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94,分73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七闽
七旬
七岁
七泽
七子
七万
七言
七世
七分
七政
七庙
七弦
七篇
七国
七襄
《漢語大詞典》:七闽(七閩)
指古代居住在今 福建省 和 浙江省 南部的 闽 人,因分为七族,故称。《周礼·夏官·职方氏》:“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 贾公彦 疏:“ 叔熊 居 濮 如蛮,后子从分为七种,故谓之 七闽 。”后称 福建省 为 闽 或 七闽 。 宋 苏轼 《送张职方吉甫赴闽漕六和寺中作》诗:“空使 吴 儿怨不留,青山漫漫 七闽 路。”《剪灯新话·三山福地记》:“时有 陈有定 据守 福建 , 七闽 颇安。” 清 张尚瑗 《仙霞关》诗:“ 七闽 路与中原通,怪事咄咄惊天公。”
《骈字类编》:七旬
书大禹谟七旬有苗格五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诗见 朝下
《骈字类编》:七岁(七岁)
唐 杨巨源 送司徒童子 卫多君子鲁多儒,七岁闻天笑舞雩。
唐 王建 送司空神童 暗写五经收部秩,初年七岁著衫衣。
唐 郑谷 卷末偶题三首 其二 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
唐 黄滔 送僧 才年七岁便从师,犹说辞家学佛迟。
分类:七岁
《漢語大詞典》:七泽(七澤)
相传古时 楚 有七处沼泽。后以“七泽”泛称 楚 地诸湖泊。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臣闻 楚 有七泽,尝见其一,未覩其餘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 云梦 。” 南朝 宋 颜延之 《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三 湘 沦 洞庭 ,七泽蔼 荆 牧。” 宋 司马光 《再和伯常见寄》:“徧游七泽身忘倦,更赋千篇意转新。” 明 何景明 《吴伟江山图歌》:“去鴈遥知七泽中,落花误认 桃源 口。”
分類:七处沼泽
《漢語大詞典》:七子
(1).指 春秋 郑国 七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郑伯 享 赵孟 於 垂陇 , 子展 、 伯有 、 子西 、 子产 、 子大叔 、二 子石 从。 赵孟 曰:‘七子从君以宠 武 也,请皆赋以卒君貺, 武 亦以观七子之志。’”
(2).指 周褒姒 的七个亲党。《后汉书·左雄传》:“及 幽 厉 昏乱,不自为政, 褒 艳 用权,七子党进,贤愚错绪,深谷为陵。” 李贤 注:“七子皆 襃姒 之亲党,谓 皇甫 为卿士 仲允 为膳夫, 家伯 为宰, 番 为司徒, 蹶 为趣马, 棸子 为内史。 楀 为师氏也。 厉 王淫於色,七子皆用,言妻党盛也。”
(3).指 汉景帝 时同时起兵的 吴 楚 等七诸侯国之王。文选·陆机〈五等论〉:“是以诸侯阻其国家之富,凭其士民之力,势足者反疾,土狭者逆遟,六臣犯其弱纲,七子衝其漏网。” 李善 注:“汉书曰:‘ 景帝 即位, 朝错 説上,令削 吴 。及书至, 吴王 起兵诛 汉 吏二千石以下, 胶西 胶东 淄川 济南 楚 赵 亦皆反也。’”
(4).指 汉 末 建安 时期作家 孔融 、 陈琳 、 王粲 、 徐干 、 阮瑀 、 应瑒 、 刘桢 等七人,称 建安 七子。见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论文》。 唐 罗隐 《寄酬邺王罗令公》之一:“书札二 王 争巧拙,篇章七子避风流。” 胡蕴玉 《中国文学史序》:“其时三祖叶其高论,七子分其丽则,《翰林》总其菁华,《典论》详其藻绚。”
(5). 明 代 弘治 、 正德 年间 李梦阳 、 何景明 、 徐祯卿 、 边贡 、 康海 、 王九思 、 王廷相 等七人,并以文章名世,称“前七子”。见明史·李梦阳传。又 嘉靖 、 隆庆 时期 李攀龙 、 谢榛 、 梁有誉 、 宗臣 、 王世贞 、 徐中行 、 吴国伦 等七人,亦以文章名世,称“后七子”。见明史·李攀龙传
(6). 汉 代宫中女官名。汉书·外戚传序:“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焉……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骈字类编》:七万(七万)
唐 贯休 再游东林寺作五首 其一 莫疑远去无消息,七万馀年始半年。
《國語辭典》:七言  拼音:qī yán
1.七个字的诗句。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句》:「六言七言,杂出诗骚。」
2.七言诗。《陈书。卷二七。江总传》:「好学,能属文,于五言七言尤善。」
《骈字类编》:七世
书咸有一德七世之庙可以观德衰诗邶鄘卫谱七世至顷侯当周夷王时卫国政 变风始作疏卫世家云康叔卒子康伯立卒子孝伯立卒子嗣伯立卒子建伯立卒子靖伯立卒子贞伯立卒子顷侯立除顷侯故七世也公春秋经传集解第一疏隐公名息姑伯禽七世孙惠 弗皇子声子所生 史记五帝纪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上又礼书有天下者事七世 汉书金日磾传赞勒功 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家宋书陶潜传济北汜稚春晋时操行人也七世同财 人无怨色 宋史度宗纪咸淳五年高邮县夏世贤七世义居诏署其门张又裘承询传麟州杨荣隰州赵友开封李居正颖州 可象卫州张圭沧州崔谅七世同居杨维桢忧释赋见三叶下
