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上星辰
曳星辰履
《九家集注杜诗》卷十七
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宋·赵彦材注:「上星辰以言其亲帝之旁,犹言上云霄也。」
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宋·赵彦材注:「上星辰以言其亲帝之旁,犹言上云霄也。」
《杜诗详注》卷三
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清·仇兆鳌注:「天子像帝座,故云上星辰。」
持衡留藻鉴,听履上星辰。清·仇兆鳌注:「天子像帝座,故云上星辰。」
《分类字锦》:中阶上星(中阶上星)
汉书东方朔传:泰阶六符。注:孟康曰:泰阶,三台也。应劭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大夫,下阶为士庶人。上阶上星为男主,下星为女主;中阶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下阶上星为元士,下星为庶人。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祗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
分类:公孤
《漢語大詞典》:十二分野
我国古代星占学的迷信观点认为,人间祸福同天上星象有联系,因根据星辰的十二缠次(后亦根据二十八宿)将地上的州、国划分为十二个区域,使两者相对应,并根据某一天区星象的变异来预测、附会相应地区的凶吉。这种划分,在天称“十二分星”,在地称“十二分野”。其对应情况为:星纪( 扬州 , 吴 越 )、玄枵( 青州 , 齐 )、娵訾( 并州 , 卫 )、降娄( 徐州 , 鲁 )、大梁( 冀州 , 赵 )、实沉( 益州 , 晋 )、鹑首( 雍州 , 秦 )、鹑火( 三河 , 周 )、鹑尾( 荆州 , 楚 )、寿星( 兖州 , 郑 )、大火( 豫州 , 宋 )、析木( 幽州 , 燕 )。参阅《周礼·春官·保章氏》 郑玄 注、《晋书·天文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