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上和
宋史礼志:何佟之议,以为南郊明堂用沈香,夲天之质,阳所宜也。北郊用上和香,以地于人亲,宜加杂馥。唐明皇端午三殿宴群臣诗序:律中蕤宾献酬之象著火在盛德,文明之义燀,故以式宴陈诗,上和下畅者也。
分类:上和
《漢語大詞典》:仙槎
亦作“僊槎”。 神话中能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竹木筏。典出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三:“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十餘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餘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见説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 蜀郡 访 严君平 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 蜀 问 君平 ,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宋 张孝祥 《蝶恋花·送姚主管横州》词:“君泛仙槎银海去。后日相思,地角天涯路。” 明 方孝孺 《万里图》诗:“僊槎二月出 龙门 ,万里春风掉晴雪。”《随园诗话》卷十二引 清 郭起元 《客中秋思》诗:“销魂何处盼仙槎?客髩逢秋白更加。”《太平广记》卷四○五引《洞天集》:“ 严遵 仙槎, 唐 置之於 麟德殿 ,长五十餘尺,声如铜铁,坚而不蠧。 李德裕 截细枝尺餘,刻为道像,往往飞去復来。 广明 以来失之,槎亦飞去。” 唐 李适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诗:“若见 君平 须借问,仙槎一去几时来?” 明 刘基 《怨王孙》词:“红尘目迥,河汉应有仙槎待还家。”后亦借称行人所乘之舟。
《漢語大詞典》:水步
(1).水兵和步兵。《三国志·吴志·周瑜传》“此天以君授孤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诸人徒见 操 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復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南齐书·武帝纪》:“车驾幸 琅邪城 讲武,习水步军。”
(2).指水上和陆上。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自 僰道 至 朱堤 ,有水步道,水道有 黑水 及 羊官水 ,至险难行,步道度三津,亦艰阻。” 唐 皎然 《望远村》诗:“林杪不可分,水步遥难辨。”
(3).高于水面供人踩踏以渡水的木桩或石墩。 宋 叶适 《彭子复墓志铭》:“某地有松林水步,今忘之矣。”
(4).即水埠。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张伯颜圹志》:“此石不知何时出土,被 谢泽 土人筑为水步。”参见“ 水埠 ”。
(2).指水上和陆上。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自 僰道 至 朱堤 ,有水步道,水道有 黑水 及 羊官水 ,至险难行,步道度三津,亦艰阻。” 唐 皎然 《望远村》诗:“林杪不可分,水步遥难辨。”
(3).高于水面供人踩踏以渡水的木桩或石墩。 宋 叶适 《彭子复墓志铭》:“某地有松林水步,今忘之矣。”
(4).即水埠。 清 叶廷琯 《吹网录·张伯颜圹志》:“此石不知何时出土,被 谢泽 土人筑为水步。”参见“ 水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