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维基
胡贯(1400年—1458年),字一贯,四川眉州人。治《书经》,年四十四岁中式正统七年壬戌科第三甲第四十八名进士。十二月二十八日生,行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海阳人,字道夫。成化十七年进士。由上高知县擢御史。弘治中,历按浙江、福建、南畿,以强干闻。累擢大理右寺丞。弘治十七年审张天祥杀无辜边民诈称得胜事,得实。天祥死于狱。帝以东厂揭帖为凭,翻此案,欲抵一贯死。旋改谪嵩明州同知。正德间,官至江西按察使。
维基
吴一贯,字道夫,广东潮州府海阳县人,民籍。广东乡试第十五名举人。成化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三甲第二十六名进士。由上高县知县擢监察御史。弘治年间,历按浙江、福建、南畿等地,后升大理寺右寺丞。京畿、河南饥荒,请发粟二十万石以振等。后被贬,正德初年,再升江西副使,讨伐华林贼有功,晋升为按察使。行军至奉新时去世。

人物简介

维基
扈永通(1499年—1576年),字一贯,号会溪,山东兖州府曹州曹县人,民籍。十二月二十三日生,行一,治《书经》,由国子生中式山东乡试第四十一名举人,年三十四岁中式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会试第八名,第三甲第八十八名进士。观兵部政,初授中书舍人,十四年十一月选授兵科给事中,二十二年十月升工科右给事中,二十三年四月升户科左给事中,二十四年四月升兵科都给事中,二十六年四月升南京太仆寺少卿,三十年四月升南京光禄寺卿,改应天府尹,三十三年(1554年)六月调顺天府尹,十一月以赴任迟违限,降二级为河南副使,转湖广参政,升河南右左布政,致仕。
《國語辭典》:有首尾  拼音:yǒu shǒu wěi
1.有开头,有结尾。比喻贯彻到底,始终如一。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五:「卢虽人物不扬,然观其文章有首尾,异日必贵。」
2.有勾结、有私情。《水浒传》第二六回:「原来县吏都是与西门庆有首尾的,官人自不必得说。」《金瓶梅》第一二回:「淫妇果然与小厮有首尾没有?你说饶了淫妇,我就饶了罢!」
《漢語大詞典》:贯缗(貫緡)
贯和缗都是穿钱绳,旧时钱千文称一贯或一缗。借指钱财。 唐 元稹 《唐故越州刺史赠左散骑常侍薛公神道碑文铭》:“公既殁, 浙东 使上公所羡之财,贯緡积帛之数凡三十有九万。”
分類:千文一贯
《漢語大詞典》:壹定
一贯不变,固定不变。汉书·叙传上:“盖闻圣人有壹定之论,列士有不易之分。”
分類:一贯固定
《漢語大詞典》:贯恶(貫惡)
(1).一贯的罪恶。 明 无名氏 《民抄董宦事实》:“府示:本府备知 陈明 贯恶,已拏正罪。”
(2).指恶贯满盈者。 清 吴俊 《过石湾感上年捕大盗何德广事》诗:“人心愤贯恶,天道怜氓蚩。”
《漢語大詞典》:逾贯(逾貫)
超过一千钱。古以千钱为一贯。 清 林则徐 《抢劫谋命各重犯丁朋铃张耀先等审明正法摺》:“其纠抢 周万兴 家,计赃逾贯,罪止绞候。” 清 陈其元 《庸闲斋笔记·作官须明公罪私罪》:“惟所失止洋银一元、钱五百文、布衣数件,计赃不逾贯。”
《國語辭典》:直上直下  拼音:zhí shàng zhí xià
由上往下,由首至尾。《水浒传》第六七回:「官道傍边,只见走过一条大汉,直上直下相李逵。」
《漢語大詞典》:素听(素聽)
谓一贯服从命令。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 威王 曰:‘令民素听,奈何?’”
《漢語大詞典》:袭顽(襲頑)
一贯顽梗。 明 徐渭 《代云南策问·问在昔》:“迨我今上圣明,其於怀柔遐裔之德,不特媲美祖宗,抑亦逈迈千古,赤子黔黎,襁褓椎结,而彼乃饱乳嚙肤,袭顽未已。”
分類:一贯
《漢語大詞典》:惯一不着(慣一不着)
说话一贯不着边际,没有着落。《金瓶梅词话》第五三回:“他惯一不着的,晓得甚么来?”
《漢語大詞典》:道德品质
也称“德性”,简称“品德”。个人在道德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特点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为中的体现。由道德信念、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因素构成。在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最高尚的、最能体现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利益的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國語辭典》: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拼音:cōng míng yī shì,měng dǒng yī shí
(谚语)比喻聪明的人也有糊涂、疏忽的时候。《官场维新记》第一○回:「我真『聪明一世,懵懂一时。』现在这习艺所,各省已经有好几处开办,我何不写封信到湖北去,托朋友抄他一个底子来。」
分類:一贯聪明
《漢語大詞典》:存心积虑(存心積慮)
谓长期、一贯的思想、想法。 宋 苏辙 《进策五道·臣事下》第三道:“社稷之臣可使死宗庙,郡县之臣可使死封疆,文吏可使死其职,武吏可使死其兵,天下之人,其存心积虑,皆以为当然,是以寇至而不惧,难生而无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