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三昧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三重等持同。
(名数)与三重等持同。
三重法界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华严宗所立三种之观门也。一、理法界,观一切诸法,尽为平等之真如。界者性之义也。二、理事无碍法界,观诸法即真如,真如即诸法。故界具分与性之二义。事者分之义,理者性之义。三、事事无碍法界,观诸法既具性,则诸法一一复如性融通,而一切事事,悉相融相即。界具性分之二义,如第二。华严法界玄镜上曰:「法界相要唯有三,然总具四种: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今是后三,其事法界历别难陈。」注法界观门曰:「法界统唯一真法界,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碍故。(中略)观门有三种,除事法界也,事不独立也。」
(名数)华严宗所立三种之观门也。一、理法界,观一切诸法,尽为平等之真如。界者性之义也。二、理事无碍法界,观诸法即真如,真如即诸法。故界具分与性之二义。事者分之义,理者性之义。三、事事无碍法界,观诸法既具性,则诸法一一复如性融通,而一切事事,悉相融相即。界具性分之二义,如第二。华严法界玄镜上曰:「法界相要唯有三,然总具四种: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今是后三,其事法界历别难陈。」注法界观门曰:「法界统唯一真法界,总该万有即是一心,然心融万有成四种法界:一、事法界,界是分义,一一差别有分齐故。二、理法界,界是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三、理事无碍法界,具性分义,性分无碍故。四、事事无碍法界,一切分齐事法,一一如性融通,重重无碍故。(中略)观门有三种,除事法界也,事不独立也。」
三重等持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曰三重解脱,三重三昧。(参见:三三昧)
(名数)又曰三重解脱,三重三昧。(参见:三三昧)
三三昧
【佛学大辞典】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三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舍,无漏曰八解脱也。三三昧之义:一、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为空三昧。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以无相为缘,故名为无相三昧。三、无愿三昧,旧云无作三昧,又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谓为无,名为无起。但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与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厌舍,故无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无量寿经上曰:「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同下曰:「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智度论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俱舍论二十八曰:「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馀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大乘义章二曰:「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中略)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 谓初心在禅曰见,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昧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二、无觉有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烦恼。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术语)是为旧称,新称云三三摩地,译曰三定,三等持,就能修之行而名之。仁王经谓之三空,此就所观之理而名之。十地论谓之三治,此就所断之障而名之。此三昧有有漏无漏二种:有漏定谓之三三昧,无漏定谓之三解脱门。解脱即涅槃,无漏为能入涅槃之门也。犹如有漏曰八背舍,无漏曰八解脱也。三三昧之义:一、空三昧与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观诸法为因缘生,无我无我所有。空此我我所二者,故名为空三昧。二、无相三昧,是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除住相)之十相,故名为无相。以无相为缘,故名为无相三昧。三、无愿三昧,旧云无作三昧,又云无起三昧。是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也。