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上尊  拼音:shàng zūn
1.祭祀时陈列在最前的酒杯。《礼记。郊特牲》:「黄目,郁气之上尊也。」唐。孔颖达。正义:「祭祀时列之最在诸尊之上,故云上也。」
2.尊奉、尊崇。《史记。卷三九。晋世家》:「十二年冬,齐顷公如晋,欲上尊晋景公为之,景公让不敢。」
《漢語大詞典》:上尊酒
亦作“ 上樽酒 ”。 上等酒。汉书·平当传:“使尚书令 谭 赐君养牛一,上尊酒十石。”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律,稻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上尊,稷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中尊,粟米一斗得酒一斗为下尊。’稷即粟也。中尊者宜为黍米,不当言稷。且作酒自有浇醇之异为上中下耳,非必繫之米。”后汉书·窦融传:“岁餘,听上卫尉印綬,赐养牛,上樽酒。” 明 苏伯衡 《故元中奉大夫周公墓志铭》:“天子嘉之,赐龙衣一袭,及上尊酒。”
分類:上等
《分类字锦》:取爵上尊
礼记: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曲艺皆誓之,以待又语。三而一有焉,乃进其等,以其序,谓之郊人,远之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郑注:董仲舒曰:五帝名太学曰成均,则虞庠近是也。天子饮酒于虞庠,则郊人亦得酌于上尊以相旅。
分类: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