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73,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八十一科
八十一法
八十一品思惑
十一切处
八识体一
九因一果
九会一印
九缚一脱
九显一密
十一位
十一法
牧牛十一法喻比丘
阿罗汉所不习十一法
十一色
十一宗
八十一科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藏一览三引指要录曰:注出般若名相八十馀科,庶发披阅者智智尔:一、五蕴,二、六根,三、六尘,四、六识,五、六触,六、六缘所生,七、四缘,八、六大,九、十二因缘,十、六度,十一、我者,十二、生者,十三、寿者,十四、命者,十五、有情者,十六、养育者,十七、众数者,十八、作者,十九、使作者,二十、起者,二十一、使起者,二十二、受者,二十三、使受者、二十四,见者,二十五、知者,二十六、二十空,二十七、四谛,二十八、真如,二十九、法界,三十、法性,三十一、不虚妄性,三十二、不变易性,三十三、平等性,三十四、离生性,三十五、法定,三十六、法住,三十七、实际,三十八、虚空界,三十九、不思议界,四十、四静虑,四十一、四无量,四十二、四无色定,四十三、八解脱,四十四、八胜处,四十五、九次第定,四十六、四念处,四十七、四正勤,四十八,十遍处,四十九、四神足,五十、五根,五十一、五力,五十二、七觉支,五十三、八圣道支,五十四、空解脱门,五十五、无相解脱门,五十六、无愿解脱门,五十七、菩萨十地,五十八、五眼,五十九、六通,六十、十力,六十一、四无畏,六十二、四无碍解,六十三、大慈,六十四、大悲,六十五、大喜,六十六、大舍,六十七、十八不共法,六十八、无忘失法,六十九、恒住舍性,七十、一切智,七十一、道相智,七十二、一切相智,七十三、一切陀罗尼门,七十四、一切三摩地门,七十五、预流果,七十六、一来果,七十七、不还果,七十八、阿罗汉果,七十九、独觉菩提,八十、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自觉觉他),八十一、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因圆果满)。
八十一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大般若经所说之法门,有八十一科,一为色,二为心,三为五阴,四为十二入,五为十八界,六为四谛,七为十二因缘,八为十八空,九为六度,十为四智,总为八十一法。见教乘法数十二。
八十一品思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思惑)
【佛学大辞典】
(名数)如上所言,见惑者顿断之,思惑者渐断之。渐断之者声闻乘为钝根故,分十惑为九地之九品而分断之也。九地者欲界五趣地为一,于此加色界之四禅地与无色界之四空处而为九地也,九品者此各地之思惑,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乃至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之九品。故为八十一品。既断见惑之圣者为预流果,更进而断初地之一品乃至五品为一来向,断六品已,为一来果。以有下三品之欲惑,尚一往来于人天故也。次后方断下三品之惑为不还向,既断已,谓之不还果,以不再还生于欲界故也。次后渐断上二界八地之七十二品为阿罗汉向,正断终,为阿罗汉果。阿罗汉者译曰不生,以既断尽八十一品之思惑不再受生于三界故也。见俱舍论十二。
【佛学常见辞汇】
小乘说思惑品数有十、即欲界有贪瞋痴慢四惑,色界与无色界各有贪痴慢三惑,合而为十。此十惑分九地九品渐断之,九地者,欲界五趣为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即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合共即八十一品。
【三藏法数】
(出天台四教仪集注)
思惑者,谓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而起贪瞋痴慢四惑也。言八十一品者,以欲界为一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为四地,无色界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为四地,共为九地。欲界一地具九品,贪瞋痴慢四惑,所谓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也。色界四地,无色界四地,亦各有九品,贪痴慢三惑,但除瞋恚,以上二界,不行瞋故。是则九地各有九品思惑,共成八十一品也。(三界思惑分九品者,以此惑难断,故细分之,令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次第断除也。)
思惑
【佛学大辞典】
(术语)新云修惑,旧云思惑,爱惑,假惑。三乘之圣人于修道所断之贪瞋痴等迷事惑也。小乘三界合有十惑。大乘有十六惑。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修惑,三惑之一,即思想上的迷惑错误,如贪瞋痴慢疑等之五烦恼是。思惑的品数有八十一,即欲界五趣一地,色界四禅天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天为四地,共九地,每地九品,合共即八十一品。
【佛学次第统编】
思惑前文已叙,兹再总述概要。谓思惑有八十一品,所谓三界分为九地,欲界合为一地,四禅四定为八,共为九地。欲界一地中,有九品贪瞋痴慢。言九品者,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上八地各有九品,除瞋使,故成八十一品也。
上来见思不同,总是集谛。
