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9
典故
1
词典
3
分类词汇
65
共65,分5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3
4
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埋照
忍耐
扣马
辟咡
维系
忍爱
水耕
藏光
九两
潜晦
晦养
掩护
袭裘
不叫
不龟药
《國語辭典》:
埋照
拼音:
mái zhào
掩藏才识,不使显露。南朝宋。
颜延之
五君咏诗
五首之一:「沉醉似埋照,寓辞类托讽。」唐。杜甫〈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诗:「尔贤埋照久,余病常年悲。」
分類:
韬光
匿迹
不使
显露
《國語辭典》:
忍耐
拼音:
rěn nài
按捺住感情或感受,不使发作。《西游记》第三七回:「这才是进退两难心问口,三思忍耐口问心。」《红楼梦》第六○回:「这又何苦生事。不管怎样,忍耐些罢了。」也作「忍奈」。
分類:
忍耐
痛苦
感觉
情绪
抑制
不使
现出
《國語辭典》:
扣马(扣馬)
拼音:
kòu mǎ
拉住马,不使前进。《史记。卷四三。赵世家》:「十六年,肃侯游大陵,出于鹿门,大戊什扣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枢密直学士王得中扣马而谏曰:『风势如此,怎生□□我势,有言可战者,又可斩也。』」也作「叩马」。
分類:
不使
伯夷
周武王
叔齐
裴骃
《國語辭典》:
叩马(叩馬)
拼音:
kòu mǎ
拉住马,不使前进。《史记。卷六一。伯夷传》:「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也作「扣马」。
分類:
勒住
忠言
直谏
举动
《國語辭典》:
辟咡
拼音:
pì èr
倾头交谈,不使口气及人,表示尊敬。《礼记。曲礼上》:「负剑辟咡诏之,则掩口而对。」《礼记。少仪》:「有问焉,则辟咡而对。」
分類:
尊长
交谈
耳语
长者
谈时
恳切
教诲
不使
口气
触及
《國語辭典》:
维系(維繫)
拼音:
wéi xì
维持连系。如:「维系人心」。
分類:
维系
保持
不使
涣散
牵绊
《漢語大詞典》:
忍爱(忍愛)
隐忍住情爱,不使外露。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
:“割慈忍爱,离邦去里。”
分類:
隐忍
情爱
不使
外露
《国语辞典》:
水耕
拼音:
shuǐ gēng
农业用语。一种不使用土壤,而以营养液栽培作物的方法。
分类:
农业
业用
不使
土壤
营养
栽培
《漢語大詞典》:
藏光
比喻隐藏才华,不使外露。
《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
》
:“在乾之姤,匿景藏光。” 唐
柳宗元
《送韩丰群公诗后序》
:“匿德藏光,退居保和。”
分類:
藏光
隐藏
才华
不使
外露
《漢語大詞典》:
九两(九兩)
指
《
周礼
》
中诸侯联缀万民,不使其离散的九项政治措施。
《
周礼·天官·大宰
》
:“以九两繫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藪,以富得民。” 郑玄 注:“两,犹耦也。所以协耦万民。” 贾公彦 疏:“使诸侯与民相合耦而联缀,不使离散,有九事,故云以九两繫邦国之民也。”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
:“且 震旦 为学者常詻詻与官立庠序反对,纵校官有长蓻,犹刳心致死以争之,此则一统长久,民不繫於九两之效也。”
分類:
诸侯
联缀
万民
不使
离散
政治
措施
《漢語大詞典》:
潜晦(潛晦)
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汉
蔡邕
《汉太尉杨公碑》
:“文以典籍,寻道入奥,操清行庙,潜晦幽闲。”
《
梁书·孝行传序
》
:“淳和比屋,罕要诡俗之誉;潜晦成风,俯列踰羣之迹。” 宋
曾巩
《〈洪范〉传》
:“沉深潜晦者,本於柔而刚有不足也。”
分類:
隐藏
才能
不使
外露
《漢語大詞典》:
晦养(晦養)
犹养晦。谓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唐
元稹
《故中书令赠太尉沂国公墓志铭》
:“ 魏 之法虐切疑忌,诸将以才多死者。公既故为刺史子,又多才……不宜免。然而晦养谨慎,不下三十年,讫无祸。”
分類:
隐藏
才能
不使
外露
《國語辭典》:
掩护(掩護)
拼音:
yǎn hù
1.隐藏。《聊斋志异。卷五。孝子》:「母创寻愈。周每掩护割处,即妻子亦不知也。」
2.包庇。如:「想必是他给了你许多好处,不然,你为何如此刻意掩护他呢?」
3.军事上指为了避免敌人侦测、扰乱、攻击,所采取的一切行动。
分類:
掩护
保护
对敌
遮盖
袒护
采取
不使
警戒
牵制
庇护
压制
《漢語大詞典》:
袭裘(襲裘)
古代盛礼时,掩上裼衣而不使羔裘见于外,谓之袭裘。
《
礼记·檀弓上
》
:“ 曾子 袭裘而弔, 子游 裼裘而弔。 曾子 指 子游 而示人曰:‘夫夫也,为习於礼者,如之何其裼裘而弔也?’主人既小敛,袒括髮。 子游 趋而出,袭裘带絰而入。 曾子 曰:‘我过矣,我过矣,夫夫是也!’” 孔颖达 疏:“凡弔丧之礼,主人未变之前,弔者吉服而弔,吉服谓羔裘玄冠緇衣素裳,又袒去上服,以露裼衣,则此裼裘而弔是也。主人既变之后,虽著朝服而加武以絰,又掩其上服,若是朋友,又加带,则此袭裘带絰而入是也。”
《
礼记·丧大记
》
:“弔者袭裘,加武,带絰。” 陈澔 集说:“弔者小敛后来,则掩袭裘上之裼衣。”
分類:
裼衣
不使
《国语辞典》:
不叫
拼音:
bù jiào
不让、不使。《
红楼梦
》第五五回:「倘或太太知道了,怕我为难,不叫我管,那才正经没脸,连姨娘也真没脸。」《
红楼梦
》第五七回:「姑娘常吩咐我们,不叫和你说笑。」
分类:
不让
不使
《国语辞典》:
不龟药(不龟药)
拼音:
bù jūn yào
不使手冻伤的药。利于漂洗绵絮、水中作战等。宋。黄庭坚〈戏答史应之〉诗三首之二:「收得千金不龟药,短裙漂絖暮江寒。」也称为「不龟手药」、「洴澼药」。
分类:
不使
冻伤
利于
漂洗
绵絮
水中
中作
作战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