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73,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52 53 54 55 56 58 59 60 61 下一页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一丝不挂
一知半解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一棍子打死
一瓣心香
八字没见一撇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求佛求一尊
茶禅一味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佛类词典(续上)
一报还一报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一丝不挂
一知半解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一棍子打死
一瓣心香
八字没见一撇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求佛求一尊
茶禅一味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一报还一报
【俗语佛源】
中国古代原有「报应」之说,谓上天能够降福罚祸,如《荀子·宥坐》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这种观点本于「天人感应」的理论,道教亦有「受天报施」(《太平经》)之说,然而「报应」之说盛行民间,当在汉末佛教传入以后。佛教把「报应」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的「报应」说不同。佛教认为:各人所受的报应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罚。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种因果报应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民间根据佛教的说法,而有「一报还一报」之说,如《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宣教不行阴骘,折了女儿,此仍一报还一报」。意为做了怎样的事,就有怎样的报应。
中国古代原有「报应」之说,谓上天能够降福罚祸,如《荀子·宥坐》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这种观点本于「天人感应」的理论,道教亦有「受天报施」(《太平经》)之说,然而「报应」之说盛行民间,当在汉末佛教传入以后。佛教把「报应」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的「报应」说不同。佛教认为:各人所受的报应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罚。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这种因果报应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民间根据佛教的说法,而有「一报还一报」之说,如《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宣教不行阴骘,折了女儿,此仍一报还一报」。意为做了怎样的事,就有怎样的报应。
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俗语佛源】
「一佛出世」比喻事情非常不易。《隋书·经籍志》:「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海录碎事·臣职·中书舍人》:「朕闻,朝廷除(提拔)一舍人,六亲相贺,谚以为一佛出世,岂容易哉。」涅槃,梵音Nirvana,又作泥洹、涅槃那,译为灭度、解脱等,为佛教徒追求的最终目的,亦泛称释迦或其弟子之逝世为涅槃。「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是民间的一种戏语,形容病痛者或受刑者痛苦得死去活来。《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又第五十三回:
「众人只得拿翻李逵,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也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真珠姬一发乱扔乱掷,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常正)
「一佛出世」比喻事情非常不易。《隋书·经籍志》:「每一小劫则一佛出世」。《海录碎事·臣职·中书舍人》:「朕闻,朝廷除(提拔)一舍人,六亲相贺,谚以为一佛出世,岂容易哉。」涅槃,梵音Nirvana,又作泥洹、涅槃那,译为灭度、解脱等,为佛教徒追求的最终目的,亦泛称释迦或其弟子之逝世为涅槃。「一佛出世,二佛涅槃」是民间的一种戏语,形容病痛者或受刑者痛苦得死去活来。《水浒传》第三十九回:「打得宋江一佛出世,二佛涅槃,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又第五十三回:
「众人只得拿翻李逵,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也作「一佛出世,二佛生天」,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真珠姬一发乱扔乱掷,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常正)
一丝不挂
【俗语佛源】
