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上饰(上饰)
诗:副笄六珈。笺,珈之言加也。副既笄而加饰。如今步摇上饰。古之制所有未闻。
又鞞琫有珌。传鞞,容刀也。琫上饰珌,下饰锯。又设业,设虡。传,业,大板也,所以饰栒为县也。捷业如 齿,或曰:画之植者为虡,横者为栒,崇牙上饰,卷然可以县也。疏:虡者,立于两端,栒则横义于虡。其栒之上加于大板,侧著于栒,其上刻为崇牙,似锯齿捷业,故谓之业牙,即业之上齿也。琫,左传:藻率鞞琫。注:鞞,佩刀削,上饰琫,下饰。疏。诗曰:鞞 容刀,故知鞞琫,佩刀削之饰也。少仪云:刀授颖,削授柎。削是刀之类,故与刀连言之。鞞、琫二名,明饰有上下,先鞞后琫,故知鞞为上饰,琫为下饰。
又鞞琫有珌。传鞞,容刀也。琫上饰珌,下饰锯。又设业,设虡。传,业,大板也,所以饰栒为县也。捷业如 齿,或曰:画之植者为虡,横者为栒,崇牙上饰,卷然可以县也。疏:虡者,立于两端,栒则横义于虡。其栒之上加于大板,侧著于栒,其上刻为崇牙,似锯齿捷业,故谓之业牙,即业之上齿也。琫,左传:藻率鞞琫。注:鞞,佩刀削,上饰琫,下饰。疏。诗曰:鞞 容刀,故知鞞琫,佩刀削之饰也。少仪云:刀授颖,削授柎。削是刀之类,故与刀连言之。鞞、琫二名,明饰有上下,先鞞后琫,故知鞞为上饰,琫为下饰。
分类:上饰
《國語辭典》:连钱(連錢) 拼音:lián qián
1.植物名。唇形科连钱草属,「连钱草」之简称,参见「连钱草」条。
2.鹡鸰的别名。参见「鹡鸰」条。
3.连钱骢的别名。参见「连钱骢」条。清。邓廷桢〈水龙吟。关河冻合梨云〉词:「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
4.马饰。南朝梁。元帝〈紫骝马〉诗:「长安美少年,金络铁连钱。」
2.鹡鸰的别名。参见「鹡鸰」条。
3.连钱骢的别名。参见「连钱骢」条。清。邓廷桢〈水龙吟。关河冻合梨云〉词:「关河冻合梨云,冲寒犹试连钱骑。」
4.马饰。南朝梁。元帝〈紫骝马〉诗:「长安美少年,金络铁连钱。」
《國語辭典》:狮蛮(獅蠻) 拼音:shī mán
1.宋朝重阳节时,于蒸糕上放置由粉制成的饰物。宋。孟元老《东京孟华录。卷八。重阳》:「又以粉作狮子蛮王之状,置于糕上,谓之狮蛮。」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五。九月》:「蜜煎局以五色米粉塑成狮蛮,以小䌽旗簇之,下以熟栗子肉杵为细末,入麝香蜜和之,捏为饼糕小段,色或如五色弹儿,皆入韵果糖霜,名之狮蛮栗糕。」
2.古代武官用的腰带,常饰有狮子、蛮王等图案。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按狮蛮拽札起锦征袍,把龙泉扯离出沙鱼鞘。」《三国演义》第三回:「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建阳出到阵前。」
3.节庆时人扮作狮子、蛮王的模样尽情跳舞。后泛指各种歌舞。《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2.古代武官用的腰带,常饰有狮子、蛮王等图案。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按狮蛮拽札起锦征袍,把龙泉扯离出沙鱼鞘。」《三国演义》第三回:「系狮蛮宝带,纵马挺戟,随丁建阳出到阵前。」
3.节庆时人扮作狮子、蛮王的模样尽情跳舞。后泛指各种歌舞。《醒世恒言。卷二五。独孤生归途闹梦》:「狮蛮社火,鼓乐笙箫,通宵达旦。」
《漢語大詞典》:鹭鼓(鷺鼓)
古乐器。在穿径的鼓柱上饰以翔鹭,故名。通称建鼓。《乐府诗集·郊庙歌辞六·唐五郊乐章》:“笙歌籥舞属年韶,鷺鼓鳧钟展时豫。” 明 胡其毅 《孔庙柏歌》:“鳧鐘鷺鼓出东房,割牲释菜罗酒浆。”参阅《隋书·音乐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