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字类编》:一微
易林,见一明下。
《骈字类编》:一簪
《漢語大詞典》:一弄
(1).奏曲一次。 唐 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巧声一日一迴变,实可重,不惜千金买一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妾闻 百邑考 善能弹琴。令教 百邑考 操琴一弄,臣欲听之。”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一弄儿指法泠泠,早合着古操新声。”
(2).一派。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一弄松声悲急筦,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一弄儿行色萧条,恰便是游仙梦撒然觉。”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咱和公相陪话去,怎辜负的这一弄明窗新絳纱。”
(3).统括之词。犹言所有一切。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九出:“隻影孤悽,心下伤悲。一弄儿凄凉,总促在愁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今夜这一弄儿助你两个成亲。”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回到这寝殿中,一弄儿助人愁也。”
(4).犹一套。《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那日穿着一弄儿轻罗软滑衣裳;头戴金顶缠棕小帽。”《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 童奶奶 合 调羹 看了这一弄衣服,约也费银二两有餘。”
(2).一派。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一弄松声悲急筦,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一弄儿行色萧条,恰便是游仙梦撒然觉。”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咱和公相陪话去,怎辜负的这一弄明窗新絳纱。”
(3).统括之词。犹言所有一切。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九出:“隻影孤悽,心下伤悲。一弄儿凄凉,总促在愁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今夜这一弄儿助你两个成亲。”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回到这寝殿中,一弄儿助人愁也。”
(4).犹一套。《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那日穿着一弄儿轻罗软滑衣裳;头戴金顶缠棕小帽。”《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 童奶奶 合 调羹 看了这一弄衣服,约也费银二两有餘。”
《漢語大詞典》:一根
(1).谓草木的一个根茎。《史记·龟策列传》:“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 清 赵翼 《簷曝杂记·榕树黄果树》:“久之,千百根合成一根,故根益大,槎枒嵌空,不可名状。”
(2).犹一株;一条。用于细长之物。《北史·王崇传》:“ 崇 虽除服,仍居墓侧。於其室前,生草一根,茎叶甚茂,人莫能识。”《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前面一个仙童,指化一条大涧,横担独木高桥一根。”《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打发店伙去后,早有跑堂儿的拿了一个洗脸的木盆,装着热水,又是一大碗凉水,一壶茶,一根香火进来。”
(3).佛教语。眼耳等六根之一。 金 李俊民 《寒泉漱玉》诗:“沥沥山泉枕畔鸣,六根先得一根清。”参见“ 六根 ”。
(2).犹一株;一条。用于细长之物。《北史·王崇传》:“ 崇 虽除服,仍居墓侧。於其室前,生草一根,茎叶甚茂,人莫能识。”《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前面一个仙童,指化一条大涧,横担独木高桥一根。”《儿女英雄传》第四回:“打发店伙去后,早有跑堂儿的拿了一个洗脸的木盆,装着热水,又是一大碗凉水,一壶茶,一根香火进来。”
(3).佛教语。眼耳等六根之一。 金 李俊民 《寒泉漱玉》诗:“沥沥山泉枕畔鸣,六根先得一根清。”参见“ 六根 ”。
《骈字类编》:一珠
《骈字类编》:一明
宋史选举志:旧试六题,一明一暗。时考官命题多暗僻,失求言之意。臣僚请遵天圣、元祐故事,以经题为第一篇,然后杂出九经、语、孟内注疏或子史正文,以见尊经之意。从之。
