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62,分231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三灵
三竿
在三
三路
三元
三殿
三秀
三天
三旬
三辰
三秦
三数
三城
三女
三亩
《國語辭典》:三灵(三靈)  拼音:sān líng
1.天、地、人。《文选。班固。典引》:「答三灵之蕃祉,展放唐之明文。」唐。李善。注:「三灵,天、地、人也。」
2.日、月、星。《文选。扬雄。羽猎赋》:「方将上猎三灵之流,下决醴泉之滋。」
3.灵台、灵囿、灵沼的合称。
4.天神、地祇、人鬼。《资治通鉴。卷二八一。后晋纪三。高祖天福三年》:「治国家者固不可无信。然彦珣之恶,三灵所不容,晋高祖赦其叛君之愆,治其杀母之罪,何损于信哉!」
《國語辭典》:三竿  拼音:sān gān
1.三株、三棵。北周。庾信〈小园赋〉:「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二竿之竹。」
2.太阳上升,高达三竿。形容时间不早了。《南齐书。卷一二。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四:「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漢語大詞典》:三竿日
犹言日上三竿。谓时间不早。语本南齐书·天文志上:“日出高三竿。” 宋 欧阳修 《答枢密吴给事见寄》诗:“春寒拥被三竿日,宴坐忘言一炷香。”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二折:“我这矮窗睡彻三竿日,端的是傲杀人间万户侯,自在优游。” 清 程先贞 《春朝即事》诗:“舒膝三竿日,掀髯一镜霜。”
分類:时间不早
《漢語大詞典》:在三
国语·晋语一:“‘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 韦昭 注:“三,君、父、师也。”后以“在三”为礼敬君、父、师的典故。 晋 桓温 《荐谯元彦表》:“故有洗耳投渊,以振玄邈之风;亦有秉心矫迹,以敦在三之节。”北齐书·徐之才传:“既为汝师,又为汝公,在三之义,顿居其两。” 唐 萧颖士 《江有归舟》诗序:“尊道成德,严师其难哉。故在三之礼,极乎君亲,而师也参焉。” 清 纳兰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夫师岂易言哉!古人重在三之谊,并之於君、亲。”
分類:礼敬
《骈字类编》:三路
唐 李端 送元晟归江东旧居 蒋家人暂别,三路草连阶。
《國語辭典》:三元  拼音:sān yuán
1.天、地、人。唐。王昌龄〈夏月花萼楼酺宴应制〉诗:「士德三元正,尧心万国同。」
2.农历正月初一。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隋。杜公赡。注:「阴历正月初一日,为年、月、日三者之始,谓之三元。」
3.习俗上,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合称为「三元」。清。赵翼《陔馀丛考。卷三五。天地水三官》:「其次正月、七月、十月之望为三元日,则自元魏始。」
4.科举考试中的乡试、会试、廷试的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为「三元」。如:「连中三元」。
5.道家称天、地、水为「三元」。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五六。元气论》:「夫混沌分后,有天地水三元之气,生成人伦,长养万物。」也称为「三官」。
6.术数用语。术数家以六十甲子配六宫,必一百八十年后度尽,故以一甲子为上元,第二甲子为中元,第三甲子为下元,合称为「三元」。
《漢語大詞典》:三殿
(1).即 唐 大明宫 之 麟德殿 。玉海·宫室·唐三殿:“ 三殿 者, 麟德殿 也。一殿而有三面,故名。亦曰 三院 。结邻 鬱仪楼 即 三殿 之东西廊也。” 唐 杜甫 《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诗:“詔从 三殿 去,碑到百蛮开。” 唐 韩愈 《李公墓志铭》:“十三年,公与 忠武军 节度使司空 光颜 、 邠寧 节度使尚书 釗 ,俱来朝,上为之燕 三殿 。”
(2).指皇宫中的三大殿。亦借指皇宫。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通班三殿邃,徙部十城兼。”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国初定三院:“至 顺治 戊戌,始復 明 制,改设 中和殿 、 保和殿 、 武英殿 、 文华殿 、 文渊阁 、 东阁 诸大学士名。 乾隆 戊辰,特旨罢 中和殿 大学士,改为 体仁阁 ,以配三殿三阁之名焉。”
(3). 宋 时太皇太后在世,与皇太后、皇后并称三殿;若无太皇太后,则天子与太后、皇后亦称三殿。 宋 钱愐 钱氏私志:“上同三殿徐登步輦还内。”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三宫三殿:“国朝有太皇太后时,并皇太后、皇后称三殿,其后,乘舆行幸,奉太后,偕皇后以出,亦曰三殿。”
《國語辭典》:三秀  拼音:sān xiù
