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之身口意三业也。佛以三业碾摧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三密。【又】一、神通轮,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之神变,使众生起正信者。二、记心轮,以佛之意业分别他之心行差别者,记心者,识别他之心也。三、教诫轮,又云正教轮。以佛之口业教诫彼而使修行者。此三者,如次第为身意口之作用,先以神通导之,次以记心鉴机,次以教诫,使行正道。化导之次第应然也。杂集论一曰:「神通记说教诫变现等无量调伏方便,导引所化有情令心界清净。」光明文句记一曰:「身业现化名神通轮,口业说法,名正教轮。意业鉴机,名记心轮。三皆摧碾众生惑业,故名轮。」义林章三轮章曰:「为示现身意语三如其次第三业化,故不增不减。」【又】一、神足轮,同于上之神通轮。二、说法轮,同于上之教诫轮。三、忆念轮,使众生忆念佛之教法,而去邪行正者。此忆念之名,虽就众生之机法而言之。然使之忆念,亦本于佛之意轮,故此三者如其次第,归于佛之身口意三轮。此三轮为律藏之所说,而南山以之判戒定慧之三学,以定慧之法门为神足说法二轮之所属,以戒学为忆念轮之所属。戒学者,对于内德使忆持思惟事之善恶邪正而树立正道者,故此为佛之三轮中忆念轮所发之法门也。四分律受戒犍度曰:「至象头山中以三事教化:一者神足。(中略)二者忆念教化。(中略)三者说法教化。」(此次第为身意语同于经宗所说)。戒疏行宗记一上曰:「问经宗所论,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上二句同今,后轮异者?答:彼取佛意授法无差,今约机心奉持不忘。此据律中三事教化,所出不同,未须融会。」又「据律但名三事,以能摧业惑故名为轮。」【又】三轮相之略。(参见:三轮相)。【又】风轮水轮金轮之三。(参见:轮世界)。【又】谓惑业苦之三者。依惑作业,依业感苦,更依苦起惑作业。此三者如轮转而不止,故有轮之称。【又】谓无常不净苦之三者。此三者,坚固而非易破摧,如铁轮然,故云轮。弥陀经通赞曰:「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二为破不净轮,三为破苦轮。」【又】谓三轮教。兴禅护国论序曰:「三轮八藏之文,四树五乘之旨。」(参见:三轮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惑业苦之三道,轮转无究,故曰轮。
【佛学常见辞汇】
1。指佛的身口意三业,因佛的身口意三业能摧破一切众生的惑业。2。神通轮、记心轮、教诫轮。神通轮又名神变轮,即佛以身业现出种种的神变,以引导众生起信正教;记心轮是佛以意业去识别他人的心;教诫轮又名正教轮,即佛以口业去教诫众生,使能依法修行,此三种是佛的身口意作用,首先以神通去化导众生,次以记心鉴机施教,最后则教诫以使众生起行正道。3。神足轮、说法轮、忆念轮。神足轮即神通轮;说法轮即教诫轮;忆念轮是佛使众生忆念教法,以便去邪归正。此三也是佛的身口意作用,为律藏所说。4。指风轮、水轮、金轮。5。指惑、业、苦。人们因惑造业,因业受苦,又因苦而起惑造业,如此像车轮旋转一般,故谓之三轮。
【佛学次第统编】
佛之身口意三业,谓之三轮。佛以三业,碾推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三密。
一、神通轮 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之神变,使众生起正信者。
二、记心轮 以佛之意业,分别他之心行差别者,记心者,识别他之心也。
三、教诫轮 又云正教轮,以佛之口业,教诫彼而使修行者。
此三者如次第为身意口之作用,先以神通导之,次以记心鉴机,次以教诫使行正道,化导之次第应然也。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文句)
轮即车轮,有摧碾之用,以譬如来身业现通、口业说法、意业鉴机,而能摧碾众生烦恼惑业,是故名为三轮也。
〔一、身轮〕,身轮亦名神通轮。谓佛说法,必先现神通,警动众生机情,令生正信也。
〔二、口轮〕,口轮亦名正教轮。谓佛所说之法,无不为令众生翻邪归正,依教修行也。
〔三、意轮〕,意轮亦名记心轮。谓佛说法,先以意轮鉴知众生根器利钝,随宜演说,无有差谬也。
(术语)佛之身口意三业也。佛以三业碾摧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三密。【又】一、神通轮,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之神变,使众生起正信者。二、记心轮,以佛之意业分别他之心行差别者,记心者,识别他之心也。三、教诫轮,又云正教轮。以佛之口业教诫彼而使修行者。此三者,如次第为身意口之作用,先以神通导之,次以记心鉴机,次以教诫,使行正道。化导之次第应然也。杂集论一曰:「神通记说教诫变现等无量调伏方便,导引所化有情令心界清净。」光明文句记一曰:「身业现化名神通轮,口业说法,名正教轮。意业鉴机,名记心轮。三皆摧碾众生惑业,故名轮。」