分类:七世
《骈字类编》:七分
宋 杨万里 三月十日 已是七分春去了,何须鸟语苦相催。
《漢語大詞典》:七政
(1).古天文术语。说法不一:(1)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书·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齐七政。” 孔 传:“七政,日月五星各异政。” 孔颖达 疏:“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史记·五帝本纪》“以齐七政” 裴駰 集解引 郑玄 注同此说。(2)指天、地、人和四时。尚书大传卷一:“七政者,谓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为政也。”(3)指北斗七星。以七星各主日、月、五星,故曰七政。史记·天官书:“北斗七星,所谓‘旋、璣、玉衡以齐七政’。”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注尚书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第三曰命火,谓荧惑也;第四曰煞土,谓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谓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谓岁星也;第七曰剽金,谓太白也。日、月、五星各异,故曰七政也。”
(2).古代兵法指人、正、辞、巧、火、水、兵七者。司马法·定爵:“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辞,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谓七政。”
《國語辭典》:七庙(七廟)  拼音:qī miào
1.天子三昭三穆与太祖庙的总称。为帝王祀奉祖先之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晋帝司马炎,追谥司马懿为宣帝,伯父司马师为景帝,父司马昭为文帝,立七庙以光祖宗。」
2.王朝。《文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漢語大詞典》:七弦(七絃)
亦作“ 七絃 ”。古琴的七根弦。亦借指七弦琴。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琴》:“今琴长四尺五寸,法四时五行也;七弦者,法七星也。” 三国 魏 嵇康 《酒会》诗之一:“但当体七絃,寄心在知己。” 晋 陶潜 《自祭文》:“欣以素牘,和以七弦。” 清 金农 《游晋祠》诗:“更领凉堂趣,风中挥七絃。”
《漢語大詞典》:七篇
七篇文章。特指孟子。该书七篇,故称。 清 阎若璩 《孟子生卒年月考》:“按 孔子 生卒出处年月,具见史记·孔子世家,而 孟子 独略。於是説者纷紜。余尝以七篇为主,参以史记等书,然后歷歷可考。” 清 邵懿辰 《仪宋堂后记》:“经火於 秦 ,论语伏於屋壁,《大学》《中庸》汨於《戴记》,而七篇夷於诸子。”
分類:七篇文章
《國語辭典》:七国(七國)  拼音:qī guó
1.战国时之秦、楚、燕、齐、韩、赵、魏七国。
2.汉景帝时吴、楚、赵、胶西、济南、菑川、胶东七国。
《漢語大詞典》:七襄
(1).谓织女星白昼移位七次。《诗·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 郑玄 笺:“襄,驾也。驾,谓更其肆也。从旦至莫七辰一移,因谓之七襄。”一说,“七襄,织文之数也。《诗》意谓望彼织女,终日织文至七襄之多,终不成报我之文章也。”见 明 周祈 《名义考·七襄》。 南朝 宋 颜延之 《夏夜呈从兄散骑车长沙》诗:“九逝非空思,七襄无成文。” 唐 康翊仁 《鲛人潜织》诗:“七襄牛女恨,三日大人嫌。” 清 钮琇 觚賸·石言:“美人薄醉而酡颜,天孙七襄而锦文。”
(2).指织女星。 唐 杜审言 《七夕》诗:“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明 高濂 《玉簪记·重效》:“灯辉月朗,鹊度星桥会七襄,鸞笙凤管吹悠扬。”
(3).指精美的织锦。 明 汪延讷 《广陵月》第二出:“相公,这 李大人 所言非并非虚谬,真当行,怪不得製作精工绚七襄。”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八:“ 番禺 何梦瑶 工詼谐,为催租吏所窘,戏为〈牛郎赠织女〉云:‘巧妻常为拙夫忙,多谢天孙製七襄。旧借聘钱过百万,织来云锦可能偿?’” 吴有章 《清宫词》:“花开 长乐 春光腻,早期寒恋七襄被。”
(4).谓反复推敲。 宋 范成大 《新作景亭程咏之提刑赋诗次其韵》之二:“报章迟钝吾衰矣,终日冥搜谩七襄。”
(5).指反复推敲写成的诗文。 清 龚自珍 《南歌子·自题近词卷尾》词:“七襄报我定何年?且喜南楼好梦七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