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驾鹊(駕鵲)
传说 牛郎 、 织女 分居天河两岸,每年七夕,喜鹊飞临天河,汇聚成桥,使之相会。事见《岁华纪丽·七夕》注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后因以“驾鹊”为七夕的典实。 宋 吴儆 《虞美人·七夕》词:“飞桥驾鹊天津阔,云驭看看发。” 明 张煌言 《七夕微雨》诗:“天上何常须驾鹊,人间那得似牵牛。”亦作“ 驾乌鹊 ”。 清 洪升 《金环曲》:“至性由来动彼苍,一夜银河驾乌鹊。”
《国语辞典》:没心情(没心情)  拼音:méi xīn qíng
情绪不佳。唐。罗隐〈七夕〉诗:「时人不用穿针待,没得心情送巧来。」唐。李隐〈春社从李昉乞酒〉诗:「社公今日没心情,为乞治聋酒一瓶。」
《漢語大詞典》:鹊填河(鵲填河)
(1).俗传七夕喜鹊填河成桥以渡 牛郎 、 织女 。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诗·和祝苍华》:“秃似鹊填河,堕如乌解羽。” 清 叶衍兰 《菩萨蛮·甲午感事》词:“珊瑚金翡翠,滴尽鮫人泪。遗恨鹊填河, 波斯 得宝多。”
(2).曲名。宋史·乐志十七:“仙吕宫九:《折红蕖》《鹊填河》。”
《漢語大詞典》:鹊桥仙(鵲橋仙)
(1).词牌名。此词原多咏 牛郎 、 织女 七夕相会事。《词谱》卷十二:“有两体。五十六字者始自 欧阳修 ,因词中有‘鹊迎桥路接天津’句,取为调名。 周邦彦 词名《鹊桥仙令》, 梅苑 词名《忆人人》, 韩淲 词取 秦观 词句,名《金风玉露相逢曲》, 张辑 词有‘天风吹送广寒秋’句,名《广寒秋》, 元 高拭 词注仙吕调。八十八字者始自 柳永 ,乐章集注云歇指调。”
(2).曲牌名。属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五十六字体半阕同。用作引子。
《漢語大詞典》: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日。是夜为七夕。 唐 白居易 《长恨歌》:“七月七日 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宋 王禹偁 《七夕·商州作》诗:“去年七月七,直庐开独坐。” 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你若是到七月七,那其间乞巧的将你做一家儿燕喜,你可便显神通百事依随。”参见“ 七夕 ”。
《國語辭典》:七夕  拼音:qī xì
农历七月七日夜晚。相传天上牛郎织女于这晚相会,后世以此日为情人节。此日妇女往往会陈瓜果、穿七孔针在庭院中祭拜,以乞求巧艺。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
《漢語大詞典》:输巧(輸巧)
元 代宫女于七夕乞巧,穿针落人后者为“输巧”。 明 陶宗仪 《元氏掖庭记》:“九引堂,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臺,以五采丝穿九尾鍼,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参见“ 乞巧 ”。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
《漢語大詞典》:全周
(1).犹全面。《西游记》第六七回:“自拜 灵臺 方寸 祖,学成武艺甚全周。”
(2).整个星期。《文汇报》1984.8.16:“看来,目前的门市部必须进行整顿,要从为顾客服务出发,调整营业时间,实行全周营业。”
分類:全面七夕
《國語辭典》:巧果  拼音:qiǎo guǒ
一种食品。旧俗每逢七夕用面粉和糖等,做成片状或菱形,放入油锅中炸脆,即成香脆可口的点心。
《分类字锦》:瓜盘(瓜盘)
孙樵乞巧对:孟秋暮天,当庭布筵。有瓜于盘,有果于盆。
分类:七夕
《漢語大詞典》:洗车雨(洗車雨)
旧称“七夕”前后下的雨。一说专指农历七月初六日下的雨。 唐 杜牧 《七夕》诗:“最恨明朝洗车雨,不教回脚渡天河。”岁时广记·七夕上·洒泪雨引 宋 吕原明 《岁时杂记》:“七月六日有雨,谓之洗车雨。七日雨则云洒泪雨。” 清 黄景仁 《七月八日夜雨偶成》诗:“今年洗车雨,应作洗尘看。”
《漢語大詞典》:星筵
七夕庆祝双星相聚的宴会。 唐 李乂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云汉弥年阻,星筵此夕同。”
《分类字锦》:专巧(专巧)
柳宗元乞巧文:窃闻天孙,专巧于天。
分类:七夕
《漢語大詞典》:鹊河(鵲河)
即银河。民间传说天上 织女 七夕渡银河与 牛郎 相会,喜鹊填河成桥,故称。 唐 黄滔 《狎鸥赋》:“因嗤鸿渚,盖春去以秋来;翻笑鹊河,竟离长而会促。”《全宋词·鹧鸪天·寿妇人》:“ 织女 初秋渡鹊河。逾旬蟾苑聘 嫦娥 。” 元 王逢 《朱夫人》诗:“鹊河蟾竁肆翱翔,笑援北斗挹酒浆。”
《漢語大詞典》:巧节(巧節)
“乞巧节”的简称。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陈宜中父》:“ 陈 后以文昌出守 七闽 ,遇巧节,诸吏各有所献。”参见“ 乞巧 ”。
分類:七夕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
《國語辭典》:花瓜  拼音:huā guā
1.比喻头破血流或被骂的体无完肤。如:「脸上打得花瓜似的。」、「骂得他花瓜似的。」
2.腌制的小黄瓜。也称为「花胡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