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73,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下一页
一切唯识
一病
观一异门
一心(二)
一心圆融
一多法界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刀两断
一门深入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旦无常万事休
一动不如一静
佛类词典(续上)
一百八见一切唯识
一病
观一异门
一心(二)
一心圆融
一多法界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刀两断
一门深入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一旦无常万事休
一动不如一静
一百八见
【佛学次第统编】
一百八见者。
一、六根六尘,各有三种,各成十八,合成三十六。
二、历三世成一百八。
眼┐
耳│
鼻│┌乐 受(六)┐
舌├┤苦 受(六)│
身│└中庸受(六)│┌过去(三十六)
意┘ ││
色┐ ├┤现在(三十六)
声│┌好 (六) ││
香├┤恶 (六) │└未来(三十六)
味│└平等(六) ┘
触│
法┘
一百八见者。
一、六根六尘,各有三种,各成十八,合成三十六。
二、历三世成一百八。
眼┐
耳│
鼻│┌乐 受(六)┐
舌├┤苦 受(六)│
身│└中庸受(六)│┌过去(三十六)
意┘ ││
色┐ ├┤现在(三十六)
声│┌好 (六) ││
香├┤恶 (六) │└未来(三十六)
味│└平等(六) ┘
触│
法┘
一切唯识
【佛学次第统编】
诸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由此正理,彼实我法,离识所变,皆定非有,离能所取,无别物故。非有实物,离二相故。是故一切有为无为,若实若假,皆不离识。唯言为遮,离识实物,非不离识心所法等。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转似我法外境相现,此能转变,即名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谓即三界心及心所,此所执境,名所分别,即所妄执实我法性。由此分别,变似外境,假我法相,彼所分别实我法性,决定皆无,是故一切皆唯有识,虚妄分别有极成故。
诸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由此正理,彼实我法,离识所变,皆定非有,离能所取,无别物故。非有实物,离二相故。是故一切有为无为,若实若假,皆不离识。唯言为遮,离识实物,非不离识心所法等。或转变者,谓诸内识,转似我法外境相现,此能转变,即名分别。虚妄分别,为自性故。谓即三界心及心所,此所执境,名所分别,即所妄执实我法性。由此分别,变似外境,假我法相,彼所分别实我法性,决定皆无,是故一切皆唯有识,虚妄分别有极成故。
一病
【佛学次第统编】
于一切法执一者,亦有六种,云何为六。
一、计因果一体 如僧祇部人,计因果为一,如受种子为芽等。
二、计身神一相 如外道计神我即身,以分析此身,求此神我不可得故,说身神为一。
三、计我阴一体 如僧祛人,计我与阴一。说云我觉,二法是一。以我离觉我不可得,觉离我觉不可得,觉灭我灭,我灭觉灭,如是我觉为一,故一切因果法等亦为一。其喻有二:
一、我觉 如火热本一体故。
二、觉我 如白毡不相离故。
四、计我阴一异俱故一体 如尼乾子外道,计我阴为一异具。说云一切法俱,所谓非一非异,亦一亦异。如我觉不可说一,不可说异。复有说一说异,皆各有义,是二皆可通。立一异俱,如是立俱,还堕一故,其喻有三。
一、我觉不可说一 若一者,如白毡入蓝靛,毡存白不存,是不可说一。
二、我觉不可说非一 若非一者,如白毡入火,毡毁白应留,是不可说非一。
三、我觉一异俱 以非若牛马二离,可得云一,以如炷火相合,可得云非一,如是故说为俱。
五、计总聚一 如学教人,闻佛说有补嗢,谓于一时有多法聚,随顺世间,以一性说,如身林等。彼不知佛密意故,起计一想,遂堕一见。
六、计相续一 如学教人,闻佛说有羯罗罗,谓于异时,因果不绝,随顺世间,以一性说。如羯罗罗等位,名之为人,如芽等转异,名之为谷。彼不知佛密意故,起计一想,亦堕一见。
于一切法执一者,亦有六种,云何为六。
一、计因果一体 如僧祇部人,计因果为一,如受种子为芽等。
二、计身神一相 如外道计神我即身,以分析此身,求此神我不可得故,说身神为一。
三、计我阴一体 如僧祛人,计我与阴一。说云我觉,二法是一。以我离觉我不可得,觉离我觉不可得,觉灭我灭,我灭觉灭,如是我觉为一,故一切因果法等亦为一。其喻有二:
一、我觉 如火热本一体故。
二、觉我 如白毡不相离故。
四、计我阴一异俱故一体 如尼乾子外道,计我阴为一异具。说云一切法俱,所谓非一非异,亦一亦异。如我觉不可说一,不可说异。复有说一说异,皆各有义,是二皆可通。立一异俱,如是立俱,还堕一故,其喻有三。
