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29,分569页显示  上一页  198  199  200  201  202  204  205  206  20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一心一路
一心一意
一心营职
一星半点
一行斜字
一行作吏
一形众相
一踅头
一熏一莸
一寻一个着
一言半辞
一蟹不如一蟹
一泻汪洋
一泻万里
一泻千里
《漢語大詞典》:一心一路
犹一心一意。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多心》:“初相交,指望你一心一路;到如今,眼面上做工夫。”
分類:一心一意
《國語辭典》:一心一意  拼音:yī xīn yī yì
心意专一。如:「她一心一意想出国留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既有此话,有烦妈妈上覆他,叫他早自挣挫,我自一心一意守他这日罢了。」《儒林外史》第五二回:「陈正公见他如此至诚,一心一意要把银子借与他。」
《分类字锦》:一心营职(一心营职)
司马迁 报任安诗 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
分类:
《漢語大詞典》:一星半点(一星半點)
形容点点滴滴,为数极少。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一:“他以为也许言语之间得罪了她,而她以为即使有一星半点的顶撞也犯不着这么客气。” 丁玲 《杜晚香》:“公公有时也把在村上听到的一星半点的消息带回家来。” 康濯 《太阳初升的时候·买牛记》:“买下牛,不该你们动的,你们可一星半点也不兴动!”
《分类字锦》:一行斜字
李群玉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诗 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
分类:鸿雁
《國語辭典》:一行作吏  拼音:yī xíng zuò lì
一经入仕。三国魏。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分類:一经
《分类字锦》:一形众相(一形众相)
张怀瓘书断吴皇象字休明工章草抱朴云书圣者皇象怀瓘以为右军隶书以一形而众相万字皆别休明章草虽相众而形一万字皆同各造其极则实而不朴文而不华
分类:
《國語辭典》:一踅头(一踅頭)  拼音:yī xué tóu
一转头。《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那骡子见那铃铛满地乱滚,又一眼岔,它便一踅头,顺著黑风岗的山根儿跑了下去。」
分類:掉头
《國語辭典》:一薰一莸(一薰一蕕)  拼音:yī xūn yī yóu
薰,香草。莸,臭草。一薰一莸指把香草、臭草相混合,积放十年后则香气尽而臭气犹存。语出《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比喻善易消失,恶难灭除,善容易被恶所遮蔽。唐。权德舆 唐赠兵部尚书宣公陆贽翰苑集序:「一薰一莸,善齐不能同其器;方凿圆枘,良工无以措巧心。」
分類:相混
《漢語大詞典》:一寻一个着(一尋一個着)
方言。一寻即得。谓相见或觅得甚为容易。《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 狄周 认道:‘这不是 童奶奶 么?好意思儿,一寻一个着!’”
《國語辭典》:一言半辞(一言半辭)  拼音:yī yán bàn cí
极少的言辞。《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國語辭典》:一言半语(一言半語)  拼音:yī yán bàn yǔ
言辞很少。宋。杨万里 送刘德脩殿院直阁将漕潼川诗:「一言半语到金石,四海九州成弟兄。」明。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我倒好笑,你请我来吃酒来,一言半语,差了些儿,将我锁在这里。」也作「一字半句」、「一言半字」。
《國語辭典》:一蟹不如一蟹  拼音:yī xiè bù rú yī xiè
艾子在海边见到一体形扁圆的多足动物,询问后,始知为螃蟹。尔后又看到好几种螃蟹,但是一种比一种小,不禁叹道:「怎么一蟹不如一蟹呢?」典出宋。苏轼《艾子杂说》。后比喻一个比一个差或事物每况愈下,愈来愈糟。金。王若虚《文辨二》:「晏殊以为柳胜韩,李淑又谓刘胜柳,所谓一蟹不如一蟹。」《通俗编。禽鱼》引《圣宋掇遗》:「陶谷奉使吴越,忠懿王宴之,以其嗜蟹,自蝤蛑至蟛蜞,凡罗列十馀种。谷笑曰:『真所谓一蟹不如一蟹也。』」
分類:不如如一
《搜韵词典》:一泻汪洋  拼音:yī xiè wāng yáng
形容水流迅速,水势浩大
一泻汪洋。——·梁启超《谭嗣同传》
《漢語大詞典》:一泻万里(一瀉萬里)
见“ 一泻千里 ”。
《國語辭典》:一泻千里(一瀉千里)  拼音:yī xiè qiān lǐ
1.形容水的奔流通畅快速。如:「黄河之水,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回时乘著水势,一泻千里,好不顺溜。」
2.比喻行文畅达,气势奔放。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一。文学》:「其文如源泉奔放,一泻千里。」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五。苏东坡诗》:「坡诗放笔快意,一泻千里,不甚锻鍊。」
3.比喻口才的雄辩。如:「他一上场就口若悬河,一泻千里,逼得对方百口莫辩。」
《國語辭典》:一泻千里(一瀉千里)  拼音:yī xiè qiān lǐ
1.形容水的奔流通畅快速。如:「黄河之水,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警世通言。卷三。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回时乘著水势,一泻千里,好不顺溜。」
2.比喻行文畅达,气势奔放。明。焦竑《玉堂丛语。卷一。文学》:「其文如源泉奔放,一泻千里。」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五。苏东坡诗》:「坡诗放笔快意,一泻千里,不甚锻鍊。」
3.比喻口才的雄辩。如:「他一上场就口若悬河,一泻千里,逼得对方百口莫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