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莫愁湖  拼音:mò chóu hú
湖泊名。在南京城西水西门外,清时号称金陵第一名胜,有华严庵、胜棋楼、曾公阁、粤军烈士墓等古迹。
《國語辭典》:莫愁  拼音:mò chóu
人名:(1)梁洛阳人。梁武帝曾作河中之歌以咏其事。《乐府诗集。卷八五。杂歌谣辞三。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2)唐石城人。善于歌谣。《旧唐书。卷二九。音乐志二》:「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
《漢語大詞典》:英衮(英袞)
谓英明的朝廷大臣。袞,古三公之代称。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英袞畅人谋,文明固天启。”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让剑履殊礼表》:“虽英袞簉朝,贤武满世,蒙此典者,乃旷古时降耳。” 唐 司空图 《寿星述》:“今上喆御临,元勋振服,英袞赞翘勤之旨,幽人荷旌賁之恩。”
《漢語大詞典》:槐位
谓三公之位。 明 黄佐 《粤会赋》:“囊笏槐位,献鑑枫垣。”参见“ 槐府 ”。
分類:三公
《漢語大詞典》:槐府
三公的官署或宅第。 宋 柳永 《永遇乐》词之二:“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 宋 万俟咏 《三台·清明应制》词:“清明看, 汉 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 宋 姜夔 《石湖仙·寿石湖居士》词:“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参见“ 三槐九棘 ”、“ 槐棘 ”。
《漢語大詞典》:槐府
三公的官署或宅第。 宋 柳永 《永遇乐》词之二:“棠郊成政,槐府登贤,非久定须归去。” 宋 万俟咏 《三台·清明应制》词:“清明看, 汉 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 宋 姜夔 《石湖仙·寿石湖居士》词:“玉友金蕉,玉人金缕,缓移筝柱,闻好语,明年定在槐府。”参见“ 三槐九棘 ”、“ 槐棘 ”。
《漢語大詞典》:小会(小會)
(1).小规模的会集。史记·匈奴列传:“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
(2).古代君主册拜三公、接受方国使节和百僚称贺的仪式。晋书·石鉴传:“前代三公册拜,皆设小会,所以崇宰辅之制也。”晋书·礼志下:“ 魏 晋 则冬至日受方国及百僚称贺,因小会。其仪亚於献岁之旦。” 晋 傅玄 《辟雍乡饮酒赋》:“时皇帝亲枉万乘之尊兮,以幸乎辟雍;卤簿齐列,官正其容,侍卫参差,乃命王公。是日也,定小会之常仪兮,饗殊俗而见远邦。”
(3).指一般的宴会。南齐书·郁林王纪:“ 永明 五年十一月戊子,冠於东宫 崇正殿 。其日小会,赐王公以下帛各有差。” 唐 储光羲 《登戏马台作》诗:“小会衣冠 吕梁 壑,大征甲卒 碻磝 口。”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 江 下小会,酒非洞里之长春,乐乃尘中之菲艺。”
(4).小庙会。《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三回:“某处小会,我也得去,又应该怎样打扮。”
(5).民间小型互助会。 刘半农 《瓦釜集·第十二歌》:“我里下月初还要捵小会。”自注:“小会,积钱会,其积钱总数不甚大者。”
(6).小型会议。《新华月报》1979年第3期:“动员大会上,就点了 巴老师 的名……小会上,更不用说。”
(7).即小会子。宋史·食货志下三:“ 开禧 末,餉臣 陈咸 以岁用不足,尝为小会,卒不能行。”详“ 小会子 ”。
《漢語大詞典》:小会子(小會子)
南宋 地方发行的纸币。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财赋·四川总领所小会子》:“丁卯岁, 陈逢孺 以用不足,始创小会子。”宋史·高定子传:“制置使 郑损 彊愎自用,误谓总领所擅十一州小会子之利,奏请废之,令下,民疑而罢市。”
