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上件
犹上述。 宋 范仲淹 《奏殿直王贵等》:“上件三人,并堪边上任使,欲乞朝廷各转一资,充沿边寨主监押。”《水浒传》第四七回:“三箇叙礼罢, 杨雄 、 石秀 把上件事都对 石勇 説了。”《古今小说·简帖僧巧骗皇甫妻》:“那小娘子又不知上件因依,去交椅上坐地。”
分類:上述
《國語辭典》:上来(上來) 拼音:shàng lai
1.从低处到高处,或由远处到近处。如:「我们大夥都在三楼,就只有他没上来。」《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庵住著。」。
2.起初、开始。如:「他一上来便大力革新,呈现新人新气象。」
3.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由低处向高处或远处到近处。如:「你慢慢跑上来,我在山顶等你。」《红楼梦》第三回:「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著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
4.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完成,与动词之间常插入「得、不」。如:「这问题不难,你一定答得上来。」「这种感觉很难形容,我说不上来。」
5.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的增加。如:「天色渐渐黑上来了。」《水浒传》第四五回:「那妇人三杯酒落肚,便觉有些朦朦胧胧上来。」
2.起初、开始。如:「他一上来便大力革新,呈现新人新气象。」
3.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由低处向高处或远处到近处。如:「你慢慢跑上来,我在山顶等你。」《红楼梦》第三回:「黛玉方进入房时,只见两个人搀著一位鬓发如银的老母迎上来。」
4.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完成,与动词之间常插入「得、不」。如:「这问题不难,你一定答得上来。」「这种感觉很难形容,我说不上来。」
5.用在形容词后面,表示程度的增加。如:「天色渐渐黑上来了。」《水浒传》第四五回:「那妇人三杯酒落肚,便觉有些朦朦胧胧上来。」
《漢語大詞典》:三经(三經)
(1).谓天时、地利、人和。《管子·版法》:“凡将立事,正彼天植,风雨无违,远近高下,各得其嗣。三经既飭,君乃有国。” 郭沫若 集校:“三经,谓天时、地利、人和。‘正彼天植’,地利也;‘风雨无违’,天时也;‘远近高下各得其嗣’,人和也。”
(2).儒家的三部经书。指《易》、《诗》、《春秋》。《汉书·五行志下之下》:“是故圣人重之,载于三经。” 颜师古 注:“谓《易》、《诗》、《春秋》。”
(3).儒家的三部经书。指《诗》、《书》、《周礼》。 王安石 曾撰《毛诗义》、《尚书义》、《周官新义》,合称《三经新义》。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制科词赋三经宏博》:“词赋既罢,而士之所习者皆三经。所谓三经者,又非圣人之意,惟用 安石 之説以增广之,各有套括。”
(4).儒家的三部经书。指《孝经》、《论语》、《孟子》。《宋史·艺文志一》有 刘元刚 《三经演义》, 清 黄丕烈 辑《三经音义》,均指上述三书。
(5).指《诗》六义中的赋、比、兴。《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底骨子。”一说指《风》、《雅》、《颂》。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风、雅、颂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是为《诗》之三经。”
(2).儒家的三部经书。指《易》、《诗》、《春秋》。《汉书·五行志下之下》:“是故圣人重之,载于三经。” 颜师古 注:“谓《易》、《诗》、《春秋》。”
(3).儒家的三部经书。指《诗》、《书》、《周礼》。 王安石 曾撰《毛诗义》、《尚书义》、《周官新义》,合称《三经新义》。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制科词赋三经宏博》:“词赋既罢,而士之所习者皆三经。所谓三经者,又非圣人之意,惟用 安石 之説以增广之,各有套括。”
(4).儒家的三部经书。指《孝经》、《论语》、《孟子》。《宋史·艺文志一》有 刘元刚 《三经演义》, 清 黄丕烈 辑《三经音义》,均指上述三书。
(5).指《诗》六义中的赋、比、兴。《朱子语类》卷八十:“三经是赋、比、兴,是做诗底骨子。”一说指《风》、《雅》、《颂》。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风、雅、颂以性质言:风者,闾巷之情诗,雅者,朝廷之乐歌;颂者,宗庙之乐歌也。是为《诗》之三经。”
《漢語大詞典》:神邦
谓美好的疆土。《后汉书·王刘张李彭卢传赞》:“天地闭革,野战羣龙, 昌 芳 僭诈, 梁 齐 连锋, 宠 负强地, 宪 縈深江。实惟非律,代委神邦。” 李贤 注:“言反叛非用师之法,故更代破灭,委弃其神皋之国,伏於 光武 也。”按,上述传赞中 昌 、 芳 、 梁 、 齐 、 宠 、 宪 六人,即 李贤 注所指“反叛”者。
《漢語大詞典》:三十六国(三十六國)
(1).指 汉 时 西域 诸国。大部在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境内。《汉书·西域传序》:“ 西域 以 孝武 时始通,本三十六国,其后稍分至五十餘,皆在 匈奴 之西, 乌孙 之南。” 王先谦 补注:“三十六国者: 婼羌 、 楼兰 、 且末 、 小宛 、 精絶 、 戎卢 、 扜弥 、 渠勒 、 于闐 、 皮山 、 乌秅 、 西夜 、 子合 、 蒲犁 、 依耐 、 无雷 、 难兜 、 大宛 、 桃槐 、 休循 、 捐毒 、 莎车 、 疏勒 、 尉头 、 姑墨 、 温宿 、 龟兹 、 尉犁 、 危须 、 焉耆 、 姑师 、 墨山 、 劫 、 狐胡 、 渠犁 、 乌垒 。”
(2).指古代相传的海外三十六国。《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 修股民 、 天民 、 肃慎民 、 白民 、 沃民 、 女子民 、 丈夫民 、 奇股民 、 一臂民 、 三身民 ;自西南至东南方,有 结胸民 、 羽民 、 讙头国民 、 裸国民 、 三苗民 、 交股民 、 不死民 、 穿胸民 、 反舌民 、 豕喙民 、 凿齿民 、 三头民 、 修臂民 ;自东南至东北方,有 大人国 、 君子国 、 黑齿民 、 玄股民 、 毛民 、 劳民 ;自东北至西北方,有 跂踵民 、 句婴民 、 深目民 、 无肠民 、 柔利民 、 一目民 、 无继民 。”上述国名,出自传闻,无可考。但后世小说如《西游记》《镜花缘》等,多沿袭之。
(2).指古代相传的海外三十六国。《淮南子·墬形训》:“凡海外三十六国:自西北至西南方,有 修股民 、 天民 、 肃慎民 、 白民 、 沃民 、 女子民 、 丈夫民 、 奇股民 、 一臂民 、 三身民 ;自西南至东南方,有 结胸民 、 羽民 、 讙头国民 、 裸国民 、 三苗民 、 交股民 、 不死民 、 穿胸民 、 反舌民 、 豕喙民 、 凿齿民 、 三头民 、 修臂民 ;自东南至东北方,有 大人国 、 君子国 、 黑齿民 、 玄股民 、 毛民 、 劳民 ;自东北至西北方,有 跂踵民 、 句婴民 、 深目民 、 无肠民 、 柔利民 、 一目民 、 无继民 。”上述国名,出自传闻,无可考。但后世小说如《西游记》《镜花缘》等,多沿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