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锦绣段
  
貂襜褕
  
平子四愁
 
张衡愁
  
酬锦绣
 
平子诗
 
张衡四愁
 
明珠青玉
 
金错赠
 
锦绣赠
 
吟青案
 
报君无玉案
 
错刀赠
 
金刀绣段
 
七字当琼浆
 
绣段诒
 
遗四愁
 
张衡四愁诗
 
珠玑兼绣段
 
愁心系平子
 
每人错刀投
 
平子赋愁
 
四愁人

相关人物
张衡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四愁诗四首〉~356~
序:「张衡不乐久处机密,阳嘉中,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法度,又多豪右并兼之家。衡下车,治威严,能内察属县,奸滑行巧劫,皆密知名,下吏收捕,尽服摛。诸豪侠游客,悉惶惧逃出境。郡中大治,争讼息,狱无系囚。时天下渐毙,郁郁不得志,为四愁诗。屈原以美人为君子,以珍宝为仁义,以水深雪雰为小人。思以道术相报,贻于时君,而惧谗邪不得以通。其辞曰:一思曰: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二思曰: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金琅玕,何以报之双玉盘?路远莫致倚惆怅,何为怀忧心烦伤?三思曰:我所思兮在汉阳,欲往从之陇阪长。侧身西望涕沾裳。美人赠我貂襜褕,何以报之明月珠?路远莫致倚踟躅,何为怀忧心烦纡?四思曰。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路远莫致倚增叹。何为怀忧心烦惋。」

简释

四愁:咏愁思。唐孟郊《百忧》:“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


例句

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刘复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刘禹锡 答柳子厚

云沉鸟去回头否,平子才多好赋愁。 吴融 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

智士日千虑,愚夫唯四愁。 孟郊 百忧

平子四愁今莫比,休文八咏自同时。 崔峒 虔州见郑表新诗因以寄赠

张衡愁浩浩,沈约瘦愔愔。 李商隐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南朝禁脔无人近,瘦尽琼枝咏四愁。 李商隐 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

宋玉怨三秋,张衡复四愁。 李嘉祐 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

张衡殊不乐,应有四愁诗。 李白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馀时流夜郎行至江夏与张公去千里公因太府丞王昔使车寄罗衣二事及五月五日赠余诗余答以此诗

赖君时一笑,方能解四愁。 李益 宿冯翊夜雨赠主人

路指云汉津,谁能吟四愁。 李群玉 洞庭驿楼雪夜宴集奉赠前湘州张员外(第十二句下缺八字)

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杜甫 又示宗武

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杜甫 寄韦有夏郎中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 独孤及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一作亭)重阳宴集作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 王维 赋得秋日悬清光

恨无青玉案,何以报高情。 王铎 和于兴宗登越王楼诗

自然堪访戴,无复四愁诗。 皇甫冉 刘方平西斋对雪

北望雁门雪,空吟平子诗。 皎然 送李季良北归

满地霜芜叶下枝,几回吟断四愁诗。 窦庠 冬夜寓怀寄王翰林一作翰林王补阙

方嗟三覆役,又喜四愁来。 章孝标 次韵和光禄钱卿二首

欲除豺虎论三略,莫对云山咏四愁。 护国 别盛安

羁望伤千里,长歌遣四愁。 韦承庆 凌朝浮江旅思(一作马周诗)

