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修 → 脩修”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不治 拼音:bù zhì
1.无法挽救。如:「病重不治」。
2.不研究、不专研。《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篆刻为文,而三冬靡就。」
3.不整理。《文选。杨恽。报孙会宗书》:「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
《國語辭典》:不修 拼音:bù xiū
1.不整理。如:「不修边幅」。
2.不修练。《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侵求吏民,人心皆怨;战具不修,军无法律。」
《國語辭典》:不脩 拼音:bù xiū
1.不整治。汉。
班彪 〈〉:「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三国吴。韦曜〈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宾旅阙而不接。」
2.不修练。《论语。述而》:「德之不脩,学之不讲。」南朝齐。
王融 〈〉:「今农战不脩,文儒是竞。」
《國語辭典》:不德 拼音:bù dé
不道德。如:「她只是向他微笑一下,就得了个不德的罪名!太荒唐了吧!」
《漢語大詞典》:不脩
亦作“ 不修 ”。
1.不修明;不整治。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贪昧於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 三国 吴
韦昭 :“人事旷而不脩。”
2.不修缮。 汉
班彪 :“过 泥阳 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
3.不学习;不讲究。
《汉书·高帝纪下》:“ 高祖 不脩文学,而性明达。” 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传》:“公为人和易有容,不修苛节,见人无贵贱皆与饮酒。”
《國語辭典》:不修 拼音:bù xiū
1.不整理。如:「不修边幅」。
2.不修练。《三国演义》第三八回:「侵求吏民,人心皆怨;战具不修,军无法律。」
《國語辭典》:不脩 拼音:bù xiū
1.不整治。汉。
班彪 〈〉:「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三国吴。韦曜〈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宾旅阙而不接。」
2.不修练。《论语。述而》:「德之不脩,学之不讲。」南朝齐。
王融 〈〉:「今农战不脩,文儒是竞。」
《國語辭典》:开面(開面) 拼音:kāi miàn
旧时女子出嫁时,需去净面部的汗毛,并修齐鬓角,改变头发的梳妆样式,称为「开面」。《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三日之前,蕊珠要整容开面,郑家老儿去唤整容匠。」也作「开脸」。
《漢語大詞典》:不缉(不緝)
(1).谓衣不缝边。
《仪礼·丧服》:“传曰:‘斩者何?不缉也。’”
(2).不修葺。
《南齐书·刘悛传》:“﹝ 悛 ﹞出为安远护军、 武陵 内史。郡南江古堤,久废不缉, 悛 脩治未毕而江水忽至,百姓弃役奔走, 悛 亲率厉之,於是乃立。”
《国语辞典》: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拼音:qí shēn bù zhèng,suī lìng bù cóng
语出《论语。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上位者若不修身正己,则在下者不服从其命令。《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记。齐王芳纪》:「所习正则其身正,其身正则不令而行;所习不正则其身不正,其身不正则虽令不从。」也作「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國語辭典》:乱头粗服(亂頭粗服) 拼音:luàn tóu cū fú
比喻不刻意讲究章法而呈自然质朴之美的文艺作品。参见「粗服乱头」条。《清史稿。卷五○三。艺术传二。梁同书传》:「乱头粗服非字也,求逸则野,求旧则拙,此处不可有半点名心在。」
不修外道
【佛学大辞典】
(流派)十种外道之一。六师中删阇夜毗罗胝子之所计也。谓不必求道,经生死劫数,则苦尽而自得涅槃,如缕丸转高山,缕尽则自止。此外道由得五通,而见过去八万劫之事,八万劫之外则无所见。因指八万劫以前为冥谛涅槃。注维摩经三云:「肇曰:其人谓道不须求,经生死劫数苦尽自得。如缕丸转于高山,缕尽自止,何假求耶?」行事钞下四之二曰:「不修外道,以却顺观见八万劫,外更不见境,号为冥谛涅槃。如转缕丸高山,缕尽丸止,何须修道?」
不修大慈之心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当以平等大慈之心,爱念一切众生与其清净法乐,然后得成菩提之果。若非此行,而菩提之心未有不退失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