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上官佖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七一
上官佖,融父,其先本蜀人,后徙居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天禧初为屯田员外郎、知亳州。乾兴元年七月由户部判官、度支员外郎知晋州,天圣中为兵部员外郎、京东转运使,卒,赠光禄少卿。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九,《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四之一四,《宋史》卷四八五《外国传》一,《范文正公集》卷一三《上官融墓志铭》。
上官泌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天圣四年(1026)任京东路转运副使。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四一二
上官融(九九五——一○四三),字仲川,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佖子。天圣二年乡举进士第一,明年试礼部又首荐。除信州贵溪县主簿,迁平舆县令。后掌真州盐仓,以太子中舍致仕。庆历三年卒,年四十九。著有《友会谈丛》三卷(存)。见《范文正公集》卷一三《上官融墓志铭》。
阮上卿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二年(1042)任荆门军知军。
上官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军光泽人,字公济。仁宗庆历六年进士。授建宁县丞,迁上杭县令,调衡州录事参军,听讼明敏,奸黠无所肆其巧。
李上交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洛阳人,郡望赞皇。仁宗庆历、皇祐间历知筠州、福州,累官职方员外郎。有《近事会元》、《豫章西山记》。
全宋文·卷六三九
李上交,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庆历六年,以在部苛察,自荆湖南路转运判官、太常博士降知筠州。皇祐二年,以职方员外郎知福州,改提点广南西路刑狱公事。四年,坐失禦贼,降太常博士、监安州酒税。嘉皊中,退寓钟陵。著有《近事会元》五卷(存)、《豫章西山记》一卷。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四之五二、职官六五之九,《容斋三笔》卷一五,《宋史》卷二○四《艺文志》三,《北宋经抚年表》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8—1049 【介绍】: 宋绵州盐泉人,字子美,号沧浪翁。苏舜元弟。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少有大志,当天圣中,学者为文多病偶对,独其与穆修好为古文歌诗,一时豪杰多从之游。初以父荫补官,累迁大理评事。庆历中,范仲淹荐其才,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岳父杜衍与仲淹主新政,多遭谗陷,舜钦坐售故纸钱召妓乐会宾客除名。流寓苏州,买水石作沧浪亭以自适。工诗文,其体豪放,时发愤于歌诗中。又善草书,每酣酒落笔,为时人所传。后为湖州长史卒。有《苏学士集
全宋诗
苏舜钦(一○○八~一○四九),字子美,原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东南),自曾祖起移家开封(今属河南)。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进士(《隆平集》卷六),历任蒙城、长垣县令,入为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时杜衍、富弼、范仲淹执政,主持“庆历新政”。苏舜钦为杜衍婿,因进奏院祠神,以出售废纸公钱宴会,为人所劾,以监守自盗罪削职为民,闲居苏州。后复为湖州长史,庆历八年(一○四八)十二月卒(《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一《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年四十一。