一、我觉不可说一 若一者,如白毡入蓝靛,毡存白不存,是不可说一。
二、我觉不可说非一 若非一者,如白毡入火,毡毁白应留,是不可说非一。
三、我觉一异俱 以非若牛马二离,可得云一,以如炷火相合,可得云非一,如是故说为俱。
五、计总聚一 如学教人,闻佛说有补嗢,谓于一时有多法聚,随顺世间,以一性说,如身林等。彼不知佛密意故,起计一想,遂堕一见。
六、计相续一 如学教人,闻佛说有羯罗罗,谓于异时,因果不绝,随顺世间,以一性说。如羯罗罗等位,名之为人,如芽等转异,名之为谷。彼不知佛密意故,起计一想,亦堕一见。
观一异门
【佛学次第统编】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
相及与可相 一异不可得 若无有一异 是二云何成
是相可相若一不可得,异亦不可得。若一异不可得,是二则不成,是故相可相皆空。相可相空故,一切法皆空。问曰:「相可相常成,何故不成?汝说相可相一异不可得,今当说,凡物或相即是可相。或相异可相,或少分是相,馀是可相。如识相是识,离所用识更无识。如受相是受,离所用受更无受。如是等相,即是可相。如佛说灭爱名涅槃,爱是有为有漏法,灭是无为无漏法。如信者有三相:乐亲近善人,乐欲听法,乐行布施,是三事身口业故。色阴所摄,信是心数法故。行阴所摄,是名相与可相异,如正见是道相,于道是少分,又生住灭是有为相,于有为法是少分,如是于可相中少分名相。是故或相即可相,或相异可相,或可相少分为相。汝言一异不成,故相可相不成者。是事不然。」答曰:「汝说或相是可相如识等,是事不然。何以故?以相可知名可相,所用者名为相。凡物不能自知,如指不能自触,如眼不能自见,是故汝说识即是相可相,是事不然。复次若相即是可相者,不应分别是相是可相。若分别是相是可相者,不应言相即是可相。复次若相即是可相者,因果则一,何以故?相是因,可相是果,是二则一,而实不一。是故相即是可相,是事不然。汝说相异可相者,是亦不然。汝说灭爱是涅槃相,不说爱是涅槃相。若说爱是涅槃相,应言相可相异。若言灭爱是涅槃相者,则不得言相可相异。又汝说信者有三相,俱不异信。若无信则无此三事,是故不得言相可相异。又相可相异者,相更复应有相,则为无穷,是事不然。是故相可相不得异。」问曰:「如灯能自照,亦能照彼,如是相能自相,亦能相彼。」答曰:「汝说灯喻,三有为相中已破。又自违先说,汝上言相可相异,而今言相自能相亦能相彼,是事又不然。又汝说可相中少分是相者,是事不然。何以故?此义或在一中,或在异中,一异义先已破故,当知少分相亦破。如是种种因缘,相可相一不可得。异不可得,更无第三法成相可相,是故相可相俱空。是二空故,一切法皆空。」
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
相及与可相 一异不可得 若无有一异 是二云何成
是相可相若一不可得,异亦不可得。若一异不可得,是二则不成,是故相可相皆空。相可相空故,一切法皆空。问曰:「相可相常成,何故不成?汝说相可相一异不可得,今当说,凡物或相即是可相。或相异可相,或少分是相,馀是可相。如识相是识,离所用识更无识。如受相是受,离所用受更无受。如是等相,即是可相。如佛说灭爱名涅槃,爱是有为有漏法,灭是无为无漏法。如信者有三相:乐亲近善人,乐欲听法,乐行布施,是三事身口业故。色阴所摄,信是心数法故。行阴所摄,是名相与可相异,如正见是道相,于道是少分,又生住灭是有为相,于有为法是少分,如是于可相中少分名相。是故或相即可相,或相异可相,或可相少分为相。汝言一异不成,故相可相不成者。是事不然。」答曰:「汝说或相是可相如识等,是事不然。何以故?以相可知名可相,所用者名为相。凡物不能自知,如指不能自触,如眼不能自见,是故汝说识即是相可相,是事不然。复次若相即是可相者,不应分别是相是可相。若分别是相是可相者,不应言相即是可相。复次若相即是可相者,因果则一,何以故?相是因,可相是果,是二则一,而实不一。是故相即是可相,是事不然。汝说相异可相者,是亦不然。汝说灭爱是涅槃相,不说爱是涅槃相。若说爱是涅槃相,应言相可相异。若言灭爱是涅槃相者,则不得言相可相异。又汝说信者有三相,俱不异信。若无信则无此三事,是故不得言相可相异。又相可相异者,相更复应有相,则为无穷,是事不然。是故相可相不得异。」问曰:「如灯能自照,亦能照彼,如是相能自相,亦能相彼。」答曰:「汝说灯喻,三有为相中已破。又自违先说,汝上言相可相异,而今言相自能相亦能相彼,是事又不然。又汝说可相中少分是相者,是事不然。何以故?此义或在一中,或在异中,一异义先已破故,当知少分相亦破。如是种种因缘,相可相一不可得。异不可得,更无第三法成相可相,是故相可相俱空。是二空故,一切法皆空。」
一心(二)
【佛学次第统编】
摩诃衍有法与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
一、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
