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0
典故
3
词典
5
分类词汇
32
共32,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三肃
三犯
三属
三祭
三尹
三火
三走
三惊
大调
三违
三鞠躬
三改兔
三盆手
三染
一沐三捉发
《漢語大詞典》:
三肃(三肅)
三度肃拜。拜不低头,惟直身肃容而手至地为肃拜。
《
左传·成公十六年
》
:“三肃使者而退。”
《
国语·晋语六
》
:“为使者故,敢三肃之。” 韦昭 注:“肃拜,下手至地。”
分類:
三度
低头
直身
《漢語大詞典》:
三犯
(1).三度触犯。
《
南齐书·天文志下
》
:“﹝ 永明 五年五月﹞庚子,太白三犯毕左股第一星西南一尺。”
(2).三度犯法。
《
新唐书·食货志四
》
:“ 大中 初,盐铁转运使 裴休 著条约:私鬻三犯皆三百斤,乃论死。”
《
元史·太宗纪
》
:“再犯,笞;三犯,杖;四犯,论死。”
(3).词曲中犯调的一种。一首词曲中宫调或句法犯三调者谓之三犯,如
《三犯渡江云》
。 宋 张炎
《
词源·原序
》
:“ 美成 诸人又復增演慢曲、引、近,或移宫换羽为三犯、四犯之曲,按月律为之,其曲遂繁。”参见“ 犯调 ”。
分類:
词曲
三度
犯法
触犯
一首
中宫
宫调
句法
三调
《國語辭典》:
犯调(犯調)
拼音:
fàn diào
词曲在歌唱时,假借别调作腔,称为「犯调」。可分为二种:一、犯别调的音律,如姜夔的凄凉犯。二、犯别调的句子,如刘过的四犯剪梅花。
分類:
调一
南曲
一是
宫调
相犯
北曲
声律
合成
一曲
《漢語大詞典》:
三属(三屬)
犹三族。
《
后汉书·章帝纪
》
:“一人有罪,禁至三属。” 李贤 注:“即三族也。谓父族、母族及妻族。”
分類:
三族
《漢語大詞典》:
三祭
谓三度酌酒于三处为祭。
《
书·顾命
》
:“王三宿,三祭,三咤。” 孔 传:“王三进爵,三祭酒,三奠爵。” 蔡沉 集传:“礼成於三,故三宿、三祭、三咤。”
《
仪礼·乡射礼
》
:“俎与荐,皆三祭。” 郑玄 注:“皆三祭,为其将祭侯也,祭侯三处也。” 贾公彦 疏:“三处者,下文右与左,中是也。”
分類:
三度
酌酒
三处
《漢語大詞典》:
三尹
谓三度任令尹。 南朝 宋 鲍照
《在荆州与张使君李居士联句》
:“三尹无喜色,一适或垂竿。”参见“ 三已 ”。
分類:
三度
令尹
《漢語大詞典》:
三已
谓三度或多次罢官。语出
《论语·公冶长》
:“令尹 子文 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 唐
刘禹锡
《酬李相公喜归乡国自巩县夜泛洛水见寄》
诗:“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 清
姚莹
《与余小坡书》
:“夫不有身为贵卿,三已之不愠者乎!”
分類:
三度
罢官
《漢語大詞典》:
三火
(1).三堆火。 汉 焦赣
《易林·大有之师》
:“三火起明,两灭其光。高位疾颠,骄恣诛伤。”
(2).燃烧三日夜的炉火。 宋
苏轼
《次韵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
:“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 王文诰 辑注引
《淮南子》
:“ 钟山 之玉,灼以炉炭,三日三夜色泽不变,得天地之精也。”
(3).三度被焚烧。 宋
苏轼
《月华寺》
诗:“ 月华 三火岂天意,至今茇舍依榛菅。”
(4).即三毒。 宋
叶廷圭
《
海录碎事·道释·经
》
:“贪火既尔,嗔痴亦然。三火炽盛,由我为本。欲灭三火,当断我本。”
分類:
燃烧
三度
三毒
三日
日夜
焚烧
炉火
《漢語大詞典》:
三走
三度败逃。
《
史记·管晏列传
》
:“吾( 管仲 )三战三走, 鲍叔 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 唐
李贺
《送沈亚之歌》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 清
孙枝蔚
《送三子重下第归里》
诗:“ 管仲 何曾病三走, 卞和 亦得传千秋。”
分類:
三度
《漢語大詞典》:
三惊(三驚)
古代用兵,三度耀威示武使敌惊惧,谓之“三惊”。
《
管子·参患
》
:“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尹知章 注:“惊,谓耀威示武能惊敌使惧,如此者三,可当师之一至敌国。”
分類:
用兵
三度
惊惧
《国语辞典》:
大调(大调)
拼音:
dà diào
西洋音乐调式。主音与其上方三度音、六度音构成大三度、大六度音程,而各相邻两音除主音上方的三、四两音间和七、八两音间为半音外,其馀的均为全音所组成的调式。为英语major的意译。如:C大调、F大调等。大调的色彩通常比小调的色彩明朗。
分类:
大调
西洋
音乐
乐调
调式
主音
与其
上方
三度
六度
构成
音程
《漢語大詞典》:
三违(三違)
(1).谓因道不行而三次去官。
《
礼记·表记
》
:“子曰,事君三违,而不出竟,则利禄也。” 郑玄 注:“违,犹去也。利禄,言为贪禄留也。臣以道去君,至於三而不遂去,是贪禄。”
(2).谓三度未见。 唐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
诗:“独卧 嵩阳 客,三违 潁水 春。”
分類:
三度
不行
未见
三次
去官
《國語辭典》:
三鞠躬
拼音:
sān jú gōng
鞠躬三次,是一种最敬礼。也作「三鞠躬礼」。
分類:
元年
颁布
礼制
三度
致敬
《漢語大詞典》:
三改兔
谓月三度圆缺。 唐
李群玉
《将离沣浦》
诗:“春月三改兔,花枝成緑阴。年光东流水,浩嘆伤羈心。”
分類:
三度
圆缺
《漢語大詞典》:
三盆手
犹三淹。谓三度浸茧以手抽其丝绪。
《礼记·祭义》
:“及良日,夫人繅三盆手,遂布於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使繅。” 孔颖达 疏:“三盆手者,犹三淹也。手者,每淹以手振出其绪,故云三盆手。”
分類:
三度
《漢語大詞典》:
三染
三度浸染。
《
尔雅·释器
》
:“三染谓之纁。”
《
书·禹贡
》
“厥篚玄纁璣组” 孔颖达 疏引 汉 李巡 曰:“三染其色,已、成为絳。絳、纁,一名也。” 宋
刘克庄
《题赵子固诗卷》
诗:“九成合奏音方备,三染为纁色始深。”
分類:
三度
浸染
疏引
《國語辭典》:
一沐三捉发(一沐三捉髮)
拼音:
yī mù sān zhuō fǎ
比喻求贤心切。参见「握发吐哺」条。《淮南子。氾论》:「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分類:
沐浴
三度
求贤
殷切
事务
《漢語大詞典》:
一沐三握发(一沐三握髮)
见“ 一沐三捉髮 ”。 汉
王充
《
论衡·书解
》
:“ 文王 日昃不暇食,此谓演
《
易
》
而益卦; 周公 一沐三握髮,为 周 攻法制而 周 道不弊。”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
:“ 干王 恩高量广,不以初交见嫌,不以触犯见罪,虽兴 周 之 姬旦 ,一饭吐三餔,一沐三握髮,无以过也。”
分類:
太平天国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