有《苏学士文集》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苏舜钦诗,以沈文倬点校《苏舜钦集》为底本。沈氏点校本以清康熙中宋荦校定徐惇复刊印本为底本,曾参校清黄丕烈过录何焯校本(简称黄本)、陈乃乾过录何焯校本(简称陈本)、清光绪中李星根等重编校刊十卷本(简称李本)、黄丕烈过录顾广圻校记(简称顾校)、陈乃乾过录钱泰吉校记(简称钱校)等。此次据《全宋诗》体例,对底本校语作若干删节、调整,并据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苏学士集》(简称四库本)予以补正。辑录所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词学图录
苏舜钦(1008-1048) 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迁居开封。苏易简孙。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庆历革新,见嫉于守旧党,罢职闲居苏州。后复起为湖州长史,不久病故。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有词见《花庵词选》。
全宋文·卷八七四
苏舜钦(一○○八——一○四八),字子美,绵州盐泉(今四川绵阳东南)人。舜元弟。少慷慨有大志,以父荫补太庙斋郎,调荥阳县尉。景祐元年举进士中第,改光禄寺主簿,知蒙城县。丁父忧,居丧于长安。服除,知长垣县,迁大理评事,监在京店宅务。庆历四年,以范仲淹荐,为集贤校理,监进奏院。以岳父杜衍与仲淹、富弼主新政,为人倾陷,坐用鬻故纸公钱召 妓乐会宾客被劾除名。寓居苏州,买水石作沧浪亭,益读书,时发愤懑于诗文。八年,复官为湖州长史,同年十二月卒,年四十一。诗文豪健,善草书。有集十六卷。见《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一《苏君墓志铭》,《宋史》卷四四二《文苑传》四有传。
释守常 朝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守常,号忏悔上人,明所志也。姓曹氏,新安人。幼攻外典,学逐年进,文采焕发,有声闾里,而性耽恬静,不慕浮荣,因诣六聘山,以铁头陀为师。年十九受具,就学无方,经明行修,誉流自远。学侣数十人相从讲说,顾以力行诵持,为倡导主席上方,几四十年。日课《大悲》无所间断,弘法传戒,已十馀辈,新徒累千,津梁后学孳孳不倦。以咸雍六年迁化兹山,春秋六十一,夏腊四十二。其年三月望日,塔于上方山院。大安六年三月,弟子王海温述其遗躅,乞乾文阁直学士王虚中为之志,文具山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人,字成叔。仁宗庆历二年进士。授铜陵尉,为政奉法循理,有廉声。六年调潭州司理参军,历知湖口、分宁、安邱三县,熙宁三年迁职方员外郎通判处州,所至有惠政。
全宋诗
上官凝,字成叔,邵武(今属福建)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调铜陵尉,潭州司理参军。历知分宁、安丘县。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迁职方员外郎、通判处州,卒。事见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八。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元祐(一○三○~一○九五),俗姓王,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人。为南岳下十二世,黄龙慧南禅师法嗣。历住道林、玉涧、云居诸寺。哲宗绍圣二年卒,年六十六。《禅林僧宝传》卷二五、《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偈四首。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五