苦谛之苦,无常及集谛可厌恶,又道谛之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舍故总不愿乐之,故以之为缘,谓之无愿三昧。又于诸法无所愿乐,则无所造作,故谓为无,名为无起。但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与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厌舍,故无愿三昧中,不取之也。法华经信解品曰:「世尊往昔说法既久,我时在座,身体疲懈,但念空无相无作。」无量寿经上曰:「超越声闻缘觉之地,得空无相无愿三昧。」同下曰:「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智度论十九曰:「于三界中智慧不著,一切三界转为空无相无作,解脱门。」同二十曰:「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中略)行此法得解脱,到无馀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俱舍论二十八曰:「空谓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馀十,诸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大乘义章二曰:「言无愿者,经中或复名为无作,亦名无起。(中略)此三经论名解脱门,亦名三治,亦名三空义,或复说为三三昧门。三脱三昧经论同说,三治一门如地论说。言三空者,如仁王经,言三脱者就果名也。三障对治,故名三治。言三空者就理彰名,三三昧者,就行名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种的三昧、即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愿三昧。三昧是定的意思。空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缘生的,也都是虚妄不实的;无相三昧是观察世间的一切形相都是虚妄假有;无愿三昧又名无作三昧,即观一切法幻有,而无所愿求。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次第云三三昧: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 谓初心在禅曰见,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
二、无觉有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昧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 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法界次第)
梵语三昧,华言正定,亦云正心行处。谓众生之心,从无始已来,常不正直,得是三昧,心行正直,故名三昧。
〔一、有觉有观三昧〕,谓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味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有觉有观三昧。(空、无相、无作,即三解脱门也。)
〔二、无觉有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将入二禅之时,觉知之心已亡,分别禅味之念犹在。一切定观皆悉正直,故名无觉有观三昧。
〔三、无觉无观三昧〕,谓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三禅乃至灭受想定时,觉知之心、分别禅味之念俱亡,故名无觉无观三昧。
【三藏法数】
(出成实论)
〔一、分修三昧〕,谓定、慧二分,随修一分也。或修定不修慧,或修慧不修定,是名分修三昧。(梵语三昧,华言调直定,亦名正定、正受。)
〔二、共修三昧〕,谓修定亦兼修慧,修慧亦兼修定,是名共修三昧。
〔三、圣正三昧〕,自初果须陀洹已去,圣位所修,名为圣正。谓以定修心,因慧能破烦恼;以慧修心,因定能破烦恼。定慧一时具足,故名圣正三昧。(梵语须陀洹,华言预流。)
三重都坛
【佛学大辞典】
(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以大日为中胎,其外围有三重之坛,而都收诸尊,谓之三重都坛。(参见:现图曼陀罗)
(术语)胎藏界之曼陀罗。以大日为中胎,其外围有三重之坛,而都收诸尊,谓之三重都坛。(参见:现图曼陀罗)
三重曼陀罗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自胎藏界之曼陀罗中胎流出三重也。(参见:现图曼陀罗)
(术语)言自胎藏界之曼陀罗中胎流出三重也。(参见:现图曼陀罗)
陀罗尼三重配释
【佛学大辞典】
(术语)守护经一有回向陀罗尼,据密教之深义,以此陀罗尼三字,配于三世之佛,三世之父母,及地空天之三神,而回向供养也。一陀为过去之佛,罗为现在之佛,尼为未来之佛。。其义陀罗尼者,梵字也。者法界之义,界者性也,过去者,法谢而性在,故配于过去之诸佛。又者尘垢之义,现在者诸法现起,是尘垢之义也。故配于现在之佛。又者诤论之义,未来者万法未现起,其相不分明,是诤论之义也,故配于未来之佛。二陀配于过去之父母,罗配于现在之父母,尼配于未来之父母。其义如上。三陀配于地,罗配于空,尼配于天。陀配于地者,是回向国王之意。地为阿字不生之理,为法界之体,故以字配于法界也。空者,是回向于人之意,以人居天地之中间故也。者尘垢之义,虚空之中,众生世间,器世间等之诸法乱起,是即尘垢之义,故以配之。天者,回向诸天鬼神之意,天为诸法混一而不分明,故配于诤论之字。是据随求陀罗尼仪轨所谓:「陀者过去佛等」也。见秘藏记末,同钞十。