义林章三轮章曰:「为示现身意语三如其次第三业化,故不增不减。」【又】一、神足轮,同于上之神通轮。二、说法轮,同于上之教诫轮。三、忆念轮,使众生忆念佛之教法,而去邪行正者。此忆念之名,虽就众生之机法而言之。然使之忆念,亦本于佛之意轮,故此三者如其次第,归于佛之身口意三轮。此三轮为律藏之所说,而南山以之判戒定慧之三学,以定慧之法门为神足说法二轮之所属,以戒学为忆念轮之所属。戒学者,对于内德使忆持思惟事之善恶邪正而树立正道者,故此为佛之三轮中忆念轮所发之法门也。四分律受戒犍度曰:「至象头山中以三事教化:一者神足。(中略)二者忆念教化。(中略)三者说法教化。」(此次第为身意语同于经宗所说)。戒疏行宗记一上曰:「问经宗所论,身轮现通,口轮说法,意轮鉴机。上二句同今,后轮异者?答:彼取佛意授法无差,今约机心奉持不忘。此据律中三事教化,所出不同,未须融会。」又「据律但名三事,以能摧业惑故名为轮。」【又】三轮相之略。(参见:三轮相)。【又】风轮水轮金轮之三。(参见:轮世界)。【又】谓惑业苦之三者。依惑作业,依业感苦,更依苦起惑作业。此三者如轮转而不止,故有轮之称。【又】谓无常不净苦之三者。此三者,坚固而非易破摧,如铁轮然,故云轮。弥陀经通赞曰:「此经起由为破三轮故,三种轮者:一为破无常轮,二为破不净轮,三为破苦轮。」【又】谓三轮教。兴禅护国论序曰:「三轮八藏之文,四树五乘之旨。」(参见:三轮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惑业苦之三道,轮转无究,故曰轮。
【佛学常见辞汇】
1。指佛的身口意三业,因佛的身口意三业能摧破一切众生的惑业。2。神通轮、记心轮、教诫轮。神通轮又名神变轮,即佛以身业现出种种的神变,以引导众生起信正教;记心轮是佛以意业去识别他人的心;教诫轮又名正教轮,即佛以口业去教诫众生,使能依法修行,此三种是佛的身口意作用,首先以神通去化导众生,次以记心鉴机施教,最后则教诫以使众生起行正道。3。神足轮、说法轮、忆念轮。神足轮即神通轮;说法轮即教诫轮;忆念轮是佛使众生忆念教法,以便去邪归正。此三也是佛的身口意作用,为律藏所说。4。指风轮、水轮、金轮。5。指惑、业、苦。人们因惑造业,因业受苦,又因苦而起惑造业,如此像车轮旋转一般,故谓之三轮。
【佛学次第统编】
佛之身口意三业,谓之三轮。佛以三业,碾推众生之惑业,故云三轮,非下地之所测,故云三密。
一、神通轮 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之神变,使众生起正信者。
二、记心轮 以佛之意业,分别他之心行差别者,记心者,识别他之心也。
三、教诫轮 又云正教轮,以佛之口业,教诫彼而使修行者。
此三者如次第为身意口之作用,先以神通导之,次以记心鉴机,次以教诫使行正道,化导之次第应然也。
【三藏法数】
(出金光明经文句)
轮即车轮,有摧碾之用,以譬如来身业现通、口业说法、意业鉴机,而能摧碾众生烦恼惑业,是故名为三轮也。
〔一、身轮〕,身轮亦名神通轮。谓佛说法,必先现神通,警动众生机情,令生正信也。
〔二、口轮〕,口轮亦名正教轮。谓佛所说之法,无不为令众生翻邪归正,依教修行也。
〔三、意轮〕,意轮亦名记心轮。谓佛说法,先以意轮鉴知众生根器利钝,随宜演说,无有差谬也。
三轮身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日如来之三种轮身也。(参见:教令轮身)
(术语)大日如来之三种轮身也。(参见:教令轮身)
三轮教
【佛学大辞典】
(名数)真谛三藏依金光明经而立三轮教:一、转法轮。佛成道后于七年中转小乘四谛之法轮而说空。二、照法轮。七年后说诸部之般若而明空,以空照有,故名照法轮。三、持法轮。三十年后说解深密经等,双说空有,持转照之二轮,故名持法轮。见华严玄谈四。【又】三轮之嘉祥依法华经信解品而立三种法轮:一、根本法轮,华严经也。纯为菩萨开一因一果之法门。二、枝末法轮,小乘诸经乃至方等般若诸大乘经也。钝根之流,不堪闻一因一果,故于一佛乘分别为三。三、摄末归本法轮,法华经也。会三乘而使归于一佛乘也。见法华游意上。【又】玄奘三藏,依深密经瑜伽论等之意而立三法轮。一、转法轮。初时小乘经之有教也。二、照法轮。第二时般若经之空教也。三、持法轮。第三时解深密经等之中道教也(三藏所立与真谛大同小异其释名同),是即法相宗之三时教也。见五教章上,华严玄谈四。
(名数)真谛三藏依金光明经而立三轮教:一、转法轮。佛成道后于七年中转小乘四谛之法轮而说空。二、照法轮。七年后说诸部之般若而明空,以空照有,故名照法轮。三、持法轮。三十年后说解深密经等,双说空有,持转照之二轮,故名持法轮。见华严玄谈四。【又】三轮之嘉祥依法华经信解品而立三种法轮:一、根本法轮,华严经也。纯为菩萨开一因一果之法门。二、枝末法轮,小乘诸经乃至方等般若诸大乘经也。钝根之流,不堪闻一因一果,故于一佛乘分别为三。三、摄末归本法轮,法华经也。会三乘而使归于一佛乘也。见法华游意上。【又】玄奘三藏,依深密经瑜伽论等之意而立三法轮。一、转法轮。初时小乘经之有教也。二、照法轮。第二时般若经之空教也。三、持法轮。第三时解深密经等之中道教也(三藏所立与真谛大同小异其释名同),是即法相宗之三时教也。见五教章上,华严玄谈四。
三轮相
【佛学大辞典】