二、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摩诃衍有法与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则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
一、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诃衍体故。
二、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
一心圆融
【佛学次第统编】
谓万有之实体真如,唯是一心,止观曰:一心具十法界。
一切诸法,皆于一心中而圆具之,是故应了一心圆具之法也。
谓万有之实体真如,唯是一心,止观曰:一心具十法界。
一切诸法,皆于一心中而圆具之,是故应了一心圆具之法也。
一多法界
【佛学次第统编】
法界有一法界多法界。
一、一法界 六大不改其性,自然缘起而成一切法,是故一切法即六大,六大即一切法也。然其在能生六大之位,则诸法差别之相亡泯,唯坚湿暖动无碍了知之法性六德而已,无相而平等,故云一法界,一者平等无差别之义也。
二、多法界 多法界者,于一切法根原能造之六大位,而事事物物差别之相,历然存在也。
法界有一法界多法界。
一、一法界 六大不改其性,自然缘起而成一切法,是故一切法即六大,六大即一切法也。然其在能生六大之位,则诸法差别之相亡泯,唯坚湿暖动无碍了知之法性六德而已,无相而平等,故云一法界,一者平等无差别之义也。
二、多法界 多法界者,于一切法根原能造之六大位,而事事物物差别之相,历然存在也。
一人吃斋,十人念佛
【俗语佛源】
吃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内容。「斋」的本义是「过午不食」,也叫「不非时食」,属于出家人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斋」的意义也就转化为吃素食。原始佛教主张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主张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自净土宗盛行以来,「念佛」多专指念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俗语「一人吃斋,十人念佛」,谓一个人虔诚地信佛修持,身体力行,便能够带动许多人向善学法。如《平妖传》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因这杨巡检夫妻好道,连这老门公也信心的。」(李明权)
吃斋、念佛是佛教徒日常修持的基本内容。「斋」的本义是「过午不食」,也叫「不非时食」,属于出家人的戒律。大乘佛教提倡不肉食(包括不食五辛),「斋」的意义也就转化为吃素食。原始佛教主张念释迦牟尼佛,大乘佛教认为一佛即一切佛,主张念十方三世一切佛。自净土宗盛行以来,「念佛」多专指念西方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俗语「一人吃斋,十人念佛」,谓一个人虔诚地信佛修持,身体力行,便能够带动许多人向善学法。如《平妖传》第七回:「常言道:一人吃斋,十人念佛。因这杨巡检夫妻好道,连这老门公也信心的。」(李明权)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俗语佛源】
俗语中以谓本无其事因传说者多,大家就信以为真。此语源自佛教《景德传灯录·契纳禅师》:「问:『如何是东禅家风?』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又《五灯会元·临济玄禅师法嗣》:「僧问:『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李君冈)
俗语中以谓本无其事因传说者多,大家就信以为真。此语源自佛教《景德传灯录·契纳禅师》:「问:『如何是东禅家风?』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又《五灯会元·临济玄禅师法嗣》:「僧问:『多子塔前,共谈何事?』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李君冈)
一刀两断
【俗语佛源】
语本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亦作「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如《歧路灯》第七一回:「一个男人家,心里想做事,便一刀两断做出来。」也比喻坚决断绝关系。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白娘娘说江世荣还欠她几万块钱,要是他不赶快归还,到那天,她就什么也说了出来,同他一刀两断,再不替他胡说八道了。」(李明权)
