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13,分568页显示  上一页  258  259  260  261  262  264  265  266  26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一啖十脔
一刀两断
一点灵犀
一点论
一点清花
一点如漆
一点水一个泡
一点香尘
一点一滴
一雕双兔
一跌不振
一迭声
一叠连
一叠声
一丁不识
《分类字锦》:一啖十脔(一啖十脔)
江南野史陈陶所居不与俗接惟嗜鲊一啖或至十脔
分类:
《國語辭典》:一刀两断(一刀兩斷)  拼音:yī dāo liǎng duàn
1.一刀斩成两断。《西游记》第九回:「你若从我,万事皆休,若不从时,一刀两断!」也作「一刀两段」。
2.比喻断绝关系。《朱子语类。卷四四。论语。宪问篇》:「观此,可见『克己』者是从根源上一刀两断,便斩绝了,更不复萌。」《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那穷鬼自知无力,必然情愿退亲。我就要了他休书,却不一刀两断?」也作「一刀两段」。
3.形容行事乾脆爽快。《歧路灯》第七一回:「一个男人家,心里想做事,便一刀两断做出来。」《野叟曝言》第一四回:「有谋赞道:『文先生真是快人,贱性也是一刀两断的。』」也作「一刀两段」。
分類:坚决断绝
《國語辭典》:一点灵犀(一點靈犀)  拼音:yī diǎn líng xī
语本唐。李商隐〈无题〉诗二首之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心心相映。元。汪元亨〈折桂令。望南山归去来兮〉曲:「跨百尺长鲸,逐双飞彩凤,通一点灵犀。」明。王玉峰《焚香记》第一○出:「但得皆如意,两情称,始信一点灵犀,诚通海神。」亦比喻灵敏慧捷。元。王仲诚〈粉蝶儿。昨宴东楼套。满庭芳〉曲:「蕙兰性一点灵犀透,举止温柔。」
《漢語大詞典》:一点论(一點論)
毛泽东 对形而上学片面性观点的一种简明的、生动的、通俗的说法。 毛泽东 《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一点论是从古以来就有的,两点论也是从古以来就有的。这就是形而上学跟辩证法。”
《分类字锦》:一点清花(一点清花)
唐无名氏白鹰赋迁河阳之乔木一点清花映武城之瑶琴孤飞春雪
分类:
《分类字锦》:一点如漆(一点如漆)
萧子良荅王僧虔书子邑之纸妍妙晖光仲将之墨一点如漆伯英之笔穷神尽思妙物远矣邈不可追
分类:
《國語辭典》:一点水一个泡(一點水一個泡)  拼音:yī diǎn shuǐ yī ge pào
比喻诚信可靠,说话算数。《儒林外史》第二六回:「我从来是一点水一个泡的人,比不得媒人嘴。」
分類:诚实不苟
《分类字锦》:一点香尘(一点香尘)
王恽 宋太祖蹴鞠图诗 笔端欲见无穷意,一点香尘欲起时。
分类:杂技
《國語辭典》:一点一滴(一點一滴)  拼音:yī diǎn yī dī
极少数量的。如:「他的财富完全是靠做资源回收,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
《漢語大詞典》:一雕双兔(一鵰雙兔)
唐 李林甫 、 张九龄 、 裴耀卿 并为相, 李 抑扬 张 、 裴 自得, 张 裴 二人罄折卑逊,时人窃言“一鵰挟两兔”。见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后因以“一鵰双兔”谓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 清 钱谦益 《曲江歌十绝句奉寄香山何相公》之四:“偃月堂深仗马閒,一鵰双兔竝朝班。书生漫自夸前识,只恨胡雏 轧犖山 。”
《漢語大詞典》:一跌不振
同“ 一蹶不振 ”。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下:“ 房次律 为宰相,当中原始乱时,虽无大功,亦无甚显过,罢黜盖非其罪。一跌不振,遂至於死。”
《漢語大詞典》:一迭声(一迭聲)
见“ 一叠声 ”。
《國語辭典》:一叠声(一疊聲)  拼音:yī dié shēng
连声不停。《红楼梦》第六五回:「尤三姐一叠声又叫:『将姐姐请来,要乐,咱们四个一处同乐。』」《孽海花》第七回:「忽后梢有个老婆子,一叠声叫珠儿。」
分類:连声不断
《漢語大詞典》:一叠连(一疊連)
谓连续不断。《荡寇志》第一三四回:“果然 张黿 吓得几乎要死,一叠连差人去催 李应 去了。” 鲁迅 《彷徨·在酒楼上》:“楼梯上一阵乱响,拥上几个酒客来……一迭连的走得小楼都发抖。”
分類:连续不断
《國語辭典》:一叠声(一疊聲)  拼音:yī dié shēng
连声不停。《红楼梦》第六五回:「尤三姐一叠声又叫:『将姐姐请来,要乐,咱们四个一处同乐。』」《孽海花》第七回:「忽后梢有个老婆子,一叠声叫珠儿。」
分類:连声不断
《國語辭典》:一丁不识(一丁不識)  拼音:yī dīng bù shì
比喻不识字或毫无学问。参见「不识一丁」条。《金瓶梅》第四八回:「菽麦不知,一丁不识。」《醒世姻缘传》第一回:「那邢生后来做到尚书的人品,你道他眼里那里有你这个一丁不识的佳公子?」
《國語辭典》:一丁  拼音:yī dīng
1.一个成年男子。《宋书。卷六。孝武帝本纪》:「夏五月辛酉,制荆、徐、兖、豫、雍、青、冀七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复一丁。」唐。白居易〈新乐府。新丰折臂翁〉:「户有三丁点一丁,点得驱将何处去。」
2.一个的󻾹误。《旧唐书。卷一二九。张延赏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