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4
词典
2
分类词汇
12
分类词汇
倒影
封事
奏议
昧死
朝见
上封
奏劄
下装
奏札
袒露
鲸潮
三等九格
《國語辭典》:
倒影
拼音:
dào yǐng
映在水中,倒立的影子。唐。
高骈
〈
山亭夏日
〉诗:「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也作「倒景」。
分類:
倒影
夕阳
水中
天上
中倒
日光
倒映
倒立
高处
影子
日月
下上
上照
下视
《國語辭典》:
封事
拼音:
fēng shì
古代臣子奏事,以皂囊封板,防止泄露,称为「封事」。《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于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唐。
杜甫
春宿左省
诗:「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分類:
封事
密封
封禅
奏章
时臣
臣下
下上
上书
书奏
奏事
泄漏
《國語辭典》:
奏议(奏議)
拼音:
zòu yì
1.古代臣子因事向君王陈奏,并条列其是非,称为「奏议」。唐。
韩愈
〈
唐故太原王公神道碑铭
〉:「在礼部奏议详雅,省中伏其能。」
2.古代臣子向君王进奏的章疏。《文选。曹丕。典论论文》:「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也称为「奏章」、「奏疏」。
分類:
臣下
文体
帝王
上书
下上
言事
上奏
是非
各类
文字
奏议
《國語辭典》:
昧死
拼音:
mèi sǐ
冒昧而犯死罪。秦汉间群臣上书常用的谦词,以表敬畏。《韩非子。初见秦》:「臣昧死,愿望见大王。」《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臣昧死谨言,伏候敕旨!」
分類:
冒死
冒昧
死罪
时臣
臣下
下上
上书
帝王
习用
《國語辭典》:
朝见(朝見)
拼音:
cháo jiàn
臣子上朝觐见君主。《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尚志著于十一日便殿朝见,特赐禁中乘马。」也作「朝觐」。
分類:
朝见
臣下
下上
上朝
朝参
君王
《漢語大詞典》:
上封
(1).谓帝王登 泰山 筑坛祭天。
《
史记·孝武本纪
》
:“ 汉 主亦当上封,上封则能僊登天矣。”
(2).上封事。古代臣下上书言事时,将奏章用皂囊缄封呈进,以防泄漏,谓之“上封事”。 唐
刘禹锡
《苏州谢恩赐加章服表》
:“务进者争先,上封者潜毁。功言易信,孤愤难申。” 宋
司马光
《答彭朝议寂书》
:“虽然朝廷近发詔书,溥覃四海;虽市廛畎亩之民,皆得直上封言事。”
分類:
上封
帝王
封事
泰山
臣下
下上
上书
筑坛
祭天
言事
奏章
缄封
《漢語大詞典》:
奏劄
亦作“ 奏札 ”。 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 宋
赵升
《
朝野类要·文书
》
:“奏札,又谓之殿札,盖上殿奏对所入文字也。凡知州以上见辞,皆用此。”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
:“洎因奏忤旨,上怒,就 赵 ( 赵普 )手掣奏札子,挼而掷之。” 明 郎瑛
《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
》
:“奏疏之名不一,曰上疏,曰上书,曰奏札,曰奏状,曰奏议。恐其漏泄,俱封囊以进,故谓之封事。” 郭沫若
《南冠草》
第一幕:“是,臣下是早就见到,正想拟具一个奏札来陈述自己的管见。”
分類:
臣下
下上
上殿
奏对
对时
呈给
文书
帝王
《國語辭典》:
下装(下裝)
拼音:
xià zhuāng
卸去装扮。
分類:
下装
演员
下上
上演
衣服
装饰
脸上
油彩
《漢語大詞典》:
奏札
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宋赵升《
朝野类要·文书
》:“奏札,又谓之殿札,盖上殿奏对所入文字也。凡知州以上见辞,皆用此。”
分類:
奏札
臣下
下上
上殿
奏对
对时
呈给
文书
帝王
《國語辭典》:
袒露
拼音:
tǎn lù
裸露。《北史。卷二四。王宪传》:「武帝或时袒露,与近臣戏狎。」
分類:
袒露
毫无
暴露
下上
上衣
掩饰
无遮
遮盖
露出
表露
出身
身体
《漢語大詞典》:
鲸潮(鯨潮)
谓鲸鱼从水下上浮时掀起的巨浪。 清 李元
《蠕范·物材》
:“﹝鲸﹞常穴海底,出穴则水湓溢,谓之鲸潮。”
分類:
鲸鱼
水下
下上
上浮
掀起
巨浪
《國語辭典》:
三等九格
拼音:
sān děng jiǔ gé
旧时指人的等级。引申作分高下、不平等。《金瓶梅》第六二回:「李大姐倒也罢了,没甚么,倒吃了他爹恁三等九格的。」
分類:
九等
上中
上下
中上
中下
下上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