(术语)守护经一有回向陀罗尼,据密教之深义,以此陀罗尼三字,配于三世之佛,三世之父母,及地空天之三神,而回向供养也。一陀为过去之佛,罗为现在之佛,尼为未来之佛。。其义陀罗尼者,梵字也。者法界之义,界者性也,过去者,法谢而性在,故配于过去之诸佛。又者尘垢之义,现在者诸法现起,是尘垢之义也。故配于现在之佛。又者诤论之义,未来者万法未现起,其相不分明,是诤论之义也,故配于未来之佛。二陀配于过去之父母,罗配于现在之父母,尼配于未来之父母。其义如上。三陀配于地,罗配于空,尼配于天。陀配于地者,是回向国王之意。地为阿字不生之理,为法界之体,故以字配于法界也。空者,是回向于人之意,以人居天地之中间故也。者尘垢之义,虚空之中,众生世间,器世间等之诸法乱起,是即尘垢之义,故以配之。天者,回向诸天鬼神之意,天为诸法混一而不分明,故配于诤论之字。是据随求陀罗尼仪轨所谓:「陀者过去佛等」也。见秘藏记末,同钞十。
三重圆坛与四重圆坛
【佛学大辞典】
(杂语)现图曼陀罗与经疏所说异。依现图则上下四重,左右三重,故约于前后而云四重。除中院外,遍智院、金刚手院、观音院、持明院之四院为第一重,次释迦,虚空藏之二院为第二重,次文殊,除盖障,地藏,苏悉地之四院为第三重,此外金刚部众围绕四周为第四重。总之左右三重,上下四重也。因此称为四重圆坛。然据经疏有三重四重之两说。三重之说依疏六则如左图。此亦除中胎,以遍智、金刚手、观音、持明之四院为第一重,又云第一院,是为三德秘藏之内眷属。又云如来法身之智德。次以文殊,除盖障、地藏、虚空藏之四院为第二重,又云第二院。是为如来之大眷属,如来悲智之二德也。次于释迦院中摄一切之二乘八部而为第三重,又云第三院。是为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应身等流身,又云如来外用悲德。是即三重圆坛也。大日经疏五曰:「从大日如来脐已下光明,是此第三重位。自脐已上至咽所出光明,为第二重位,自咽已上乃至于顶相之光,为第一重位。其中胎藏即是毗庐遮那自心八叶华也。」又曰:「此莲华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漫荼罗之体,其馀三重是从此自證功德流出诸善知识入法界门耳。」同六曰:「三重漫荼罗所示种种类形,皆是如来一种法门身,是故悉名为佛。」同七曰:「更作深秘密释者,如三重漫荼罗中五位三昧皆是毗庐遮那秘密加持,其与相应者皆可一生成佛,何有浅深之殊?」已上,三重之明文也。然疏一云:「画作诸佛菩萨乃至二乘八部等四重法界圆坛。」同十五云:「如前所说,以身四分作四重曼荼罗。」其相违如何?三重者,中院是法界自性之体,故除之,就其流出上而立四重,又四重者,于三重加中院能所合论故也。而中院为第一重者,疏七云:「谓中胎藏毗卢遮那,第二院观音金刚手云云。」是既以观音金刚手(三重中之第一重)为第二院,则以中胎八叶为第一重可知也。又同二十云:「此八叶即是大悲藏第一重也。」
(杂语)现图曼陀罗与经疏所说异。依现图则上下四重,左右三重,故约于前后而云四重。除中院外,遍智院、金刚手院、观音院、持明院之四院为第一重,次释迦,虚空藏之二院为第二重,次文殊,除盖障,地藏,苏悉地之四院为第三重,此外金刚部众围绕四周为第四重。总之左右三重,上下四重也。因此称为四重圆坛。然据经疏有三重四重之两说。三重之说依疏六则如左图。此亦除中胎,以遍智、金刚手、观音、持明之四院为第一重,又云第一院,是为三德秘藏之内眷属。又云如来法身之智德。次以文殊,除盖障、地藏、虚空藏之四院为第二重,又云第二院。是为如来之大眷属,如来悲智之二德也。次于释迦院中摄一切之二乘八部而为第三重,又云第三院。是为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应身等流身,又云如来外用悲德。是即三重圆坛也。大日经疏五曰:「从大日如来脐已下光明,是此第三重位。自脐已上至咽所出光明,为第二重位,自咽已上乃至于顶相之光,为第一重位。其中胎藏即是毗庐遮那自心八叶华也。」又曰:「此莲华台是实相自然智慧,莲华叶是大悲方便也。正以此藏为大悲胎藏漫荼罗之体,其馀三重是从此自證功德流出诸善知识入法界门耳。」同六曰:「三重漫荼罗所示种种类形,皆是如来一种法门身,是故悉名为佛。」同七曰:「更作深秘密释者,如三重漫荼罗中五位三昧皆是毗庐遮那秘密加持,其与相应者皆可一生成佛,何有浅深之殊?」已上,三重之明文也。然疏一云:「画作诸佛菩萨乃至二乘八部等四重法界圆坛。」同十五云:「如前所说,以身四分作四重曼荼罗。」其相违如何?三重者,中院是法界自性之体,故除之,就其流出上而立四重,又四重者,于三重加中院能所合论故也。而中院为第一重者,疏七云:「谓中胎藏毗卢遮那,第二院观音金刚手云云。」是既以观音金刚手(三重中之第一重)为第二院,则以中胎八叶为第一重可知也。又同二十云:「此八叶即是大悲藏第一重也。」
显密三重配立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世间出世间。守护经曰:「我是凡夫未知求处,唯愿慈悲为我说之。」(捡守护经不见此文)。显教究意之如来已,自称凡夫,故显教诸宗,皆是世间,密教独为出世间。二,大小二乘。谓不空三藏五秘密经表制集等之意,以诸显教摄属小乘声闻之道果,真言密教为菩萨大士之灌顶法门。三,三乘一乘,善无畏三藏大日经疏之意,显教为通达三乘,真言为唯一佛乘。见二教论杲宝钞二。案是为日本东密一宗之言,他宗不许也。
(术语)一,世间出世间。守护经曰:「我是凡夫未知求处,唯愿慈悲为我说之。」(捡守护经不见此文)。显教究意之如来已,自称凡夫,故显教诸宗,皆是世间,密教独为出世间。二,大小二乘。谓不空三藏五秘密经表制集等之意,以诸显教摄属小乘声闻之道果,真言密教为菩萨大士之灌顶法门。三,三乘一乘,善无畏三藏大日经疏之意,显教为通达三乘,真言为唯一佛乘。见二教论杲宝钞二。案是为日本东密一宗之言,他宗不许也。
三重障
【佛学次第统编】
瑜伽大教王经云三重障:
一、我慢重障 二、嫉妒重障 三、贪欲重障
瑜伽大教王经云三重障:
一、我慢重障 二、嫉妒重障 三、贪欲重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