语本于《五灯会元》卷十二:「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谓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后亦作「一刀两断」。多比喻干脆利落。如《歧路灯》第七一回:「一个男人家,心里想做事,便一刀两断做出来。」也比喻坚决断绝关系。如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白娘娘说江世荣还欠她几万块钱,要是他不赶快归还,到那天,她就什么也说了出来,同他一刀两断,再不替他胡说八道了。」(李明权)
一门深入
【俗语佛源】
专攻一门技术或学问,以期深造,称为「一门深入」。此说本于《楞严经》卷四:「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原来,佛在楞严会上问大家,你们各用什么方法(门,法门)證得「圆通」境界?二十五位菩萨、罗汉分别介绍了各自證道的经验。例如,观世音菩萨由「耳根」「一门深入」,而證到「圆通」。佛家认为。深入一个法门可以證知一切法门,如唐代善导说:「从此一门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门也。」(《大日经疏》卷一)「一门深入」的结果,是获得清净解脱。(李明权)
专攻一门技术或学问,以期深造,称为「一门深入」。此说本于《楞严经》卷四:「令汝但于一门深入,入一无妄,彼六知根,一时清净。」原来,佛在楞严会上问大家,你们各用什么方法(门,法门)證得「圆通」境界?二十五位菩萨、罗汉分别介绍了各自證道的经验。例如,观世音菩萨由「耳根」「一门深入」,而證到「圆通」。佛家认为。深入一个法门可以證知一切法门,如唐代善导说:「从此一门得入法界,即是普入一切法界门也。」(《大日经疏》卷一)「一门深入」的结果,是获得清净解脱。(李明权)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俗语佛源】
亦农亦禅、农禅结合是佛门僧侣的一个优良传统。僧侣们在礼佛、坐禅之余,不但参加耕种、收割、植树等农林劳动,还要从事砍柴、挑水等日常劳作。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内干过杂活。正式创立农禅制度的是唐代百丈山怀海(720年—814年)禅师。怀海,福州长乐人,出家后师从马祖道一,在江西弘扬禅宗二十多年。他制定了禅寺中的集体劳动制度,称为「普请」法。怀海以身作则,带领僧众参加劳动。执事僧见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农具,请他歇息。怀海一时找不到他的农具,竟然不肯吃饭。「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事见《五灯会元》卷三。怀海之后,农禅之风盛行禅林。禅宗认为,穿衣吃饭、砍柴挑水,日常劳动,都是佛法。实行农禅,可使得心境溶为一体,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也有利于寺院经济的自给自足,增强僧侣的勤劳习惯。此外,劳动能够活动筋骨,益寿延年。怀海本人活到九十五岁的高龄,便是明證。(李明权)
亦农亦禅、农禅结合是佛门僧侣的一个优良传统。僧侣们在礼佛、坐禅之余,不但参加耕种、收割、植树等农林劳动,还要从事砍柴、挑水等日常劳作。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内干过杂活。正式创立农禅制度的是唐代百丈山怀海(720年—814年)禅师。怀海,福州长乐人,出家后师从马祖道一,在江西弘扬禅宗二十多年。他制定了禅寺中的集体劳动制度,称为「普请」法。怀海以身作则,带领僧众参加劳动。执事僧见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农具,请他歇息。怀海一时找不到他的农具,竟然不肯吃饭。「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事见《五灯会元》卷三。怀海之后,农禅之风盛行禅林。禅宗认为,穿衣吃饭、砍柴挑水,日常劳动,都是佛法。实行农禅,可使得心境溶为一体,佛法、世法打成一片。也有利于寺院经济的自给自足,增强僧侣的勤劳习惯。此外,劳动能够活动筋骨,益寿延年。怀海本人活到九十五岁的高龄,便是明證。(李明权)
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俗语佛源】
佛家原有「绳蛇」的比喻。如宋·子泐《起信论疏笔削记》卷十九:「知法如幻,故无所怯。绳蛇非毒、杌鬼无心,何所怯耶!」佛家认为,凡夫误认假相为实有之物,这叫「遍计所执」,喻如认绳为蛇。又《续传灯录》卷二九:「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旨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后成为一条运用广泛的俗语:「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谓吃过一次亏以后,便长时间地疑神疑鬼,亦作「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李明权)