禅师名元祐。王氏。信州上饶人也。年十三。师事博山承天沙门齐晟。二十四得度具戒。时南禅师在黄檗。即往依之。十馀年。智辩自将。气出流辈。众以是悦之少。然祐不恤也。南公殁。去游湘中。庐于衡岳马祖故基。衲子追随。声重荆楚间。谢师直守潭州。欲禅道林之律居。尽礼致祐。为第一世。祐欣然肯来。道林蜂房蚁穴。间见层出。像设之多。冠于湘西。祐夷廓之。为虚堂为禅室。以会四海之学者。役夫不敢坏像设。祐自锄弃诸江曰。昔本不成。今安得坏。吾法尚无。凡情存圣解乎。六年而殿阁崇成。弃之去游庐山。南康太守陆公畤。请住玉涧寺。徐王闻其名。奏 赐紫方袍。祐作偈辞之曰。为僧六十鬓先华。无补空门愧出家。愿乞封回礼部牒。免辜庐老衲袈裟。人问其故。祐曰 人主之恩。而王者之施。非敢辞以近名也。但以法未等耳。昔惠满不受宿请。曰。天下无僧。乃受汝供。满何人哉。王安上者舒王之弟。问法于祐。以云居延之。祐曰。为携此骨。归葬峰顶耳。登舆而去。疾诸方死必塔者曰。山川有限。僧死无穷。它日塔将无所容。于是于开山宏觉塔之东。作卵塔曰。凡住持者。非生身不坏。火浴雨舍利者。皆以骨石填于此。其西又作卵塔曰。凡僧化。皆以骨石填于此。谓之三塔。绍圣二年七月七日。夜集众说偈而化。时秋暑方炽。而颜如生。阇维得五色舍利。有光吞饮映夺。久乃灭。山林忽皆华白。阅世六十有六。坐四十有二夏。祐清癯发白不剪。风度英特。说法好讥呵诸方。雅自称王祐上座云。 赞曰。余少时游庐山。谒公于玉涧道林堂。是时公方病起。扶杖出依绳床。瘦骨尽露。神观超诣。如世所画须菩提。所示数语。皆可诵。呜呼今无复见此老矣。其所施为。补丛林甚多。特载其一二。矫蔽彰著者。以激后学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棣州人,字仲礼。仁宗庆历间进士。通判恩州,减释死囚罪。判乾宁军,筑沧州河堤数十里,自是州无水害。历任知常州、两浙提刑、河水转运副使、仓部郎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8—1115 【介绍】: 宋邵武人,字彦衡。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任北京留守推官,迁监察御史里行。元丰中为窦莘明冤,谪知光泽县。哲宗元祐初复为监察御史,遇事敢言,论罢青苗法,裁冗官,劾去蔡确、张璪、李清臣,罢诗赋取士。徽宗时累迁给事中,反对尽循熙宁、元丰法度,出知永兴军。崇宁初入元祐党籍夺职,政和中复龙图阁待制致仕。有《曲礼讲义》、《广陵文集》等。
全宋诗
上官均,字彦衡,邵武(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授北京留守推官、监察御史里行,谪知光泽县。哲宗元祐初,复为监察御史。绍圣初,拜左正言,寻提点京东、淮东刑狱,历梓州、淮南转运副使,知越州。徽宗立,入为秘书少监,累迁给事中,以龙图阁待制出知永兴军,徙襄州。崇宁初,入元祐党籍,夺职。政和中,复龙图阁待制致仕。卒,年七十八。著有文集五十卷、奏议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宋史》卷三五五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三二
上官均,字彦衡,邵武军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凝子。熙宁三年进士及第,为北京留守推官、国子监直讲。元丰元年权监察御史里行。坐事责知光泽县。元祐元年复为监察御史,二年除殿中御史,改礼部、吏部员外郎。五年复为殿中侍御史。出知广德军,提点河北西路刑狱,寻改东路。绍圣初,召拜左正言。寻提点京东、淮东刑狱,历梓州、淮南运副、知越州。徽宗立,入为秘书少监,迁起居郎,拜中书舍人,迁给事中。以龙图阁待制知永兴军,徙襄州。崇宁初,与元祐党籍,夺职奉祠。政和中,复集贤殿修撰。五年,复龙图阁待制,致仕。卒,年七十八。所著有《曲礼讲义》二卷、《文集》五十卷、《奏议》十卷。《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怀志(一○四○~一一○三),俗姓吴,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为南岳下十三世,宝峰文禅师法嗣。年十四,依智慧院宝称为童子。二十二落发,后结庵衡岳石头二十馀年。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冬,往谒长沙龙安照禅师,居最乐堂。二年卒,年六十四。一说元年卒,年六十二(《释氏疑年录》引《补续僧传》)。事见《补禅林僧宝传》,《五灯会元》卷一七有传。今录偈二首。
禅林僧宝传·补禅林僧宝传