「一丝不挂」之「丝」有两解。一解为一缕衣饰。《五灯会元》卷十二:「诸上座终日著衣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挂著一缕丝。」另一解为一根钓丝。《五灯会元》卷十四:「僧问:一丝不著时如何?师曰:合同船子并头行。」意思是说,「一丝不著」,便达到了船子和尚超脱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诗偈云:「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便得休。」可见「一丝不挂」本是禅语,比喻超然洒脱,绝无患得患失的念头,丝毫不受尘俗的牵挂,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后用以泛指毫无牵挂。如《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把世情荣枯得丧看做行云流水,一丝不挂。」亦干脆直指赤身裸体。如宋·洪迈《夷坚丁志·李氏红蛇》:「披发裸体,—丝不挂。」(李明权)
「一丝不挂」之「丝」有两解。一解为一缕衣饰。《五灯会元》卷十二:「诸上座终日著衣吃饭,未曾咬著一粒米,未曾挂著一缕丝。」另一解为一根钓丝。《五灯会元》卷十四:「僧问:一丝不著时如何?师曰:合同船子并头行。」意思是说,「一丝不著」,便达到了船子和尚超脱的境界。船子和尚有诗偈云:「金鳞不遇空劳力,收取丝纶归去来……钓竿斫尽重栽竹,不计功程便得休。」可见「一丝不挂」本是禅语,比喻超然洒脱,绝无患得患失的念头,丝毫不受尘俗的牵挂,是很高的修持境界。后用以泛指毫无牵挂。如《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把世情荣枯得丧看做行云流水,一丝不挂。」亦干脆直指赤身裸体。如宋·洪迈《夷坚丁志·李氏红蛇》:「披发裸体,—丝不挂。」(李明权)
一知半解
【俗语佛源】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直接的体认,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反对执著于琐碎的「知解」,斥为「一知二解」。如唐·灵祐《沩山警策》说:「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粪,比喻那些虚妄的「知解」。后人用「一知半解」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诗话·诗辨》谓:「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也用了这个词。他指出:「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时间和力气,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书信集·致陶亢德》) (李明权)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直接的体认,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反对执著于琐碎的「知解」,斥为「一知二解」。如唐·灵祐《沩山警策》说:「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粪,比喻那些虚妄的「知解」。后人用「一知半解」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诗话·诗辨》谓:「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也用了这个词。他指出:「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时间和力气,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书信集·致陶亢德》) (李明权)
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
【俗语佛源】
小说《西湖佳话·南屏醉迹》中有济公的一段话:「你一个蠢和尚,怎得知佛家的妙用?岂不闻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何况偌大一井,怎容不得几根木头?」这种关于空间大小平等、涉入无碍的「不可思议」境界,在大乘经中多有反映。《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谓:「以须弥(高山名)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楞严经》卷二也说:「不动道场,于一毛端,偏能含受十万国土。」《华严经》更是反复论述世界的「涉入平等」。如《普贤行愿品》说:「一切诸世界,入一微尘中;世界不积聚,亦复不离散。」又如《梵行品》说:「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中国的华严宗在《华严经》的教义基础上,建立了「事事无碍」、「一多相容」、「微细相容」、「唯心回转」等宗义。华严宗认为:见须弥山高广,是自心作大;见芥子微细,是自心作小。而须弥山和芥子本无大小之别,故得以涉入无碍。 (李明权)
小说《西湖佳话·南屏醉迹》中有济公的一段话:「你一个蠢和尚,怎得知佛家的妙用?岂不闻一粒米要藏大千世界,何况偌大一井,怎容不得几根木头?」这种关于空间大小平等、涉入无碍的「不可思议」境界,在大乘经中多有反映。《维摩诘经·不思议品》谓:「以须弥(高山名)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楞严经》卷二也说:「不动道场,于一毛端,偏能含受十万国土。」《华严经》更是反复论述世界的「涉入平等」。如《普贤行愿品》说:「一切诸世界,入一微尘中;世界不积聚,亦复不离散。」又如《梵行品》说:「小世界即是大世界,大世界即是小世界……不可说世界入一世界,一世界入不可说世界。」中国的华严宗在《华严经》的教义基础上,建立了「事事无碍」、「一多相容」、「微细相容」、「唯心回转」等宗义。华严宗认为:见须弥山高广,是自心作大;见芥子微细,是自心作小。而须弥山和芥子本无大小之别,故得以涉入无碍。 (李明权)
一棍子打死
【俗语佛源】