又晋书皇甫谧传:一明一昧,得道之槩。一弛一张,合体之方。一浮一沉,兼得其真。易林:寒暑相推,一明一微。赫赫宗周,荣光灭衰。 太元经:一明一幽,跌刚跌柔。知阴者逆,知阳者流。
又晋书皇甫谧传:一明一昧,得道之槩。一弛一张,合体之方。一浮一沉,兼得其真。易林:寒暑相推,一明一微。赫赫宗周,荣光灭衰。 太元经:一明一幽,跌刚跌柔。知阴者逆,知阳者流。
《骈字类编》:一堤
《漢語大詞典》:一甲
(1).一副铠甲。出土 秦 简中常言“赀一甲”,即罚缴一副铠甲,详见《睡虎地秦墓竹简》。
(2).借指一兵一卒。《战国策·秦策三》:“为 秦 战胜攻取者七十餘城,南亡 鄢郢 、 汉中 ,禽 马服 之军,不亡一甲。”《新五代史·唐臣传·周德威》:“其一甲直数十千,擒之适足为吾资,无徒望而爱之,当勉以往取之。”《元史·余阙传》:“羣盗四面蚁集,外无一甲之援。”
(3).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 唐 时进士不分甲。 宋 太平兴国 八年始分甲,当时一甲有数人。至 元 明 一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参阅《续通典·选举三》、《宋史·选举志二》。
(4). 宋 代 卢秉 提举盐事时所定的一个编组单位。《宋史·食货志下四》:“﹝ 卢秉 ﹞因定伏火盘数以絶私鬻,自三灶至十灶为一甲。”
(2).借指一兵一卒。《战国策·秦策三》:“为 秦 战胜攻取者七十餘城,南亡 鄢郢 、 汉中 ,禽 马服 之军,不亡一甲。”《新五代史·唐臣传·周德威》:“其一甲直数十千,擒之适足为吾资,无徒望而爱之,当勉以往取之。”《元史·余阙传》:“羣盗四面蚁集,外无一甲之援。”
(3).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 唐 时进士不分甲。 宋 太平兴国 八年始分甲,当时一甲有数人。至 元 明 一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参阅《续通典·选举三》、《宋史·选举志二》。
(4). 宋 代 卢秉 提举盐事时所定的一个编组单位。《宋史·食货志下四》:“﹝ 卢秉 ﹞因定伏火盘数以絶私鬻,自三灶至十灶为一甲。”
《骈字类编》:一潭
唐 卢纶 题天华观 峰嶂徘徊霞景新,一潭寒水绝纤鳞。
唐 白居易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波翻八滩雪,堰护一潭油。
金 赵之杰 题济源龙潭寺 树围修竹竹围庵,庵下泓然碧一潭。
宋 薛师石 大龙湫 风掀一潭雨,佛坐四时秋。
元 尹廷高 三嵓瀑布 千尺素帘寒不捲,一潭碧玉碎无痕。
唐 白居易 重修香山寺毕题二十二韵以纪之 波翻八滩雪,堰护一潭油。
金 赵之杰 题济源龙潭寺 树围修竹竹围庵,庵下泓然碧一潭。
宋 薛师石 大龙湫 风掀一潭雨,佛坐四时秋。
元 尹廷高 三嵓瀑布 千尺素帘寒不捲,一潭碧玉碎无痕。
《漢語大詞典》:大一
古代道家用语。谓大到极点而囊括一切。《庄子·天下》:“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成玄英 疏:“囊括无外,谓之大也;入於无间,谓之小也;虽復大小异名,理归无二,故曰一也。”
(1).天地未分前混沌之元气。《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於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孔颖达 疏:“必本於大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2).指原始朴素状态。《荀子·礼论》:“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復情以归大一也。” 杨倞 注:“虽无文饰,但復情以归素质,是亦礼也。”
(3).指太古时代。《荀子·礼论》:“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 杨倞 注:“大一谓太古时也。”
(4).指天。《庄子·徐无鬼》:“大一通之,大阴解之。” 成玄英 疏:“一是阳数。大一,天也,能通生万物,故曰通。”
(1).天地未分前混沌之元气。《礼记·礼运》:“是故夫礼,必本於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 孔颖达 疏:“必本於大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
(2).指原始朴素状态。《荀子·礼论》:“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其下,復情以归大一也。” 杨倞 注:“虽无文饰,但復情以归素质,是亦礼也。”
(3).指太古时代。《荀子·礼论》:“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 杨倞 注:“大一谓太古时也。”
(4).指天。《庄子·徐无鬼》:“大一通之,大阴解之。” 成玄英 疏:“一是阳数。大一,天也,能通生万物,故曰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