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135
典故
4
词典
16
分类词汇
114
佛典
1
共135,分9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庙见
不成字
春禊
正律
鸟信
鸣鴂
跳月
纳音
十二律
上除
杪春
熟梅天
桐花凤
破夏
除巳
《國語辭典》:
庙见(廟見)
拼音:
miào jiàn
旧式结婚,新娘到庙中参拜其夫已死的父母,称为「庙见」。《礼记。曾子问》:「三月而庙见,称来妇也。」
分類:
婚礼
新妇
嗣君
首次
拜谒
夫家
祖庙
封建
诸王
公婆
已故
三月
后至
家庙
参拜
神位
元年
《国语辞典》:
不成字
拼音:
bù chéng zì
不成字体,不成字形。明。刘炳〈暮春写怀〉诗:「病目涂鸦不成字,粉笺香墨惜乌丝。」明。高启〈忆昨行寄吴中诸故人〉诗:「醉题高壁墨如鸦,一半欹斜不成字。」
分类:
三月
《國語辭典》:
春禊
拼音:
chūn xì
古时于三月上巳日,临水洗濯,以除不祥,称为「春禊」。见《晋书。卷二一。礼志下》。
分類:
民俗
官民
三月
月上
上巳
月初
水滨
盥洗
祭礼
《漢語大詞典》:
正律
(1).正式的规定。
《商君书·算地》
:“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
(2).乐律中的主调。其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
《清会典·乐部·原理大臣职掌一》
:“凡律,有正律,有倍律,有半律。倍律半律,迆高下於正律而佐之。”原注:“自黄鐘七寸二分九釐,至应鐘三寸八分四釐,为正律。”
《清会典事例·乐部·乐律》
:“又奉旨,现今令 张照 查考律吕……其编鐘内、倍、夷、则等四鐘,何以转在黄鐘等正律之前?”
分類:
正式
乐律
规定
阳律
黄钟
太簇
三月
《國語辭典》:
鸟信(鳥信)
拼音:
niǎo xìn
江淮一带称农历三月的东北信风为「鸟信」。唐。李肇《唐国史补》:「自白沙溯流而上,常待东北风,谓之潮信,七月八月有上信,三月有鸟信,五月有麦信。」
分類:
船户
农历
三月
东北风
《漢語大詞典》:
鸣鴂(鳴鴂)
即鹈鴂。一名杜鹃。三月即鸣,至夏不止。常用以比喻春逝。
《
艺文类聚
》
卷五七引 南朝 宋 谢惠连
《连珠》
:“盖闻春兰早芳,实忌鸣鴂,秋菊晚秀,无惮繁霜。” 明
夏完淳
《端午赋》
:“泛崇兰而欲落,闻鸣鴂而不芳。”
分類:
杜鹃
三月
不止
《國語辭典》:
跳月
拼音:
tiào yuè
苗、彝族习俗。每年春季或节日庆典的夜晚,男女盛装歌舞庆祝,未婚者吃芦笙以和歌辞,于舞宴中择偶求婚,称为「跳月」。
分類:
族人
人民
风俗
每年
年初
春时
三月
一月
《漢語大詞典》:
纳音(納音)
古以五音(宫、商、角、徵、羽)十二律(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相合为六十音,与六十甲子相配合,按金、火、木、水、土五行之序旋相为宫,称为纳音。参阅 宋 沈括
《
梦溪笔谈·乐律一
》
、 清 钱大昕
《纳音说》
。
分類:
纳音
五音
十二律
黄钟
太簇
蕤宾
夷则
大吕
林钟
南吕
相合
六十
三月
《國語辭典》:
十二律
拼音:
shí èr lǜ
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也称为「十二宫」。
分類:
十二律
十二调
阳律
黄钟
太簇
蕤宾
夷则
三月
《漢語大詞典》:
上除
即上巳。古代风俗,农历三月上巳日,往水边以斋戒沐浴等法去灾求福,故称。 汉
徐干
《齐都赋》
:“青春季月,上除之良,无大无小,祓於水阳。” 南朝 齐
谢朓
《侍宴华光殿曲水奉敕为皇太子作》
诗:“秋祓濯流,春禊浮醴。初吉云献,上除方启。” 唐
崔知贤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
诗:“影媚元巳,和风上除。”
升迁,升官。 南朝 宋 鲍照
《谢上除启》
:“冒乞停止上除。伏愿重许,干秽悚息。”
分類:
升迁
上巳
升官
风俗
农历
三月
月上
水边
斋戒沐浴
求福
《漢語大詞典》:
杪春
暮春。 唐
李端
《送友人游江东》
诗:“ 江 上花开尽,南行见杪春。”
分類:
三月
《漢語大詞典》:
熟梅天
春末夏初梅子黄熟时候的天气。又称黄梅天。 宋
张栻
《初夏偶书》
诗:“江潭四月熟梅天,顷刻阴晴递变迁。”
分類:
梅子
黄熟
时候
天气
黄梅天
四月
三月
《國語辭典》:
桐花凤(桐花鳳)
拼音:
tóng huā fèng
动物名。一种鸟,形似鹦鹉,但体型较小。暮春时常栖息在桐花树上,性喜吸桐花朝露,故称为「桐花凤」。
分類:
鸟名
春时
桐花
三月
《國語辭典》:
破夏
拼音:
pò xià
僧人不守清戒而出法界外游,称为「破夏」。
分類:
佛教语
夏
僧
三月
安居
静修
四月
《漢語大詞典》:
坐夏
佛教语。僧人于夏季三个月中安居不出,坐禅静修,称坐夏。其时正当雨季,亦称“ 坐雨安居 ”。具体日期因地而异。 唐
玄奘
《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
:“ 印度 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或前三月,或后三月。前三月当此从五月十六日至八月十五日,后三月当此从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前代译经律者,或云坐夏,或云坐腊。” 唐
白居易
《行香归》
诗:“出作行香客,归如坐夏僧。” 唐
项斯
《坐夏僧》
诗:“坐夏日偏长,知师在律堂。”
分類:
佛教语
僧
夏
中安
安居
不出
《漢語大詞典》:
除巳
指农历三月上巳节。旧俗于此日祓除不洁,故称。 汉
蔡邕
《祓禊文》
:“洋洋暮春,厥日除巳……唯女与士,自求百福,在 洛 之涘。”参见“ 上巳 ”。
分類:
农历
三月
月上
上巳
于此
祓除
不洁
《國語辭典》:
上巳
拼音:
shàng sì
汉以前定农历的三月上旬巳日为「上巳」。有修禊之俗,临水洗濯,以涤除不祥。魏晋以后,则改在农历的三月三日。《续汉书志。第四。礼仪志上》:「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
分類:
上巳
时节
节日
日名
以前
农历
三月
月上
上旬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