「一棍子打死」,源出于佛教禅宗,乃表现禅机的俗语。《云门录》卷中:「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后发展为「一棍子打死」,比喻对犯错误的人不加分析,全盘否定。如秦牧《慧能和尚的偈语》:「也有粗暴批评,抓住个别的缺点就声势汹汹,一棍子打死的。」又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和风细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反对采取『一棍子把人打死的办法。」 (李君冈)
「一棍子打死」,源出于佛教禅宗,乃表现禅机的俗语。《云门录》卷中:「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后发展为「一棍子打死」,比喻对犯错误的人不加分析,全盘否定。如秦牧《慧能和尚的偈语》:「也有粗暴批评,抓住个别的缺点就声势汹汹,一棍子打死的。」又如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要和风细雨,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反对采取『一棍子把人打死的办法。」 (李君冈)
一瓣心香
【俗语佛源】
瓣香,形似瓜瓣,上圆下方,内外条状排列。心的形状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说。禅寺中开堂说法,往往先敬香给开山祖师等,如《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此日一会,不是小缘。将一瓣香为我无得禅师。且道:诸人还识无得禅师么?」佛家认为,内心的清净、慈悲和虔诚,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称「心香」。后极言心中虔诚致敬为「一瓣心香」。如宋·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己敬焚。」又如《花月痕》第五一回:「次日,荷生仍来汾神庙,与心印共坐一车,一瓣心香,数行情泪。」 (李明权)
瓣香,形似瓜瓣,上圆下方,内外条状排列。心的形状略似瓣香,故有「一瓣心香」之说。禅寺中开堂说法,往往先敬香给开山祖师等,如《古尊宿语录·慈明禅师》:「此日一会,不是小缘。将一瓣香为我无得禅师。且道:诸人还识无得禅师么?」佛家认为,内心的清净、慈悲和虔诚,是「真供养」,比形式上的敬香要重要得多,故称「心香」。后极言心中虔诚致敬为「一瓣心香」。如宋·王十朋《行可生日》诗:「祝公寿共诗书久,一瓣心香己敬焚。」又如《花月痕》第五一回:「次日,荷生仍来汾神庙,与心印共坐一车,一瓣心香,数行情泪。」 (李明权)
八字没见一撇
【俗语佛源】
源于禅宗。《续灯录》卷二九:「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意为不露端倪。后作「八字没见一撇」、「八字还没有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一点眉目。如《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不然,姐姐只想,也有个八字儿没见一撇儿,我就敢冒冒失失把姐姐合他画在一幅画儿上的理吗?」又如老舍《四世同堂》九四:「虽说救钱先生的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可他总算有了指望。」 (李明权)
源于禅宗。《续灯录》卷二九:「若问是何宗,八字不著丿。」意为不露端倪。后作「八字没见一撇」、「八字还没有一撇」,比喻事情还没有一点眉目。如《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不然,姐姐只想,也有个八字儿没见一撇儿,我就敢冒冒失失把姐姐合他画在一幅画儿上的理吗?」又如老舍《四世同堂》九四:「虽说救钱先生的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可他总算有了指望。」 (李明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俗语佛源】
是可以广泛应用多方面的比喻。百尺竿头,百尽高的竿子顶端,指极高处。用以勉励人们在学习、工作等方面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而要继续努力,更求上进。语本《景德传灯录·湖南长沙景岑禅师》:「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原文是「百丈」,后人为易解改「丈」为「尺」。)前云「竿头」,意在「不动」;后云「进步」,意在「十方」。后文「师又有劝学偈云:万丈竿头未得休,堂堂有路少人游;禅师愿达南泉去,满月青山万万秋。」后人沿用为成语,意在更求上进。宋·朱熹《答巩仲至》:「然感左右见顾之重,若以为可语此者,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又茅盾《漫谈文艺创作》:「学习是深刻领会了人家在表现手法上的特长以后,化为自己的血肉,而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禹振声)
是可以广泛应用多方面的比喻。百尺竿头,百尽高的竿子顶端,指极高处。用以勉励人们在学习、工作等方面不要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而要继续努力,更求上进。语本《景德传灯录·湖南长沙景岑禅师》:「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原文是「百丈」,后人为易解改「丈」为「尺」。)前云「竿头」,意在「不动」;后云「进步」,意在「十方」。后文「师又有劝学偈云:万丈竿头未得休,堂堂有路少人游;禅师愿达南泉去,满月青山万万秋。」后人沿用为成语,意在更求上进。宋·朱熹《答巩仲至》:「然感左右见顾之重,若以为可语此者,故聊复言之,恐或可以少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势也。」又茅盾《漫谈文艺创作》:「学习是深刻领会了人家在表现手法上的特长以后,化为自己的血肉,而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禹振声)