(名数)就布施言,以施者受者与施物谓之三轮。此三轮之相存于意中,称为有相之三轮,而非真檀波罗蜜之行。灭此三轮,住于无心而行之施,为三轮清净之檀波罗蜜。金刚经曰:「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能断金刚经论上曰:「摄伏在三轮,于相心除遣。(中略)此显所舍之物及所施众并施者于此三处除著想心。」心地观经七曰:「三轮清净是檀那,以此修因德圆满。」
【佛学常见辞汇】
以布施来说,施者受者和所施物,谓之三轮,在行施时,如果心中存有三轮相,便是有相三轮,不能算是真的布施波罗蜜行,若无此三轮相,所谓施恩不望报,那才是清净的布施波罗蜜。
(名数)就布施言,以施者受者与施物谓之三轮。此三轮之相存于意中,称为有相之三轮,而非真檀波罗蜜之行。灭此三轮,住于无心而行之施,为三轮清净之檀波罗蜜。金刚经曰:「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能断金刚经论上曰:「摄伏在三轮,于相心除遣。(中略)此显所舍之物及所施众并施者于此三处除著想心。」心地观经七曰:「三轮清净是檀那,以此修因德圆满。」
【佛学常见辞汇】
以布施来说,施者受者和所施物,谓之三轮,在行施时,如果心中存有三轮相,便是有相三轮,不能算是真的布施波罗蜜行,若无此三轮相,所谓施恩不望报,那才是清净的布施波罗蜜。
三轮世界
【佛学大辞典】
(界名)此世界之最下为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安置九山八海而成一世界,故此世界称为三轮世界。而简别于莲华藏世界等。
【佛学常见辞汇】
建立在三轮之上的世界。佛经说在我们这世界的最下层有一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安置著九山八海而成为一世界,故此世界称为三轮世界。
(界名)此世界之最下为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安置九山八海而成一世界,故此世界称为三轮世界。而简别于莲华藏世界等。
【佛学常见辞汇】
建立在三轮之上的世界。佛经说在我们这世界的最下层有一风轮,风轮之上有水轮,水轮之上有金轮,金轮之上安置著九山八海而成为一世界,故此世界称为三轮世界。
三轮体空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参见:三轮相)
【佛学常见辞汇】
就布施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名三轮体空。
【三藏法数】
(出能断金刚经论)
谓布施时,体达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悉本空,则能摧碾执著之相,是名三轮体空。
〔一、施空〕,谓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岂有我为能施。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是名施空。
〔二、受空〕,谓既体达本无我为能施之人,亦无他人为受施之者,是名受空。
〔三、施物空〕,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谓能体达一切皆空,岂有此物,而为所施,是名施物空。
(术语)(参见:三轮相)
【佛学常见辞汇】
就布施言,施者、受者和所施之物,谓之三轮,行施后,此三轮相,不存于心,名三轮体空。
【三藏法数】
(出能断金刚经论)
谓布施时,体达施者、受者及所施物皆悉本空,则能摧碾执著之相,是名三轮体空。
〔一、施空〕,谓能施之人,体达我身本空,岂有我为能施。既知无我,则无希望福报之心,是名施空。
〔二、受空〕,谓既体达本无我为能施之人,亦无他人为受施之者,是名受空。
〔三、施物空〕,物即资财珍宝等物,谓能体达一切皆空,岂有此物,而为所施,是名施物空。
三轮清净偈
【佛学大辞典】
(杂语)心地观经一曰:「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此一偈说无相之三轮故云三轮清净偈。布施之时诵之故又云布施偈。(参见:三轮相)
(杂语)心地观经一曰:「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等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此一偈说无相之三轮故云三轮清净偈。布施之时诵之故又云布施偈。(参见:三轮相)
三轮化导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神变轮,二记心轮,三教诫轮。神变者佛以身业现种种之神变奇瑞也。记心者佛以意业知众生之心也。教诫者佛以口业教训众生也。瑜伽论二十五谓之三神变。俱舍论二十七谓之三示导。(参见:三轮)
(名数)一神变轮,二记心轮,三教诫轮。神变者佛以身业现种种之神变奇瑞也。记心者佛以意业知众生之心也。教诫者佛以口业教训众生也。瑜伽论二十五谓之三神变。俱舍论二十七谓之三示导。(参见:三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