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9—1079 【介绍】: 宋赵州平棘人,字次道。宋绶子。仁宗宝元二年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出签书集庆军判官。任编修官,预修《新唐书》。英宗治平中,以工部郎中修起居注,并编修《仁宗实录》,判太常寺。神宗时,历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龙图阁直学士,修《两朝正史》。藏书三万卷,熟于朝廷典故,著书甚多。有《春明退朝录》、《长安志》,辑《唐大诏令集》等。
全宋诗
宋敏求(一○一九~一○七九),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绶子。仁宗时以父荫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及第。为馆阁校勘,后充编修官,预修《唐书》。出知亳州。英宗治平中,累擢知制诰、判太常寺。后出知绛州,寻召还,除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神宗熙宁十年(一○七七),修仁宗、英宗两朝正史。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一。著作今存《春明退朝录》三卷、《长安志》二十卷。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范镇《宋谏议墓志铭》,《宋史》卷二九一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一一一四
宋敏求(一○一九——一○七九),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绶子。天圣三年,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宝元二年,召试学士院,赐进士第。仁宗朝历官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知太平、亳州,累迁至工部郎中。治平初,同修起居注,知制诰。熙宁中,除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元丰二年卒,年六十一,赠礼部侍郎。敏求学识博洽,著述甚丰。尝奉诏修《两朝正史》,预修《新唐书》,补唐武宗以下六世《实录》百四十八卷,辑《唐大诏令》百三十卷,另著有《书闱集》十二卷、《后集》六卷、《西垣制集》十卷、《东观绝笔集》二十卷、《东京记》三卷、《閤门仪制》十三卷、《长安志》二十卷(存)、《河南志》二十卷(今存本不分卷)、《春明退朝录》二卷(存)等。见范镇《宋谏议敏求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一六),《苏魏公集》卷五一《龙图阁直学士修国史宋公神道碑》,《宋史》卷二九一《宋绶传》附子敏求传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鹏,字万里。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以秘书省校书郎知唐州比阳县。事见《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五引华山凉轩题名石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长乐人。性好博济,因挈家资远游。英宗治平中,福州上杭温泉水口筑陂,从世捐资十万缗,以助其役,时称林十万。后邑人立祠祀之。
王亿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德兴人,字时万。博习经、子之书,探其性理之学,曾受业于谢枋得之门。入元累辟不就,教授生徒,从游者日众,建“四勿斋”以馆士。有《四书讲义》、《善族家训》等。
万赜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八年(1075)任洺州知州。

人物简介

禅林僧宝传·卷第二十七
禅师名赞元。字万宗。婺州义乌人。双林傅大士之远孙也。三岁出家。七岁为大僧。性重迟。闲靖寡言。视之如鄙朴人。然于传记。无所不窥。吐为词语。多绝尘之韵。特罕作耳。年十五游方。至石霜。谒慈明禅师。助舂破薪。泯泯混十年。慈明移南岳。又与俱。及殁葬骨石于石霜。植种八年乃去。兄事蒋山心禅师。心殁。以元继其席。舒王初丁太夫人忧。读经山中。与元游如昆弟。问祖师意旨。元不答。王益扣之。元曰。公般若有障三。有近道之质一。更一两生来。恐纯熟。王曰。愿闻其说。元曰。公受气刚大。世缘深。以刚大气。遭深世缘。必以身任天下之重。怀经济之志。用舍不能必。则心未平。以未平之心。持经世之志。何时能一念万年哉。又多怒。而学问尚理。于道为所知愚。此其三也。特视名利如脱发。甘澹泊如头陀。此为近道。且当以教乘滋茂之。可也。王再拜受教。自熙宁之初。王入对。遂大用至真拜。贵震天下。无月无耗。元未尝发视。客来无贵贱。寒温外无别语。即敛目如入定。客即去。尝馔僧。俄报火厨库。且及潮音堂。众吐饭苍黄。蚁窘蜂闹。而元啜啖自若。高视屋梁。食毕无所问。又尝出郭。有狂人入寺。手刃一僧。即自杀尸相枕。左右走报。交武于道。自白下门。群从而归。元过尸处。未尝视。登寝堂危坐。职事者侧立。冀元有以处之。而敛目如平日。于是稍稍隐去。卒不问。王弟平甫。豪纵于人物。慎许可。见元即悚然加敬。问佛法大意。元复有难色。平甫固请为说。元曰。佛祖无所异于人。所以异者。能自护心念耳。岑楼之木。必有本。本于毫末。滔天之水。必有原。原于滥觞。清净心中。无故动念。危乎岌哉。甚于岑楼。浩然横肆。甚于滔天。其可动耶。