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上记(上記)
古代典籍。 汉 王符 潜夫论·思贤:“然尝观上记,近古以来,亡代有三,秽国不数,夫何故哉?” 汪继培 笺:“吕氏春秋·务本篇云:‘尝试观上古记。’ 高诱 注:‘上古记,上世古书也。’”
进呈奏记。 宋 苏轼 《谢监司启》之一:“退属纷縈,遂疎上记;遽叨荣问,徒益厚颜。”
《國語辭典》:汗青  拼音:hàn qīng
1.一种古代制作竹简的程序。参见「杀青」条。
2.书册、史简。《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每记一事,载一言,阁笔相视,含毫不断,头白可期,汗青无日。」宋。文天祥 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漢語大詞典》:汗青头白(汗青頭白)
谓书成人老。语出 唐 刘知几 史通·忤时:“每欲记一事载一言,皆阁笔相视,含毫不断。故头白可期,而汗青无日。” 明 张居正 《纂修事宜疏》:“庶人有定守,事易考成,在各官可免汗青头白之讥,而臣等亦得以逭旷职素飱之咎矣。”
分類:成人
《國語辭典》:主文  拼音:zhǔ wén
法律上判决文的第一段,记载判决结果与适用的法律。
《國語辭典》:主文谲谏(主文譎諫)  拼音:zhǔ wén jué jiàn
假借对事物的形容以寄寓规谏的意思。语本《诗经。大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國語辭典》:手摺  拼音:shǒu zhé
1.旧时属吏申述意见,禀陈公事时所用,大都摺纸手书,亲手呈递于长官,故称为「手摺」。清。孔尚任《桃花扇》闰二○出:「好,好!下官写手摺,明日取出奉送罢。」《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他自己拿嘴说,那个朋友拿笔写。写了又写,改了又改,足足弄了十六个钟头,好容易写了一个手摺。」
2.商家记载交易物品及价值的小摺。
《漢語大詞典》:手摺
1.旧时随手记事或申述意见、禀陈公事的折子。 明 戚继光 《练兵实纪杂集·将官到任宝鉴》:“乃将钱粮兵马城池地里各文册,于案牘中择出,粗涉一过,先取大数,抄为手摺,常在袖中。”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闲话》:“好,好!下官写有手摺,明日取出奉送罢。”《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他自己拿嘴説,那个朋友拿笔写。写了又写,改了又改,足足弄了十六个鐘头,好容易写了一个手摺。”
2.旧时商业上记载交易的折子。
《國語辭典》:竹书(竹書)  拼音:zhú shū
1.写在竹简上的文书。《文选。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岂直鼮鼠有必对之辩,竹书无落简之谬。」
2.竹书纪年的简称。参见「竹书纪年」条。
《国语辞典》:表门(表门)  拼音:biǎo mén
古代在门上记载事迹或功德,以作为表扬。宋。罗泌《路史。卷二二。后纪一三。疏仡纪》罗萍。注引王肃《丧服要记》:「鲁哀公葬其父,孔子问曰:『设表门乎?』公曰:『夫表门起于禹,禹治洪水,故表其门以纪其功。吾父无功何用焉?』」
《國語辭典》:神道碑  拼音:shén dào bēi
墓道前用以记载死者生平的石碑,有时亦指碑上的文字。
《國語辭典》:帐目(帳目)  拼音:zhàng mù
记入帐簿的收支项目。《儒林外史》第三一回:「自先君赴任赣州,把舍下田地房产的帐目,都交付与娄老伯。」
《漢語大詞典》:手摺
1.旧时随手记事或申述意见、禀陈公事的折子。 明 戚继光 《练兵实纪杂集·将官到任宝鉴》:“乃将钱粮兵马城池地里各文册,于案牘中择出,粗涉一过,先取大数,抄为手摺,常在袖中。”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闲话》:“好,好!下官写有手摺,明日取出奉送罢。”《官场现形记》第三一回:“他自己拿嘴説,那个朋友拿笔写。写了又写,改了又改,足足弄了十六个鐘头,好容易写了一个手摺。”
2.旧时商业上记载交易的折子。
《漢語大詞典》:照相枪(照相槍)
军用飞机上记录射击效果的小型摄影机。
《國語辭典》:转帐(轉帳)  拼音:zhuǎn zhàng
不以现金收付款项,仅在帐簿上转载。也作「转账」。
《漢語大詞典》:杖记(杖記)
古代武官在所持梃上记载所掌兵员的数字,称为杖记。 宋 曾慥 类说·杖记:“ 党进 ,北戎人,国初为骑师,不识文字。上忽问军中人数。先是军校皆以所掌兵甲之数细书著所持梃,谓之杖记。 进 但引梃对曰:‘尽在是矣。’”
《国语辞典》:抓大头(抓大头)  拼音:zhuā dà tóu
1.事先做好画上记号或写上文字的纸捲,从中抽取,或用其他方式以决定事务或出资的主事者,称为「抓大头」。
2.抓出主事者或关键人物。如:「这次行动出了纰漏,必须抓大头,才能了解事情真相,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