芝草。《楚辞。屈原。九歌。山鬼》:「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文选。沈休文。早发定山诗》:「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漢語大詞典》:三天
(1).我国古代关于天体的学说,有浑天、宣夜、盖天三家,称为“三天”。宋书·律历志序:“《天文》虽为该举,而不言天形,致使三天之説,纷然莫辨。”详“ 宣夜 ”。
(2).道教称清微天、禹馀天、大赤天为三天。汉武帝内传:“是三天上元之官,统领十万。”海内十洲记·方丈洲:“ 方丈洲 在 东海 中心……有金玉琉璃之宫,三天司命所治之处。”云笈七籤卷八:“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3).佛教称欲界、色界、无色界为三天。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 王琦 注:“三天,谓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 明 何景明 《咏天宁寺塔》诗:“镜现三天象,珠含四日光。”
(4).泛指天空。《西游记》第十六回:“ 行者 道:‘你不曾见夜间那火,光腾万里,亮透三天,且休説二十里,就是二百里也照见了。’”
(5).指 清 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前、中、后三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世称上斋曰三天,盖由从前列圣每岁驻蹕 澄清园 ,诸王公即读书园庐,其地为殿三层,皆有 世宗 皇帝御书匾额,前曰‘前垂天貺’,谓之前天;中曰‘中天景物’,谓之中天;后曰‘后天不老’,谓之后天,统谓之三天。”
《漢語大詞典》:宣夜
(1).我国古代三种宇宙学说之一。主张天无一定形状,也非物质造成,其高远无止境,日月星辰飘浮空中,动和静都依靠“气”。见晋书·天文志书·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齐七政” 唐 孔颖达 疏:“ 蔡邕 《天文志》曰:言天体者有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天。宣夜絶无师説…… 虞喜 云:宣,明也;夜,幽也。幽明之数,其术兼之,故曰宣夜。” 唐 杨炯 《浑天赋》:“客有为宣夜之学,喟然而言曰:旁望万里之横山,而皆青翠;俯察千仞之深谷,而皆黝黑。” 清 袁枚 随园随笔·测天三家以外诸说:“测天者,宣夜、浑天、昕天三家,人皆知之。”
(2).借称测天之学。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己:“ 杨盈川 , 显庆 五年待制宏文馆,时年方十一, 上元 三年制举,始补校书郎,尤最深於宣夜之学。”
(3).指司天之官夜间宣报时辰星象等。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挈壶宣夜,辩气朔於灵臺;书笏珥彤,纪言事於仙室。”挈壶氏,指司天之官。
《骈字类编》:三旬
魏晋 阮籍 咏怀 其九 炎暑惟兹夏,三旬将欲移。
南北朝 刘孝威 赋得香出衣诗 犹贤汉君芳千里。尚笑荀令止三旬。
唐 乔知之 和苏员外寓直 三旬登建礼,五夜直明光。
唐 李峤 奉使筑朔方六州城率尔而作 三旬无愆期,百雉郁相望。
唐 卢纶 詶陈翃郎中冬至携柳郎窦郎归河中旧居见寄 三旬一休沐,清景满林庐。
唐 薛能 自讽 千题万咏过三旬,忘食贪魔作瘦人。
宋 苏轼 舶趠风,并引 三旬已过黄梅雨,万里初来舶趠风。
《國語辭典》:三辰  拼音:sān chén
日、月、星。《左传。桓公二年》:「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昭昭若三辰之丽于天,滔滔犹四渎之纪于地。」
《國語辭典》:三秦  拼音:sān qín
1.项羽分关中地,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于咸阳以西,司马欣为塞王于咸阳以东,董翳为翟王于上郡,合称为「三秦」。
2.晋时十六国之前秦、后秦、西秦的合称。
《漢語大詞典》:三数(三數)
表示为数不多。 唐 窦庠 《太原送穆质南游》诗:“露叶离披处,风蝉三数声。” 金 王若虚 《五经辨惑》:“然见於史者才三数人。” 明 杨慎 《封君乐隐李公墓志铭》:“日与同庚三数鹏耆为逸乐之会。”
分類:为数不多
《骈字类编》:三城
唐 杜甫 西山三首 其二 辛苦三城戍,长防万里秋。
《骈字类编》:三女
唐 白居易 自到浔阳生三女子因诠真理用遣妄怀 远谪四年徒已矣,晚生三女拟如何。
《骈字类编》:三亩(三亩)
唐 刘禹锡 金陵五题 其五 江令宅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唐 卢纶 送姨弟裴均尉诸暨 旧业废三亩,弱年成一门。
唐 杜牧 赠宣州元处士 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宋 陆游 小园 松菊仅三亩,作园真强名。
宋 徐玑 题陈待制湖庄 园无三亩地,四面水连天。
《韵府拾遗 有韵》:吕氏春秋耳不能闻帷墙之外而目不能见三亩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