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73,分72页显示 上一页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下一页
一乘之珠
一乘一味
一乘究竟教
本愿一乘
一乘显性教
一时
一茎草
一夏
一夏九旬
一俱胝
一拳
一拳五指
一家
一家宴
佛类词典(续上)
一乘菩提一乘之珠
一乘一味
一乘究竟教
本愿一乘
一乘显性教
一时
一茎草
一夏
一夏九旬
一俱胝
一拳
一拳五指
一家
一家宴
一乘菩提
【佛学大辞典】
(术语)言一乘为真实之菩提,非二乘三乘方便之菩提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乘才是真实的菩提,其他二乘和三乘都是方便的菩提而已。
(术语)言一乘为真实之菩提,非二乘三乘方便之菩提也。
【佛学常见辞汇】
谓一乘才是真实的菩提,其他二乘和三乘都是方便的菩提而已。
一乘之珠
【佛学大辞典】
(譬喻)以譬妙法一乘珠也。出法华经五百授记品。(参见:「珠」)
(譬喻)以譬妙法一乘珠也。出法华经五百授记品。(参见:「珠」)
一乘一味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一乘之教味,唯一不二,故曰一味。
(杂语)一乘之教味,唯一不二,故曰一味。
一乘究竟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乘之法,为一代教中究意至极之教。即法华经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一乘是佛一代教中最究竟圆满的教法。
(术语)一乘之法,为一代教中究意至极之教。即法华经是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一乘是佛一代教中最究竟圆满的教法。
本愿一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弥陀之本愿,为一乘之法。以本愿使一切众生尽成佛也。愚秃钞曰:「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教者,绝对不二之教,一实真如之道也。」
(术语)弥陀之本愿,为一乘之法。以本愿使一切众生尽成佛也。愚秃钞曰:「本愿一乘,顿极顿速,圆融圆满教者,绝对不二之教,一实真如之道也。」
一乘显性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圭峰所立五教之一。(参见:五教)
(术语)圭峰所立五教之一。(参见:五教)
五教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开此五教而为十宗。(参见:宗)。(二)为同宗圭峰所立,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五教十宗)
(术语)华严宗之教判也。有二种:(一)始于杜顺,成于贤首,是唯就出世间之一教判定之。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大乘终教,四顿教,五圆教也。五教章冠注上一曰:「至相智俨大师,亲承于杜顺和尚,显扬宗旨,弘传一乘。搜玄、十玄、孔目、问答、章疏非一,约就五教广立清范。(中略)贤首亲于智俨造此五教。」同上三曰:「圣教万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小乘教于四部之阿含经、发智、婆娑论等,说灰身灭智之涅槃法者。大乘始教为大乘之初门,有相始教空始教二种。深密经、唯识论等,分别五性,建立依他之万法者为相始教。般若经、三论等,说诸法皆空,显无所得平等者,为空始教。此二教皆不开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义,故贬为始教。大乘终教于楞伽经起信论等说真如缘起之理,唱一切皆成佛者。顿教对于一类之顿机,不依言句,不设位次,以顿彻理性为教者。是既绝言句,故为别部之经。以楞伽经四,有镜像顿现之譬;宝积经论一,有顿教修多罗之名而立之。如以维摩之默而显不二,以达磨之心而印于心,为得此旨者。圆教于华严经法华经等,明圆融具德之一乘者。此分别教一乘同教一乘二种。华严经直开示圆融不思议之法门,远异于彼之三乘教,故名别教一乘;法华经为开会二乘,其说相同于三乘教,故名同教一乘。圆教之名,八十华严经谓为圆满修多罗。华严玄谈五曰:「教类有五,即贤首所立,广有别章,大同天台,但加顿教。」又曰:「不同前渐次位修行,不同于彼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天台所以不立者以四教中皆有一绝言故。今乃开者顿显绝言为一类,离念机故,即顺禅宗。」开此五教而为十宗。(参见:宗)。(二)为同宗圭峰所立,此统收世间出世间之二教:一、人天教,以持提谓经等五戒而生于人间,行十善而生于天上为教者。二、小乘教,如前。三、大乘法相教,前始教中之相始教也。四、大乘破相教,前始教中之空始教也。五、一乘显性教,前终顿圆之三教也。见原人论。前法相破相之二教,别立声缘菩之三乘,故为大乘,今为一佛乘,故曰一乘。
【佛学常见辞汇】
(参见:五教十宗)
一时
【佛学大辞典】
(杂语)巴利语翳迦三昧耶Ekam!samayam!之译语。在某时之义。诸经之初,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等。天台观经疏一,谓「今不论长短假实,说此经竟,总谓为一时。」
【三藏法数】
(出各经之首)
一时者,佛与弟子说听和合之时也。是故诸经之首,皆言一时。法华文句云:闻持和合非异时。是也。(闻持者,弟子从佛闻法而受持也。)
(杂语)巴利语翳迦三昧耶Ekam!samayam!之译语。在某时之义。诸经之初,皆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等。天台观经疏一,谓「今不论长短假实,说此经竟,总谓为一时。」
