泛辞
迂政
迂见
高谈虚论
厚皮馒头
大而无当
巧立名目
漫无边际
毛装
《漢語大詞典》:
泛辞(汎辭)
亦作“泛辞”。 浮泛不切实的话。 宋
叶适
《始议一》
:“今将尽天下而虑之,而后以一取一者可得而见,故不可以泛辞举,不可以偏説定,不可以远事言也。”
分類:
浮泛
不切
切实
《漢語大詞典》:
迂政
谓施政不切合实际。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杂说》
:“拙製伤锦,迂政损国。”
分類:
施政
不切
切合
《國語辭典》:
迂见(迂見)
拼音:
yū jiàn
拙陋不切实际的见解。如:「仔细想想,他的看法有相当道理,不必立刻视为迂见。」亦当谦辞用。如:「这是本人的一点迂见,大家听听就算了。」
分類:
迂拙
不切
切事
事理
见解
《國語辭典》:
高谈虚论(高談虛論)
拼音:
gāo tán xū lùn
高深玄妙,不切实际的言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士君子之处世,贵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也作「高谈虚辞」、「虚谈高论」、「虚论高议」。
分類:
高妙
空洞
不切
空际
议论
《漢語大詞典》:
厚皮馒头(厚皮饅頭)
比喻不切题的文章、言论。 明
张宁
《方洲杂言》
:“大学士 陈公 循 ,因众论未平,取卷视之曰:‘此厚皮馒头也。’” 明
杨慎
《
升庵诗话
》
卷五:“ 杜子美 诗‘云壑布衣鮐背死,劳生害马翠眉须。’盖纪 明皇 为 贵妃 取荔枝事也。言布衣抱道,有老死云壑而不徵者,乃劳生害马以给翠眉之须,何为者耶。其旨可谓隐而彰矣。 山谷 谓云壑布衣指 后汉 临武 长 唐羌 諫止荔枝贡者。此俗所谓厚皮馒头,夹纸灯笼矣。”
分類:
不切
切题
文章
言论
《國語辭典》:
大而无当(大而無當)
拼音:
dà ér wú dàng
形容言语过分誇张而不著边际。语出《庄子。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后引申形容东西过大而不切实用。如:「布置家居,宜妥善计划,免得添购了大而无当的东西,徒增浪费。」
分類:
言辞
不切
夸大
切实
实用
不着边际
《國語辭典》:
巧立名目
拼音:
qiǎo lì míng mù
定出许多名目,以达到某种不正当目的。《明史。卷一九二。张原传》:「民既困矣,而贡献者复巧立名目,争新竞异,号曰:『孝顺』。」《清史稿。卷二九四。诺岷传》:「上屡饬各省督察有司,耗羡既归公,不得巧立名目,复有所取于民。」
分類:
巧立名目
想方设法
有名
名目
种种
不切
切实
实用
正当
《國語辭典》:
漫无边际(漫無邊際)
拼音:
màn wú biān jì
1.非常宽广、一眼望不到尽头。如:「这里的牧场,宽得漫无边际,又是一片绿油油的,叫人感觉很舒畅。」
2.说话或写文章离题太远,抓不住重点。如:「他今天的演讲漫无边际。」
分類:
漫无边际
水势
言语
宽广
文字
不切
切题
相去
《國語辭典》:
毛装(毛裝)
拼音:
máo zhuāng
不切边的书籍装订方式。
分類:
毛装
书籍
不切
装订
《漢語大詞典》:
毛边书(毛邊書)
装订成册后不加裁切的图书。精装和平装书,都有采用毛边形式的。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
:“我喜欢毛边书,宁可裁。”
分類:
装订
图书
和平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