官闲马病客深秋,肯学张衡咏四愁。 高骈 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

《漢語大詞典》:七字
指七言诗。 唐 元稹 《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诗:“七字排 居敬 ,千词敌 乐天 。” 唐 陆龟蒙 《和袭美病后春思韵》:“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劳言语傍花开。”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引 清 许可觐 《叙事解疑》:“ 仇长文 闈战后,忽忆 青青柳 ‘有信欲传’之句,题七字於扇头,以赠 许丹忱 云:‘谁将十万快腰缠,漫道 扬州 好著鞭,不谓秋来多客思,梦魂已到玉臺前。’”
《分类字锦》:七字舍人(七字舍人)
宋史吕溱传溱开敏善议论一时名辈皆推许然自贵重在杭州接宾客不过数语时目为七字舍人云
分类:馆阁
《國語辭典》:七字法  拼音:qī zì fǎ
擪、压、钩、揭、抵、导、送,七种写字运笔的方法。
《漢語大詞典》:七字谱(七字譜)
器乐演奏用的一种曲谱,以 吴 语星、汤、蒲、大、各、句、同七字状乐器之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鐃鈸、号筒,祇用笛、管、簫、絃、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后增星鈸,器輒不止十种,遂以星、汤、蒲、大、各、句、同七字为谱。七字乃吴语状器之声。”
《漢語大詞典》:十七字诗(十七字詩)
诽谐诗体。全诗共三句十七言,以前三句五言,末一句二言组成。末句二字点明诗的主题,多含讥讽之意。相传始於 宋 代 山东 张山人 寿 ,流行于 元祐 绍圣 间。 宋 王直方 《王直方诗话·饶次守十七字诗》:“ 龟父 先归,作一絶题于余书室…… 次守 既醒,作十七字和云:‘当时为举首,满意望龙飞。而今已报罢,且归。’盖 龟父 是年自 洪州 首荐,自今上初即位,无建试也。”参阅 宋 王闢 之渑水燕谈录卷十、 宋 洪迈 《夷坚乙志·张山人诗》
《國語辭典》:七言  拼音:qī yán
1.七个字的诗句。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章句》:「六言七言,杂出诗骚。」
2.七言诗。《陈书。卷二七。江总传》:「好学,能属文,于五言七言尤善。」
《國語辭典》:偈颂(偈頌)  拼音:jì sòng
1.印度文学的诗歌。无韵,以四句为一偈颂,每句音节长短须相同。亦专指佛经中诗歌形式的部分。
2.中国僧侣所写蕴含佛法的诗。也称为「偈子」、「偈言」。
《國語辭典》:七言诗(七言詩)  拼音:qī yán shī
一种诗体。每句七字,自唐代始盛,分七言古风、七言律诗、七言排律、七言绝句等。
《漢語大詞典》:绾合(綰合)
(1).犹言牵线撮合。 清 洪升 《长生殿·密誓》:“若果后来不背今盟,决当为之綰合。”
(2).联结。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 奉常 云:‘子不自註,则余苦心不见,如“桃花瘦尽春酲面”七字,綰合己卯醉晤、壬午病晤两番光景,谁则知者。’”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字必对举,犹尚排偶,綰合上下,以承中间之转注。”
《漢語大詞典》:崖词(崖詞)
宋 代诗赞形式的一种说唱文学。以七字句韵文为主。 宋 灌圃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凡傀儡敷演烟粉、灵怪故事、铁骑、公案之类,其话本或如杂剧,或如崖词,大抵多虚少实。”
《漢語大詞典》:一半儿(一半兒)
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与词牌《忆王孙》相仿,惟末句七字增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故名。 清 李调元 《雨村曲话》卷上:“ 临川 陈克明 《春粧曲》云:‘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捻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后遂名此调为‘一半儿’。”
《漢語大詞典》:基步
犹初步。 郭沫若 《我的作诗的经过》:“我虽然没有做过八股,但却做过“赋得体”的试帖诗,以及这种诗的基步--由二字至七字以上的对语。”
《國語辭典》:宝塔诗(寶塔詩)  拼音:bǎo tǎ shī
诗体名。从一字句到七字句,逐句成韵。因字数依次递增,状如宝塔,故称为「宝塔诗」。后代也有延长到八、九字句者,其形制实源自唐代的一七令。
《漢語大詞典》:四愁
(1).“ 四愁诗 ”的省称。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四愁七哀:“《四愁》, 汉 张衡 所作,伤时之文也。” 唐 李嘉祐 《暮秋迁客增思寄京华》诗:“ 宋玉 怨三秋, 张衡 復‘四愁’。” 清 姚鼐 《送一青归因寄仲郛》诗:“天末‘四愁’思莫致,秋来‘九辨’送将归。”
(2).泛指愁思。 唐 王维 《送丘为往唐州》诗:“四愁连 汉水 ,百口寄随人。” 唐 孟郊 《百忧》诗:“智士日千虑,愚夫惟四愁。”参见“ 四愁诗 ”。
分類:愁思
《國語辭典》:四愁诗(四愁詩)  拼音:sì chóu shī
诗名。东汉张衡所作。内容描写怀人的愁思,为张衡做河间相时郁郁不得志所作。
《國語辭典》:四愁诗(四愁詩)  拼音:sì chóu shī
诗名。东汉张衡所作。内容描写怀人的愁思,为张衡做河间相时郁郁不得志所作。
《漢語大詞典》:报珠(報珠)
相传 隋侯 见大蛇伤断,为敷药救治,后蛇衔明月珠相报。见《淮南子·览冥训》 高诱 注。后用为报恩之典。 唐 杜甫 《寄韦有夏郎中》诗:“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漢語大詞典》:青玉案
(1).青玉所制的短脚盘子。名贵的食用器具。《文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刘良 注:“玉案,美器,可以致食。”一说为青玉案几。见 李善 注。 唐 李白 《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琼杯綺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2).借指回赠之物。 唐 刘复 《出三城留别幕中三判官》诗:“愧无青玉案,缄佩永不泯。” 唐 皮日休 《酬鲁望见迎绿罽次韵》:“酬赠既无青玉案,纤华犹欠赤霜袍。” 宋 苏轼 《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斤》:“未办报君青玉案, 建溪 新饼截云腴。”
(3).泛指古诗。 唐 杜甫 《又示宗武》诗:“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仇兆鳌 注:“青玉案,谓古诗。” 宋 叶适 《怀远堂》诗:“句中青玉案,壁上乌丝行。” 明 刘兑 《娇红记》:“从今后把緑纱窗红烛下,写春情的鸞歌凤曲,推敲得稳。把青玉案锦笺中,寄别恨的鴈帖鱼封,对勘得真。”
(4).词牌名。名本 汉 张衡 《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此调一般以 宋 贺铸 所作“凌波不过横塘路”一首为正格,故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韵。参见《词谱》卷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