求佛求一尊
【俗语佛源】
大乘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拜佛当至诚专一。俗语「求佛求一尊」,比喻遇事不要乱求人,看准后,诚心诚意去求一人就可以了。如张恨水《金粉世家》第八六回:「你总不学一点交际手段,怎样混得出来?连七爷这样好说话的人,都不高兴了,别人还行吗?求佛求一尊,你这样子,还是请七爷多帮忙吧。」(李明权)
大乘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拜佛当至诚专一。俗语「求佛求一尊」,比喻遇事不要乱求人,看准后,诚心诚意去求一人就可以了。如张恨水《金粉世家》第八六回:「你总不学一点交际手段,怎样混得出来?连七爷这样好说话的人,都不高兴了,别人还行吗?求佛求一尊,你这样子,还是请七爷多帮忙吧。」(李明权)
茶禅一味
【俗语佛源】
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语出于《日本禅师录》。利休居士曾说:茶室品茗是修行得道的最好办法。打水取薪,煮水沏茶,供于佛、施于人,自己也喝上一口,室内有花有香,人人都可以从这里寻找到佛祖的胜迹。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唐代陆羽曾著《茶经》,对于茶的种植、采摘、焙制、饮用等都作过详细记述。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荣西和尚将茶叶带到日本,并著《吃茶养生记》,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过程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后在日本逐渐形成有详细仪规的「茶道」。日本山上宗二之茶书《山上宗二记》曰:「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依归」。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曰:「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不知茶味。」「茶禅一味」即源于这种独特的茶文化。(亦西)
意指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语出于《日本禅师录》。利休居士曾说:茶室品茗是修行得道的最好办法。打水取薪,煮水沏茶,供于佛、施于人,自己也喝上一口,室内有花有香,人人都可以从这里寻找到佛祖的胜迹。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唐代陆羽曾著《茶经》,对于茶的种植、采摘、焙制、饮用等都作过详细记述。形成独特的茶文化。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荣西和尚将茶叶带到日本,并著《吃茶养生记》,将饮茶与修禅结合起来,在饮茶过程中体味清虚淡远的禅意,后在日本逐渐形成有详细仪规的「茶道」。日本山上宗二之茶书《山上宗二记》曰:「茶道是从禅宗而来的,同时以禅宗为依归」。泽庵宗彭《茶禅同一味》曰:「茶意即禅意,舍禅意即无茶意。不知禅味,亦不知茶味。」「茶禅一味」即源于这种独特的茶文化。(亦西)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俗语佛源】
浮屠,梵语Stupa的略音,正译为堵波,即塔、佛塔,俗称宝塔。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三级等,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塔原来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在鼓励人们奋不顾身,去援救面临死亡威胁的人。戒律有「止持」与「作持」两个方面。就「不杀生」而言,为「止持」;就「救人命」而言,为「作持」。这就是佛家常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西游记》第八十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后亦变作「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如陈登科《活人塘》十八:「大凤子在后边急了,抢上说:『妈!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我去想办法』。」「七年长斋」指长年吃斋修行。(李明权)
浮屠,梵语Stupa的略音,正译为堵波,即塔、佛塔,俗称宝塔。佛塔的层次一般为单数,如五、七、九、十三级等,而以七级为最多,故有「七级浮屠」之称。塔原来是用来埋葬圣贤的身骨或藏佛经的,造塔的功德很大。然而,为死去的人造塔,毕竟不如「救人一命」的功德更大,更有意义,故俗语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意在鼓励人们奋不顾身,去援救面临死亡威胁的人。戒律有「止持」与「作持」两个方面。就「不杀生」而言,为「止持」;就「救人命」而言,为「作持」。这就是佛家常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西游记》第八十回:「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快去救他下来,强似取经拜佛。」后亦变作「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如陈登科《活人塘》十八:「大凤子在后边急了,抢上说:『妈!救人一命,胜吃七年长斋,我去想办法』。」「七年长斋」指长年吃斋修行。(李明权)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俗语佛源】