公讳怀志。出于婺州金华吴氏。性夷粹。聪警绝人。年十四。去依智慧院宝称为童子。二十二试所习落发。预讲肆十二年。宿学争下之。尝欲会通诸宗异义。为书传世。以端正一代时教之本意。有禅者问曰。杜顺乃贤首宗祖师也。而谈法身。则曰。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此偈合归天台何义耶。志不能对。即行游方。晚至洞山。谒真净文禅师。问。古人一喝。不作一喝用。意旨如何。文公呵叱之。志趋出。文笑呼曰。浙子。斋后游山好。志领悟。久之辞去。真净曰。子禅虽逸格。惜缘不胜耳。志识其意。拜赐而行。至袁州。州人请居杨歧。挽留之。掣肘而去。游湘上。潭牧闻其名。请居上封北禅。皆不受。庵于衡岳二十馀年。士大夫经由。造其居。不甚顾答。人问其故。曰。彼富贵人。辩博多闻。我粥饭僧耳。口吻迟钝。无可说。自然憨痴去。有偈曰。万机俱能付痴憨。踪迹时容野鹿参。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又问曰。师住山多年。有何旨趣。对曰。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三块柴头品字煨。不用援毫文彩露。崇宁元年冬。遍辞山中之人。曳杖径去。留之不可。曰。龙安照禅师。吾友也。偶念见之耳。龙安闻其肯。来使人自长沙迎之。居于最乐堂。明年六月晦。问侍者日早莫。曰。已夕矣。笑曰。梦境相逢。我睡已觉。汝但莫负丛林。即是报佛恩德。言讫而寂。茶毗收骨石。塔于乳峰之下。阅世六十四年。坐四十三夏。 赞曰。石头道人。以夷粹之资。入道稳实。其去新丰。而游湘西也。以水声林影自娱。谨守其师之言。不为世用。譬之云行鸟飞。初无留碍。故当时公卿贵人。莫能亲疏之。岂常人哉。彼视咿嚘取容。卖佛祖以渔利者。顾不太息耶。甘露灭。既论撰其出处之详。又列之林间录中。盖有所激云耳。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怀志上座。婺州吴氏子。年十四。事智慧院宝称为师。试所习落发。性夷简。饱经论。东吴学者尊事之。尝对客曰。吾欲会天台贤首惟识三宗之义。衷为一书。以息影迹之诤。适有禅者。居坐末曰。贤首宗祖师为谁。志曰。杜顺和尚。禅者曰。顺有法身颂曰。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天下觅医人。灸猪左膊上。此义合归天台唯识二宗何义耶。志不能对。禅者曰。何不游方去。志于是罢讲。南询至涧山。时云庵和尚在焉。从之游甚久。去游湘上。庵于石头云溪。二十馀年。气韵闲淡。遇客多不言。侍者问之。志曰。彼朝贵人。多知多语。我粥饭僧。见之自然。口吻迟钝。作偈曰。万机休罢付痴憨。踪迹时容野鹿参。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或问住山何味。答曰。山中住。独掩柴门无别趣。三个柴头品字煨。不用挥毫文彩露。崇宁改元。志年六十二矣。曳杖造龙安。人莫之留。一日问侍僧曰。日何时。曰夕矣。遂笑曰。梦境相逢我睡已觉。汝但莫负丛林。即是报佛恩德。言讫泊然而逝。收骨。塔于乳峰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怀志,姓吴氏,婺州人。尝欲会通诸宗异义,有禅者问曰:“杜顺,贤首宗祖师也,而谈法身,则曰怀州马吃禾,益州马腹胀,此偈合归天台何义?”怀志不能对,即游方至洞山,谒净真,问:“古人一喝不作一喝用,意旨何如?”净叱之,趋出。净笑呼曰:“浙子斋后游山好。”志忽领悟。久之,辞去,庵居于南岳石头,二十年不与世接。有偈曰:“万机休罢附痴憨,踪迹时容野鹿参。不脱麻衣拳作枕,几生梦在绿萝庵。”宋崇宁元年,往见龙安照禅师,居于龙安最乐堂。明年六月晦,问侍者日早暮,曰:“已夕。”笑曰:“我睡已觉。”遂寂。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朱戴上,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翌父。神宗元丰间为黄州教授(《舆地纪胜》卷四九)。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安上,字纯甫,临川(今属江西)人。安石弟(《元丰类稿》卷四四《尚书都官员外郎王公墓志铭》)。神宗熙宁八年(一○七五),为右赞善大夫、权发遣度支判官,权三司使(《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六之一九)。十年,权发遣江南东路提点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五)。元丰三年(一○八○),因事被追两官勒停(同上书卷三○八)。晚年管勾江宁府集禧观(《王荆公年谱考略》卷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