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陛辞(陛辭)  拼音:bì cí
1.臣子拜谒后辞别天子。《宋史。卷一五九。选举志五》:「内诸司使、副授边任官者,陛辞时许奏子。」宋。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大率欲丰财而强兵,公因陛辞,极论其害。」
2.面见皇帝辞官。《聊斋志异。卷九。王司马》:「司马时年八十有三,力疾陛辞。」
《漢語大詞典》:转对(轉對)
宋 代臣僚每隔数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谓之“转对”。 宋 司马光 《乞转对札子》:“臣窃见祖宗之时,累曾令朝臣转对,或遇灾异,广求直言。”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公式姓讳·转对:“唐会要曰: 正元 中,詔每御 延英 ,令诸司长官二人奏本,司事常参官每日二人引见,访以政事,谓之巡对。 宋 朝因之,曰转对。” 宋 杨万里 《转对札子》 周汝昌 题注:“转对, 宋 制,臣僚轮流每五日一入内殿见皇帝,指陈时政得失,称为转对,也叫轮对。”
《漢語大詞典》:坐论(坐論)
(1).坐而议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英雄:“若聪能谋始,而明不见机,乃可以坐论,而不可以处事。” 刘昞 注:“智能坐论,而明不见机,何事务之能处!”
(2). 唐 五代 之制,宰相上殿议事,赐茶命坐,谓之坐论。至 宋 初,此制废。参阅 宋 钱惟演 《金坡遗事》
《漢語大詞典》:奏劄
亦作“ 奏札 ”。 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 宋 赵升 朝野类要·文书:“奏札,又谓之殿札,盖上殿奏对所入文字也。凡知州以上见辞,皆用此。” 宋 丁谓 《丁晋公谈录》:“洎因奏忤旨,上怒,就 赵 ( 赵普 )手掣奏札子,挼而掷之。”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诗文一·各文之始:“奏疏之名不一,曰上疏,曰上书,曰奏札,曰奏状,曰奏议。恐其漏泄,俱封囊以进,故谓之封事。”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一幕:“是,臣下是早就见到,正想拟具一个奏札来陈述自己的管见。”
《國語辭典》:鸡舌香(雞舌香)  拼音:jī shé xiāng
1.可含于口中用以去除口臭的香料。原产于南方。《野叟曝言》第二七回:「含了几片鸡舌香儿,叫了四五名家人,吩咐了说话。」
2.桃金娘科「丁香花」的别名。参见「丁香」条。
3.瑞香科或沉香科「沉香」的别名。参见「沉香」条。
《国语辞典》:登殿  拼音:dēng diàn
登上殿阶。比喻登上帝位。《三国演义》第四回:「卓请陈留王登殿。」
《漢語大詞典》:奏札
臣下上殿奏对时呈给皇帝的文书。宋赵升《朝野类要·文书》:“奏札,又谓之殿札,盖上殿奏对所入文字也。凡知州以上见辞,皆用此。”
《漢語大詞典》:象剑(象劍)
古代官员上殿时所佩作仪饰用的剑。后世以木制,装饰华美。隋书·礼仪志七:“剑,案 汉 自天子至于百官,无不佩刀…… 东齐 著令,谓为象剑,言象於剑。”宋史·仪卫志六:“班剑,本 汉 朝服带剑, 晋 以木代之,亦曰‘象剑’。取装饰斑斕之义。”
分類:官员上殿
《漢語大詞典》:扎子
同“ 札子 ”。 百官上殿奏事文书。《元典章·台纲二·照刷抹子》:“如有前卷,即便撁照自元发事有写立扎子。”
《漢語大詞典》:轮当面对(輪當面對)
宋 制,官员轮值上殿策对时政利弊,谓之“轮当面对”。 宋 赵升 朝野类要·班朝:“自侍从以下,五日轮一员上殿,谓之‘轮当面对’。则必入时政或利便札子。”亦省称“ 轮对 ”。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 高宗 开諫路,轮对羣臣。”宋史·高宗纪五:“戊寅,命职事官日一员轮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