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8
词典
1
分类词汇
7
分类词汇
温温
兀秃
温吞
温和
温暾
温吞水
兀兀秃秃
《國語辭典》:
温温(溫溫)
拼音:
wēn wēn
1.柔和的样子。《诗经。小雅。小宛》:「温温恭人,如集于木。」
2.润泽的样子。《荀子。修身》:「依乎法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
分類:
和暖
柔和
润泽
柔和貌
润泽貌
不冷不热
谦和
《漢語大詞典》:
兀秃
(1).不冷不热。 元
武汉臣
《生金阁》
第三折:“我如今可釃些不冷不热、兀兀秃秃的酒与他吃。”
《醒世姻缘传》
第六九回:“半生半熟的咸麵饝饝,不乾不净的兀秃素菜。”
(2).不爽利;不干脆。
分類:
不冷不热
不爽利
不干
干脆
《漢語大詞典》:
温吞
不冷不热。
《
朱子语类
》
卷六十:“利与善之间,不是冷水,便是热汤,无那中间温吞煖处也。”
分類:
不冷不热
《國語辭典》:
温和(溫和)
拼音:
wēn hé
1.不冷不热。《醒世恒言。卷一八。施润泽滩阙遇友》:「又蚕性畏寒怕热,惟温和为得候。」
2.人的性情或态度平和温顺。《后汉书。卷五六。王龚传》:「政崇温和,好才爱士。」《三国演义》第一○六回:「宇为人恭俭温和,不肯当此大任,坚辞不受。」
分類:
温和
性情
气候
不冷不热
态度
言语
暖和
温柔
柔和
和平
适当
温度
《國語辭典》:
温暾(溫暾)
拼音:
wēn tūn
微暖而不热。唐。王建〈
宫词
〉一○○首之四八:「新晴草色绿温暾,山雪初消渐出浑。」也作「温燉」。
分類:
不爽利
不冷不热
《漢語大詞典》:
温吞水
不冷不热的水。
《人民文学》
1980年第1期:“这天晚上老太太吃东西吃得不消化,又喝了两口温吞水,夜里就跑了三趟厕所。”常用以形容言谈不着边际,办事不爽利或态度不鲜明。 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
二:“你记得么,一二八时候, 英国 那种温吞水的态度?” 张英
《老年突击队》
:“他名叫 温成书 ,因为做事怕痛怕痒,干啥也吞吞吐吐,没有火气,所以大伙把他的名字喊成为‘温吞水’了。”
分類:
不冷不热
言谈
不着边际
《国语辞典》:
兀兀秃秃(兀兀秃秃)
拼音:
wù wù tū tū
不冷不热,半温。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我如今可酾些不冷不热,兀兀秃秃的酒与他吃。」也作「温吞蠖托」。
分类:
不冷不热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