寺院中一般有大钟、堂钟和殿钟。按寺院的制度,凡遇法会、集众、食时、寝前及僧人寂灭等,都要撞钟。撞钟有一定的规则与技巧,其作用大致有三个:警觉、号令和报时。《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指出:「大钟,丛林召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可见撞钟的重要作用是警觉僧众,消除昏惰,精进修持。就其原义来说,「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意为要做好一日和尚,就有撞好一日钟,暗含每日精进之意。世人一般把和尚看作消极遁世的人,又把和尚同寺院的钟声联系在一起。俗语「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比喻消极应付工作,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如《西游记》第十六回:「那道人道:『拜已毕了,还撞钟怎么?』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又如茅盾《子夜》十五:「我早就辞过职了,吴老板还没答应,我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李明权)
寺院中一般有大钟、堂钟和殿钟。按寺院的制度,凡遇法会、集众、食时、寝前及僧人寂灭等,都要撞钟。撞钟有一定的规则与技巧,其作用大致有三个:警觉、号令和报时。《敕修百丈清规·法器章》指出:「大钟,丛林召令资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可见撞钟的重要作用是警觉僧众,消除昏惰,精进修持。就其原义来说,「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意为要做好一日和尚,就有撞好一日钟,暗含每日精进之意。世人一般把和尚看作消极遁世的人,又把和尚同寺院的钟声联系在一起。俗语「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比喻消极应付工作,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如《西游记》第十六回:「那道人道:『拜已毕了,还撞钟怎么?』行者方丢了钟杵,笑道:『你那里晓得,我这是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又如茅盾《子夜》十五:「我早就辞过职了,吴老板还没答应,我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李明权)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俗语佛源】
道,指「道行」。魔,梵语mara,指一切扰乱身心,妨害修行者。《魔逆经》指出:「其精进者,乃为魔求其便;若懈怠者,彼当奈何。」释迦太子成道前夕,坐于菩提树下,自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其时天界魔宫震动,魔王波旬先率魔军进行威吓,又遣魔女进行引诱,均以失败告终。在修行中降伏魔事主要是靠「智慧」。正如隋·智顗指出:「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应知一切善恶境界,均是唯心所现。「但了惟心,见无所见。若取之则心外有境,便成魔事。」(宋·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上)佛家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告诫修行者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俗语用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前进道路上可能有更大的障碍。如清·谭嗣同《仁学》:「算学盛而愈多难取之题,治理盛而愈多难防之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愈进愈阻,永无止息。然反而观之,向使不进,乃并此阻而不可得。是阻者进之验,弊者治之效也。」也作「道高一尺,魔高十丈。」如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三:『道高一尺,魔高十丈。到得登峰,则魔自退。」有时也反其意而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谓总有压倒胜过对手的一招。如雪克《战斗的青春》第八章五:「敌人魔高一尺,我就来个道高一丈。」(李明权)
道,指「道行」。魔,梵语mara,指一切扰乱身心,妨害修行者。《魔逆经》指出:「其精进者,乃为魔求其便;若懈怠者,彼当奈何。」释迦太子成道前夕,坐于菩提树下,自誓:「不成正觉,不起此座!」其时天界魔宫震动,魔王波旬先率魔军进行威吓,又遣魔女进行引诱,均以失败告终。在修行中降伏魔事主要是靠「智慧」。正如隋·智顗指出:「转魔事为佛事,即巧慧。」应知一切善恶境界,均是唯心所现。「但了惟心,见无所见。若取之则心外有境,便成魔事。」(宋·延寿《万善同归集》卷上)佛家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告诫修行者警觉修行过程中难免出现的各种「魔事」。俗语用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前进道路上可能有更大的障碍。如清·谭嗣同《仁学》:「算学盛而愈多难取之题,治理盛而愈多难防之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愈进愈阻,永无止息。然反而观之,向使不进,乃并此阻而不可得。是阻者进之验,弊者治之效也。」也作「道高一尺,魔高十丈。」如清·王有光《吴下谚联》卷三:『道高一尺,魔高十丈。到得登峰,则魔自退。」有时也反其意而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谓总有压倒胜过对手的一招。如雪克《战斗的青春》第八章五:「敌人魔高一尺,我就来个道高一丈。」(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