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7
词典
11
分类词汇
16
词典
一隅
一隅三反
一隅之见
一隅之说
局促一隅
局促一隅
一隅之地
苟安一隅
斗绝一隅
斗绝一隅
安于一隅
《國語辭典》:
一隅
拼音:
yī yú
一个角落。《文选。李陵。与苏武诗三首之一》:「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文选。左思。三都赋序》:「聊举其一隅,摄其体统,归诸诂训焉。」
分類:
一隅
狭小
片面
角落
地区
《國語辭典》:
一隅三反
拼音:
yī yú sān fǎn
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能依循事理举一反三。明。黄梨州〈陈乾初先生墓志铭〉:「乾初括磨阳习,一隅三反。」
分類:
类推
由此
《國語辭典》:
一隅之见(一隅之見)
拼音:
yī yú zhī jiàn
比喻片面偏颇的见解。《清史稿。卷二三九。沈文奎传》:「此一隅之见,偏而不全。」
分類:
片面
见解
《漢語大詞典》:
一隅之说(一隅之説)
片面的说法;偏见。
《
后汉书·王充等传论
》
:“数子之言当世失得皆究矣,然多谬通方之训,好申一隅之説。” 李贤 注:“一隅谓一方偏见也。” 宋
苏洵
《衡论上·御将》
:“或曰:‘赏所以使人,不先赏,人不为我用。’是皆一隅之説也,非通论也。”
分類:
片面
偏见
《国语辞典》:
局促一隅(局促一隅)
拼音:
jú cù yī yú
局限在某个狭小的范围内。如:「他的论断局促一隅,不足为奇。」也作「局促一隅」。
分类:
局限
狭小
范围
《国语辞典》:
局促一隅
拼音:
jú cù yī yú
局限在某个狭小范围内。如:「这篇社论立论偏狭,未免局促一隅,不够深入。」也作「局促一隅」。
分类:
局限
狭小
小范
范围
《国语辞典》:
一隅之地
拼音:
yī yú zhī dì
泛指狭小偏远之地。《南史。卷二一。王弘传。论曰》:「晋自中原沸腾,介居江左,以一隅之地,抗衡上国,年移三百,盖有凭焉。」
分类:
狭小
偏远
《國語辭典》:
苟安一隅
拼音:
gǒu ān yī yú
统治者对外来侵略不加以抵抗,而偏安一地。《精忠岳传》第五九回:「方今奸臣弄权,专主和议;朝廷听信奸言,希图苟安一隅,无用兵之志;不知将来如何。」
分類:
当权
只顾
本身
安居
国家
民族
安危
《漢語大詞典》:
斗绝一隅
孤悬边远之地;僻处边远之地。
分類:
孤悬
边远
僻处
《國語辭典》:
斗绝一隅(斗絕一隅)
拼音:
dǒu jué yī yú
1.在陡峭险峻、与世隔绝的偏僻之处。《魏书。卷一○二。西域传。焉耆国传》:「焉耆为国,斗绝一隅,不乱日久。」
2.称赞他人独具文才或技艺。《旧五代史。卷六○。唐书。李袭吉传》:「李公斗绝一隅,安得此文士,如吾之智算,得袭吉之笔才,虎傅翼矣。」
分類:
孤悬
边远
僻处
《國語辭典》:
安于一隅(安於一隅)
拼音:
ān yú yī yú
习惯、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宋。陈亮〈
上孝宗皇帝第二书
〉:「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大功于社稷也。」
分類:
习惯
满足
现状
不求上进
陈亮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