佛祖更相付授。必丁宁之曰。善自护持。平甫曰。佛法止于此乎。元曰。至美不华。至言不烦。夫华与烦。去道远甚。而流俗以之。申公论治世之法。犹谓为治者。不至多言。顾力行如何耳。况出世间法乎。元丰之初。王罢政府。舟至石头。夜造山拜坟。士大夫车骑。填山谷。王入寺。已二鼓。元出迎。一揖而退。王坐东偏。从官宾客满坐。王环视。问元所在。侍者对曰。已寝久矣。王笑之王。结屋定林。往来山中。又十年。稍觉烦动。即造元相向。默坐终日而去。有诗赠之。其略曰。不与物违真道广。每随缘起自禅深。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人以为实录。元祐之初。曰吾欲还东吴。促办严俄化。王哭之恸。塔于蒋陵之东。平甫状其行碑山中。 赞曰。舒王尝手题其像曰。贤哉人也。行厉而容寂。知言而能默。誉荣弗喜。辱毁弗戚。弗矜弗克。人自称德。有缁有白。来自南北。弗顺弗逆。弗抗弗抑。弗观汝华。唯食己实。孰其嗣之。我有遗则。予读此词。知其为本色住山人也。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赞元,字普宗,一字觉海,姓傅氏,义乌人也。为双林傅大士之裔,三岁出家,七岁为大僧,受具足。年十五,游远方,造石霜,见慈明圆,乃曰:“好好著槽厂去。”赞元作驴鸣,明曰:“真法器也。”请为侍者。二十年后,阐法苏台天笔龙华白云,兄事蒋山心公。心没,江宁府帅请居宝公道场,提振宗要,诸方推服。丞相王安石重其德望,奏赐章服。安石致仕,结庐定林山中,与之萧散林下,清谈终日。元祐元年九月示寂,安石痛哭,为造塔焉。
段万顷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8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公度。哲宗元祐三年进士。通《春秋》,尤长于楚辞。授太平州芜湖县尉,未行卒。撰有《拟骚》。
万公仪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十年(1077)任南剑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乐清人,字仁甫。神宗熙宁、元丰间试礼部不中,遂谢举子业,闭门读书,数荐皆辞。所居海滨有赤水港,船只多覆溺,规乃竭家财,率邑人买石筑堤建桥,人称“万桥”。后游田间以寿终。有《东平生文集》。
全宋诗
万规,字仁甫,时称东平先生,乐清(今属浙江)人。神宗熙宁、元丰间试礼部不中,乃闭户读书。终身不仕。有文集十三卷,已佚。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一六三七
万规,字仁甫,人称东平先生,温州乐清(今浙江乐清)人。举进士不中,谢举子业,闭户读书。熙宁初,石牧之知温州,移书招之,终不往。八年,周邠为令,三造其庐,请主县学讲席,亦辞不就。所居海滨有赤水港,旧以舟渡,覆溺者多,规乃捐家赀,率邑里建桥,自元祐二年经始,至八年乃成,人便之,因名万桥。会诏举经明行修之士,郡以规应诏,亦不行。优游田里,以寿终。有文集十三卷。永乐《乐清县志》卷七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封万里,事迹不详(《宋诗纪事》卷三五列于神宗、哲宗时)。
毛伯英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毛伯英,字贤万,三衢(今浙江衢县)人。哲宗绍圣初徙居奉新。二年(一○九五),中解试。清同治《奉新县志》卷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雅言。工于词,自号词隐。徽宗崇宁中充大晟府制撰。依月用律制词,故多应制之作。黄庭坚称之为一代词人。有《大声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阳武人。徽宗大观中知复州,公勤清约,有善政。州人称之曰,“前有王琪,后有万俟。”
万如石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六三八
万如石,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元丰五年进士。历官知邵武军、处州。宣和初,以朝奉大夫致仕。见光绪《重修江西通志》卷二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3—1157 【介绍】: 宋开封阳武人,字元忠,一作元中。万俟湜子。徽宗政和二年上舍登第。调相州、颍昌府教授,迁枢密院编修官。高宗绍兴初御曹成有功,除湖北转运判官,改提点湖北刑狱。岳飞宣抚荆湖,遇卨不以礼,卨憾之。十一年,承秦桧意构陷岳飞成死狱,天下冤之。次年和议成,任参知政事,充金国报谢使。因奏事忤桧意,谪居归州,移沅州。二十五年,召还,复除参知政事,寻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主和固位,无异于桧。有《回銮事实》。
全宋文·卷三七七三
万俟卨(一○八三——一一五七),字元忠,开封阳武(今河南原阳)人。政和二年登上舍第,授相州州学教授。绍兴中,自湖南路转运判官擢监察御史,迁右正言、御史中丞兼侍读。希秦桧意,构陷岳飞父子成狱。迎徽宗梓宫还,拜中大夫、参知政事,充金国报谢使。后忤桧意罢去,谪居归州,移沅州。绍兴二十五年召还,复参知政事,寻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十七年卒,年七十五。编纂《太后回銮事实》、《贡举敕令格式》五十卷、《看详法意》四百八十七卷。见孙觌《万俟公墓志铭》(《鸿庆居士集》卷三六),《宋史》卷四七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