分類:发行纸币
《漢語大詞典》:梦松(夢松)
三国志·吴志·孙晧传“三年春二月,以左右御史大夫 丁固 、 孟仁 为司徒、司空” 裴松之 注引《吴书》:“初, 固 为尚书,梦松树生其腹上,谓人曰:‘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卒如梦焉。”后因以“梦松”为祝人登三公位的典故。
分類:祝人三公
《漢語大詞典》:鼎台
指三公之位。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夏公命将》:“凤阁龙楼位鼎台,朝朝辐輳满庭阶。”
《漢語大詞典》:台位
三公之位。指宰相。 唐 杨巨源 《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诗:“心期玉帐亲台位, 魏勃 因君説姓名。”
《漢語大詞典》:衮华(衮華)
即衮章。借指三公的职位。 宋 秦观 《谢馆职启》:“襃未就於衮华,恶已成於疮痏。”参见“ 衮章 ”。
分類:三公职位
《漢語大詞典》:衮章
(1).衮衣上的纹样。借指衮衣。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詔给温明秘器,歛以衮章,备九命之礼。” 吕向 注:“衮章,龙服也。”新唐书·车服志:“季夏迎气,龙见而雩,如之何可服?故歷代唯服衮章。”
(2).借指三公。陈书·孔奂传:“ 奂 曰:‘衮章之职,本以德举,未必皇枝。’”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六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三公一命。衮,命服,身之章也。” 宋 司马光 《谢校勘启》:“各适其器,不遗众才。顾眄所加,人增大吕之重;议论所与,世剧衮章之荣。”
《漢語大詞典》:参录(參録)
参与总领。录,总领。 东汉 尚书之权超过三公,自 安帝 顺帝 后,大将军及三公执政的都加录尚书事。后来帝后家专政,三公仅得参预,故称“参録”。后汉书·安帝纪:“夏四月丁酉,太尉 冯石 为太傅,司徒 刘熹 为太尉,参録尚书事。”资治通鉴·晋惠帝永兴元年:“詔以 司空越 为太傅,与 顒 夹辅帝室, 王戎 参録朝政。”《三国演义》第二回:“次日,太后命 何进 参録尚书事,其餘皆封官职。”
《漢語大詞典》:槐省
三公的官署。 唐 黄滔 《浙幕李端公泛建溪》诗:“自顾幽沉槐省跡,得陪清显諫垣臣。” 唐 李洞 《废寺闲居寄怀一二罢举知己》诗:“槐省老郎蒙主弃,月陂孤客望谁怜。”
分類:三公官署
《漢語大詞典》:大傅
(1).古三公之一,为国君的辅弼之臣。左传·成公十八年:“使 士渥浊 为大傅,使修 范武子 之法。”
(2).辅导太子的官。礼记·文王世子:“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立大傅少傅以养之,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
《國語辭典》:衮司(袞司)  拼音:gǔn sī
三公。《文选。王俭。褚渊碑文》:「虽秩轻于衮司,而任隆于百辟。」
分類:三公职位
《漢語大詞典》:鲍氏骢(鮑氏驄)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鲍司隶歌》:“ 鲍 氏驄,三人司隶再入公,马虽瘦,行步工。” 郭茂倩 题解:“《乐府广题》曰:《列异传》云: 鲍宣 , 宣 子 永 , 永 子 昱 ,三世皆为司隶,而乘一驄马,京师人歌之。”后以“鲍氏驄”指司隶校尉或三公之职。 唐 刘禹锡 《门下相公荣加册命天下同欢忝沐眷私辄敢申贺》诗:“再佩 扶阳 印,常乘 鲍氏 驄。”
《漢語大詞典》:正考父
春秋时宋国的大夫,孔子的远祖;他辅佐戴、武、宣三公,地位愈高行为愈检点。例如: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饘、粥:稀粥、稠粥。孟僖子:春秋时鲁国大夫仲孙貗。其后,指正考父的后代。达:显达。)——·司马光《训俭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