佛家原有「绳蛇」的比喻。如宋·子泐《起信论疏笔削记》卷十九:「知法如幻,故无所怯。绳蛇非毒、杌鬼无心,何所怯耶!」佛家认为,凡夫误认假相为实有之物,这叫「遍计所执」,喻如认绳为蛇。又《续传灯录》卷二九:「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道:『无,意旨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后成为一条运用广泛的俗语:「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谓吃过一次亏以后,便长时间地疑神疑鬼,亦作「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胆气了。」(李明权)
一旦无常万事休
【俗语佛源】
有朝一日死去,谓之「一旦无常」。如《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人人也都知道他死期不远,巴了南墙望他,倘得他『一旦无常』,可得合村安净。」一旦死去,什么都完了,谓之「一旦无常万事休」。如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哎,我一口钢刀豁口,觑一觑金瓜碎首,我可甚一旦无常万事休?」无常 ,指死亡。如有些佛寺在日落方位设「无常院」,让病重的僧人住在里面,等待圆寂。(可以参见「无常」条)不过,「一旦无常万事休」只是民间借用引申的说法,其实,佛教并不认为死去便「万事休」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楞严经》卷二)。死去,不过意味著另一个轮回的开始。(李明权)
有朝一日死去,谓之「一旦无常」。如《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人人也都知道他死期不远,巴了南墙望他,倘得他『一旦无常』,可得合村安净。」一旦死去,什么都完了,谓之「一旦无常万事休」。如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哎,我一口钢刀豁口,觑一觑金瓜碎首,我可甚一旦无常万事休?」无常 ,指死亡。如有些佛寺在日落方位设「无常院」,让病重的僧人住在里面,等待圆寂。(可以参见「无常」条)不过,「一旦无常万事休」只是民间借用引申的说法,其实,佛教并不认为死去便「万事休」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楞严经》卷二)。死去,不过意味著另一个轮回的开始。(李明权)
一动不如一静
【俗语佛源】
据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记载:南宋孝宗皇帝一日到天竺和灵隐礼佛,经过飞来峰,问陪同的和尚僧辉:「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 ?」僧辉对道 :「一动不如一静。」一般地说,佛家反对身、口、意因妄而造业。僧人所居的寺庙,梵名Aranyaka,意译为寂静处,僧人所修的禅定,梵名Dhyana,意译为静虑。「静虑」这一意译,当从《礼记·大学》而来:「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教也有「因定发慧」之说,后引用「一动不如一静」,系指不必多此一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况且下水顺风,相去已百里之遥,一动不如一静,劝你息了心罢!」王西彦《春寒》:「一动不如一静,看看事态的发展再说。」(李明权)
据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记载:南宋孝宗皇帝一日到天竺和灵隐礼佛,经过飞来峰,问陪同的和尚僧辉:「既是飞来,如何不飞去 ?」僧辉对道 :「一动不如一静。」一般地说,佛家反对身、口、意因妄而造业。僧人所居的寺庙,梵名Aranyaka,意译为寂静处,僧人所修的禅定,梵名Dhyana,意译为静虑。「静虑」这一意译,当从《礼记·大学》而来:「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教也有「因定发慧」之说,后引用「一动不如一静」,系指不必多此一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况且下水顺风,相去已百里之遥,一动不如一静,劝你息了心罢!」王西彦《春寒》:「一动不如一静,看看事态的发展再说。」(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