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55
词典
7
分类词汇
5
佛典
43
分类词汇
不清
恶露
五浊恶世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三十六物
《国语辞典》:
不清
拼音:
bù qīng
1.污浊、不净。《楚辞。屈原。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晋。司马彪《续汉书。卷五。党锢传。郭泰传》:「叔度之器,汪汪若万顷之波,澄之而不清,混之而不浊,不可量也。」
2.模糊不清晰。如:「释义不清」、「电视画面不清」。
3.冗杂而无以了结。《
红楼梦
》第六○回:「赵姨娘便气的瞪著眼,粗了筋,一五一十,说个不清。」
分类:
模糊
污浊
冗杂
不清
清晰
无以
不净
了结
《國語辭典》:
恶露(惡露)
拼音:
è lù
1.佛教上指身上不净之津液。如脓、血、尿、屎等。晋。
郗超
奉法要
:「《十二门经》云:『有时自计,我端正好,便当自念,身中无所有,但有肝肠脾肺、骨血屎溺,有何等好?复观他人身中恶露皆如是。』」隋。
释智顗
净土十疑论
:「为此常观色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
2.医学上称为「产露」,参见「产露」条。
分類:
佛教
身上
不净
津液
中医
妇女
产后
宫内
遗留
《國語辭典》:
五浊恶世(五濁惡世)
拼音:
wǔ zhuó è shì
佛教谓充满五种不清净的烦恼世界。五浊指一、命浊,众生多作恶业,致寿命极短;二、烦恼浊,众生充满贪、瞋、痴的烦恼;三、劫浊,世代危厄,饥饿、疾病、战争不止。四、众生浊,众生缺乏善根,不信因果、不持戒;五、见浊,邪说横行。《阿弥陀经》:「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分類:
佛教
尘世
中烦
烦恼
痛苦
炽盛
充满
浑浊
不净
《国语辞典》: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拼音:
níng wéi jī kǒu,bù wéi niú hòu
鸡口,鸡的口,小而洁;牛后,牛的肛门,大而不净。宁为鸡口,不为牛后,比喻宁愿在小场面中作主,不愿在大场面听人支配。如:「几经思量,他决定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留在原单位,不调动。」
分类:
肛门
不净
《漢語大詞典》:
三十六物
佛教称人身有三十六种不净之物,如毛、发、爪、齿、泪、液、唾、屎、溺等。
《
百喻经·为王负机喻
》
:“﹝凡夫﹞后为烦恼所惑,三十六物,髮毛爪齿屎尿不浄,不以为丑;三十六物,一时都捉,不生惭愧,至死不捨。” 唐
澄观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
卷三十:“诸女皆见三十六物九孔不浄。”
分類:
佛教
人身
三十六
不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