【三藏法数】
贪爱曰思,谓眼耳鼻舌身五根,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贪爱染著,迷而不觉,是名思惑。
十一切处
【佛学大辞典】
(名数)新曰十遍处。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之十法,使其一一周遍于一切处也。十中之前八者,如前之第三净解脱,观色之清净,其所依之禅定亦如前,依第四禅定缘欲界之色也。后二者以空无边处识无边处定为所依,缘其他受想行识之四蕴也。修观行者由解脱入于胜处,由胜处入于一切处,起于后后者胜于前前也。盖修解脱,但于所缘,总取净相,未能分别青黄赤白,后之四胜处,虽能分别青黄赤白,而未能作无边之行相,又前之四一切处,青黄赤白一一观为无边,而思此青等以何者为其所依?知依于大种,故地水火风一一观为无边。复思此所觉之色,何所依而广大?知由于虚空,故次观虚空无边。又思此能觉之识,以何者为所依?知依于识,故次观识无边。此所依之识别无所依,故更无第九之遍处。见智度论二十一,俱舍论二十九,同颂疏二十九,法界次第中之下。
【佛学大辞典】
(名数)总合一切万有为一对象而观之,其方法有十种: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识是也。若住于水想,则万有自身皆成流动之观。又曰十禅支,十遍处定。见法界次第十。详出八背舍项中。巴Kasin!a%yatana。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十遍处,即观青黄赤白地水火风空识等十法,使其一一周遍于一切处。
【佛学次第统编】
大智度论云:「背舍为初门,胜处为中行,一切处为成就也。三种观足,即是观禅体成就,通称一切处者,皆从所观境遍满得名也。亦名十一切入。」
一、青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青色,使遍一切处皆青也。
二、黄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黄色,使遍一切处皆黄也。
三、赤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赤色,使遍一切处皆赤也。
四、白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白色,使遍一切处皆白也。
五、地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地色,使遍一切处皆地色也。
六、水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水色,使遍一切处皆水色也。
七、火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火色,使遍一切处皆火色也。
八、风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少风色,使遍一切处皆风色也。
九、空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所见空色,使遍一切处皆空也。
十、识一切处 谓于定中,还取前背舍胜处中所见识色,使遍一切处皆有识也。
八识体一
【佛学大辞典】
(杂语)对八识体别而言。谓诸八识之体性,悉为同一也。出于无性之摄论四卷,世亲之摄论三卷,为一类之菩萨所主张者,唯识宗之异义也。
【佛学常见辞汇】
所有八识的体性都是一体,这是唯识宗的异义。
九因一果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界中前九界为因,后一界为果也。
【佛学常见辞汇】
在十法界中,前九界是因,后一界是果。
九会一印
【佛学大辞典】
(术语)金刚界九会曼陀罗中有一印会者,乃九会众尊尽纳于大日如来一智拳印之法门也。他八会为开大日之德者,而一印会为合之者,即开合之二门也。
九缚一脱
【佛学大辞典】
(名数)摩诃止观一上明涉于内外十道之发心:一火途道、二血途道、三刀途道、四阿修罗道、五人道、六天道、七魔罗道、八尼犍道、九色无色道、十二乘道。此中前九者为缚,后一者为脱。缚脱虽异,同是邪非之发心也。「九种是生死。如蚕自缚。后一是涅槃。如獐独跳。虽得自脱。未具佛法。俱非故双简。」又「以明了四谛故,非九缚。起四弘誓故,非一脱。」
九显一密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言宗判十住心中前九住心为显教,后一住心为密教,故曰九显一密。
【佛学常见辞汇】
真言宗判十住心中之前九住心是显教,后一住心是密教,故曰九显一密。
十一位
【佛学大辞典】
(名数)十地与妙觉位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十地加等觉,叫做十一位。
十一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比丘应成就十一法。一戒,二定,三慧,四解脱,五解脱见慧,已上五者即五根也。六根寂,六根之寂静也。七知足,八修法,九知方使。十分别义。十一不著利。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所应成就的十一种法,即戒、定、慧、解脱、解脱见慧、根寂、知足、修法、知方使、分别义、不著利。
牧牛十一法喻比丘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知色,譬知四大及四大所造之色。二知相,譬知行善行恶之相。三知摩刷。譬离恶念。四知护疮。譬护持五根。五知起烟。譬多闻说法。六知良田茂草,譬八正道。七知所爱。譬爱法宝。八知择道行。譬行十二部经。九知渡所。譬四意止。十知止足。譬不贪食。十一知时宜。譬恭奉长老比丘。