【三藏法数】
(出各经之首)
一时者,佛与弟子说听和合之时也。是故诸经之首,皆言一时。法华文句云:闻持和合非异时。是也。(闻持者,弟子从佛闻法而受持也。)
一茎草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一茎之草,与梵刹或丈六金身,一如而不二也。从容录第四则曰:「世尊与众行次,以手指地云:云此处宜建梵刹。帝释将一茎草,插于地上,云建梵刹已竟。世尊微笑。」又赵州语录曰:「此事如明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老僧把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茎草用。佛即是烦恼,烦恼即是佛。」是漏心佛不二物我一如之消息也。
(杂语)一茎之草,与梵刹或丈六金身,一如而不二也。从容录第四则曰:「世尊与众行次,以手指地云:云此处宜建梵刹。帝释将一茎草,插于地上,云建梵刹已竟。世尊微笑。」又赵州语录曰:「此事如明珠在掌,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老僧把一茎草,作丈六金身用,把丈六金身,作一茎草用。佛即是烦恼,烦恼即是佛。」是漏心佛不二物我一如之消息也。
一夏
【佛学大辞典】
(术语)修夏时九十日安居之行也。本行经曰:「作一房与彼一夏安坐。」(参见:安居)
【佛学常见辞汇】
一次结夏安居。
(术语)修夏时九十日安居之行也。本行经曰:「作一房与彼一夏安坐。」(参见:安居)
【佛学常见辞汇】
一次结夏安居。
安居
【佛学大辞典】
(行事)Vars!a,印度僧徒,两期三月间禁外出而致力坐禅修学,是名两安居。异名为坐夏,坐腊等。始此谓之结夏,解此谓之解夏。业疏四曰:「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其安居之因由,(参见:布萨)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坐夏,或坐腊,即在夏季的三个月中,僧徒们不得随便外出,以便致力于坐禅和修习佛法。
(行事)Vars!a,印度僧徒,两期三月间禁外出而致力坐禅修学,是名两安居。异名为坐夏,坐腊等。始此谓之结夏,解此谓之解夏。业疏四曰:「形心摄静曰安,要期在住曰居。」其安居之因由,(参见:布萨)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坐夏,或坐腊,即在夏季的三个月中,僧徒们不得随便外出,以便致力于坐禅和修习佛法。
一夏九旬
【佛学大辞典】
(术语)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之九十日。为夏安居之日数。略曰一夏。
【佛学常见辞汇】
一次结夏安居的日数是九十天,即由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
(术语)从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之九十日。为夏安居之日数。略曰一夏。
【佛学常见辞汇】
一次结夏安居的日数是九十天,即由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
一俱胝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一亿也。希麟续音义曰:「一俱胝,梵语数名,此翻为亿也。」(参见:俱致)
(杂语)一亿也。希麟续音义曰:「一俱胝,梵语数名,此翻为亿也。」(参见:俱致)
俱致
【佛学大辞典】
(杂语)Kot!i,又作俱胝,拘致。数名。译曰亿。玄应音义五曰:「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万,或言亿。而甚不同,故存本耳。」慧琳音义一曰:「俱胝音知,天竺国数法名也。案华严经阿僧祇品云:十万为一洛叉,此国以数一亿,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三等数法之中,此即中数之名也。」华严疏钞十三上曰:「唐三藏译为百亿俱胝。测公深密记第六云:俱胝相传释有三种: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用此三者,以俱胝数或至百数或至千数或至百千。唐三藏译定千万也,故至百数。」【又】毗俱胝观音之略。七俱胝佛母尊之略。
(杂语)Kot!i,又作俱胝,拘致。数名。译曰亿。玄应音义五曰:「俱致,或言俱胝,此言千万,或言亿。而甚不同,故存本耳。」慧琳音义一曰:「俱胝音知,天竺国数法名也。案华严经阿僧祇品云:十万为一洛叉,此国以数一亿,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三等数法之中,此即中数之名也。」华严疏钞十三上曰:「唐三藏译为百亿俱胝。测公深密记第六云:俱胝相传释有三种:一者十万,二者百万,三者千万。用此三者,以俱胝数或至百数或至千数或至百千。唐三藏译定千万也,故至百数。」【又】毗俱胝观音之略。七俱胝佛母尊之略。
一拳
【佛学大辞典】
(杂语)握拳也。
(杂语)握拳也。
一拳五指
【佛学大辞典】
(譬喻)卷则一拳,开则五指,以喻总别一体之义。
(譬喻)卷则一拳,开则五指,以喻总别一体之义。
一家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宗一派一门名曰一家。大乘义章三曰:「一家宣说。」辅行一之五曰:「此六即义,起自一家,深符圆旨。」
(术语)一宗一派一门名曰一家。大乘义章三曰:「一家宣说。」辅行一之五曰:「此六即义,起自一家,深符圆旨。」
一家宴
【佛学大辞典】
(仪式)禅院之语。入院之节,不请他寺,唯供养寺内大众。曰一家宴。见象器笺九。
(仪式)禅院之语。入院之节,不请他寺,唯供养寺内大众。曰一家宴。见象器笺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