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七十四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七十四(1705年—1765年),辉发那拉氏,内务府镶黄旗满洲包衣。雍正己酉举人,丙辰进士,清朝官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满洲正蓝旗人,字椿园。乾隆十九年进士。有《西域闻见录》。
维基
七十一,尼玛查氏,字椿园,故又称椿园七十一、长白椿园氏等。满洲正蓝旗人。乾隆十二年丁卯科举人,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进士。乾隆二十六年,授河南武陟县知县。乾隆二十八年(1773年)任甘肃镇迪道(治所在迪化,即今乌鲁木齐),居西域十余年。回京后,任职刑部。乾隆五十年(1785年)前后卒。著有《西域闻见录》,书成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以至有“后之谈西域者,以此书为据”之誉。
七十五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03 【介绍】: 清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乾隆年中以护军随攻金川、廓尔喀,擢翼长。嘉庆初年赴湖北镇压教军,转战鄂川,官至四川提督。临阵辄死战,受重伤多次,而屡以军报后时遭谴,终以失机拿问。后留营自赎。创发,还京卒。
七十七智
【佛学大辞典】
(名数)是亦观十二支中后十一支之闻思修三慧有漏智也。十一支各有七智,故合为七十七智。七智者,先于未来之老死一支,作顺逆之二观。谓观由有生而有老死之顺观,与观不由生而非有老死之逆观之二智也。如是过现之老死亦尔。故三世合而有六智。此六智缘理如实而知,故是思修慧,名真实智。更闻教而知三世缘起之道,与名法住智又名假智,为第七智。即闻慧也。先于闻慧生一智,次由思修慧生六智,合为七智。见对法论四。
七十五法──小乘七十五法
【三藏法数】
(出圆觉经疏钞)
小乘七十五法,摄为五类。谓色法十有一,心法一,心所有法四十有六,不相应行法十有四,无为法三也。
〔色法十一〕,色即质碍之义。谓眼耳鼻舌身五根,色声香味触五境,及法处所摄一分,此十一种,皆有色相可见可对,故总名为色法。(法处,即意识所取之境。具有四分:一、心所法,二、不相应法,三、无为,四、无表色。今言法处所摄一分者,正是无表色也。无表色者,谓意识缘于过去所见之境,虽分别明了,而无所表对故也。)
〔心法一〕,心法者,谓心虽无形质,而有觉知之用,以能缘虑分别,名之为心,即意识也。(此专言意识者,盖小乘之人,唯知心王是第六意识,而不知有第七、第八二种之识也。)
〔心所有法四十六〕,心所有法者,以对意识心王而言之也。此四十六合为六位,遍大地有十:一、受,(领纳前境也。)二、想,(于境取像也。)三、思,(起心造作诸业也。)四、触,(对境也。)五、欲,(希望乐境也。)六、慧,(拣择善恶法也。)七、念,(记忆不忘也。)八、作意,(能警觉者为性。心未起,能警令起;心已起,能引趣境也。)九、胜解,(于理明了无碍也。)十、三摩地,(梵语三摩地,华言等持。离沉掉曰等,令心专注不散曰持。)此之十法,通善通恶,遍一切心,故云遍大地也。大善地有十:一、信,(于善法深乐不疑也。)二、勤,(于诸善法精进修习也。)三、舍,(远离掉举也。)四、惭,(耻己无德也。)五、愧,(羞为恶行也。)六、无贪,(于五欲境心生厌离也。)七、无瞋,(于违情之境,不起忿怒也。)八、不害,(于诸有情,不加损恼也。)九、轻安,(远离昏乱也。)十、不放逸,(于不善法,心不染著也。)此之十法,不通于恶,唯是善业,能通至无漏圣道。故云大善地也。(无漏者,不漏落三界生死也。)大烦恼有六:一、痴,(于事理迷惑不了也。)二、放逸,(纵恣欲境也。)三、懈怠,(身心不勤也。)四、不信,(邪见多疑也。)五、昏沉,(心神迷惑也。)六、掉举,(内心摇动也。)此之六法,依五识、第六识、第七识而起,不通于善,唯是恶法,故云大烦恼也。大不善有二:一、无惭,(不知羞耻也。)二、无愧,(阴为不善也。)此之二法,谓人无惭愧,则无恶不造。故云大不善也。小烦恼有十:一、忿,(暴怒也。)二、覆,(不令人知己过也。)三、悭,(于一切财不能惠施也。)四、嫉,(心怀妒忌也。)五、恼,(外境违情不自安忍也。)六、害,(损恼有情也。)七、恨,(怨恨也。)八、谄,(媚悦人意也。)九、诳,(诡诈不实也。)十、憍,(矜己傲他也。)此之十法,但依第六识而起,故云小烦恼也。不定法有八:一、悔,(或作恶事,或不作善事,心皆追悔也。)二、睡眠,(谓人睡眠,神识昏昧,梦中见境,或善或恶,或不善不恶也。)三、寻,(寻即寻思,即心中所起之念,或善或恶,或不善不恶也。)四、伺,(伺即伺察,亦心中所起之念也。心粗而浮曰寻,心细而沉曰伺。二者皆是心念,但分粗细耳。亦通善恶,不善不恶也。)五、贪,(引取无厌也。)六、瞋,(忿怒不息也。)七、慢,(自恃陵他也。)八、疑,(犹豫不决也。)此之八法,通于善、恶、无记三性,故云不定法也。(无记者,谓不善不恶,无所记录故也。)
〔不相应行法十四〕,一、得,(于一切法造作成就也。)二、非得,(于一切法不能成就也。)三、众同分,(如人之类,其形相似也。)四、无想异熟,(此即无想报,外道修无想定,命终生无想天,以其果报,异世成熟,故曰异熟。)五、无想定,(外道所修之定,想心俱灭故也。)六、灭尽定,(得此定者,受想之心灭尽,诸识不起也。)七、命根,(第八藏识种子,并出入息煖气三者,连持不断也。)八、生,(诸法生起也。)九、住,(诸法未迁也。)十、异,(诸法渐衰也。)十一、灭,(诸法消尽也。)十二、名身,(依事立名,众名联合,故曰名身)十三、句身,(积言成句,众句联合,故曰句身。)十四、文身,(文即文字,众字联合,故曰文身。)此之十四法,有名无体,不与色法、心法,及心所有法相应,故云不相应行法也。
〔无为法三〕,一、择灭无为,(择即拣择,灭即断灭,以智灭惑,所显真理,理无作为也。)二、非择灭无为,(不假智力,断灭诸惑,性本清净,无所作为也。)三、虚空无为,(真空之理,离诸障碍,犹如虚空,无所作为也。)盖前色法、心法,及心所有法、不相应行,皆是世间有为之法;此之三法,是出世间之法,故名无为。然七十五法,不出乎色、心,而色则由心造也。若摄末归本,唯心一法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