阿罗汉所不习十一法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舍戒,二不净,三杀生,四盗,五不食残食。六妄语,七群党,八恶言,九狐疑,十恐惧,十一受馀师及受胞胎。见增一阿含经四十六。
十一色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色)
【佛学大辞典】
(名数)五根五境无表色也(俱舍论),十一色悉为实法。又五根五境法所摄色也(唯识论),法处所摄色中之第五自在所摄色,有假有实。其他四者悉为假也。
【三藏法数】
(出大乘广五蕴论)
色以质碍为义。谓眼、耳、鼻、舌、身、无表六种,即内色也;色、声、香、味、触五种,即外色也。凡有十一种之别焉。
〔一、眼〕,谓眼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二、耳〕,谓耳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三、鼻〕,谓鼻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四、舌〕,谓舌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五、身〕,谓身根,有形质可见,故名色也。
〔六、色〕,谓眼根所见青黄赤白等色也。
〔七、声〕,谓丝竹环佩等声,以其实可听闻,故名色也。
〔八、香〕,谓栴檀沉水及饮食等香,以其实可嗅闻,故名色也。
〔九、味〕,谓甘淡咸苦等味,以其实可尝知,故名色也。
〔十、触〕,谓妙衣上服,柔软细滑等触,以其实有触对,故名色也。
〔十一、无表〕,无表者,谓不可显示之色也。如四禅天定中色,眼中一分净色,皆不可见,不可显示;又如意识缘想过去种种境界,虽无表对,想境实见,故名无表色也。(四禅天者,即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也。一分净色,即眼识也。)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变坏之义,变碍之义,质碍之义。变坏者辅变破坏也,变碍者变坏质碍也,质碍者有形质而互为障碍也。是从五根境等之极微而成。又色者示现之义,诸色法中独取五境中之色尘而名为色者,以彼有质碍与示现两义,色之义胜故也。俱舍论一曰:「由变坏故,(中略)变碍故,名为色。」同八曰:「或示现义。」大乘义章二曰:「质碍名色。」
【佛学常见辞汇】
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外色、显色、表色、形色五种。内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属于内身,故名内色;外色是指色声香味触之五境,因属于外境,故名外色;显色是指我们常见的各种颜色,如青黄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众生色身的各种动作,如取舍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体的形状,如长短方圆等等。
【佛学次第统编】
法处所摄色有五: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也。
一、极略色 即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种法处实色,极微为性。极者,至也、穷也、边也。略有二义:一者总义,总略众色,析至极微,名极略色。略色之极,依士得名。二者小义,析诸根境,至极小处,名极略色。色即极略,或色之极略,依士持业。
二、极迥色 以空界色极微为体。空界色中,摄六种色。谓明闇光影及迥色与空之显色,以空界色上下见别,分成迥色及空一显色。析此六色以致极微,总名极迥色,离碍方显,立以迥名。
三、受所引色 即无表。以律仪不律仪无表为体,受谓因教因师而领受也,引谓依受而发起也。
四、遍计所起 影像色谓通三性,独散意识因计所变,五根五尘定境色无用影像为体。三性意识能遍计度,境从此生,名彼所起。
五、自在所生色 胜定力故,于一切色皆得自在,即以定所变色声香味触境为体。定通无拥,名为自在,果从彼起,名彼所生。
【三藏法数】
谓眼根所见青黄赤白等色也。
十一宗
【佛学大辞典】
(名数)外道之十一宗也。(参见:外道)
外道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于佛教外立道者。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资持记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天台净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称外道。」三论玄义上曰:「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圆觉经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网经上曰:「天魔外道,相视如父母。」法华经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圆觉经曰:「汝善男子,当护末世是修行者,无令恶魔及诸外道恼身心。」外道之种类不一。百论有「二天三仙」,四宗论及入大乘论有「四外道」,维摩经,涅槃经等有「六师」,唯识论有「十三外道」,瑜伽论有「十六外论师」,外道小乘涅槃论有「二十种」,大日经有「三十种」,涅槃经,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种」,华严经,智度论等有「九十六种」。以下逐项详说之。
【佛学常见辞汇】
于佛教以外立道,或道外之道,称为外道,亦即真理以外的邪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