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7
典故
2
词典
9
分类词汇
24
佛典
2
共24,分2页显示
1
2
2
下一页
分类词汇
一词
反覆
反复
偕隐
一转语
方音
后置
音变
艋舺
格义
同源词
同源字
言来语去
一言难尽
音系
《漢語大詞典》:
一词(一詞)
(1).一言;一语。 唐
白居易
《答四皓庙》
诗:“心不画一计,口不吐一词。” 宋 孙光宪
《
北梦琐言
》
卷五:“饰非拒諫,断自己意,幕寮俛仰,不措一词,唯孔目官 杨厚 赞成之。”
《
儿女英雄传
》
第四十回:“除感激涕零而外,不能再置一词了。”
(2).同样的言辞。
《
朱子语类
》
卷二二:“自新法之行,诸公务为缘饰,文致一词。”如:众口一词。
(3).一首词。
《宣和遗事》
前集:“那教坊大使 袁陶 ,会作一词,名做
《撒金钱》
。”
分類:
一词
一首
同样
一言
言辞
一语
《國語辭典》:
反覆
拼音:
fǎn fù
1.重复,一次又一次。比喻详慎推求。如:「反覆思量」、「反覆练习」。《文选。杨脩。荅临淄侯笺》:「诵读反覆,虽讽雅颂不复过此。」
2.变易无常、不可恃。《文明小史》第一回:「老弟!你记好我一句话,以愚兄所见,我们中国大局,将来有得反覆哩!」
3.原已渐瘉的病,忽又发作转坏。
分類:
动荡
修辞格
变化无常
倾覆
修辞
再三
翻转
来回
反复
重复
重迭
复再
反覆
考虑
往返
颠倒
动乱
翻来覆去
一语
语句
申说
强烈
情感
辞手
手法
本义
一例
《國語辭典》:
反复(反復)
拼音:
fǎn fù
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西游记》第三五回:「我老孙再不曾住脚,比急递铺的铺兵还甚,反复里外,奔波无已。」
分類:
反覆
动荡
修辞格
变化无常
倾覆
修辞
再三
翻转
重复
来回
重迭
复再
考虑
动乱
颠倒
往返
翻来覆去
反复
一语
语句
申说
强烈
情感
辞手
手法
本义
一例
《漢語大詞典》:
偕隐(偕隱)
一起隐居。
《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后代诗文中“偕隐”一语,是用 东汉 鲍宣 桓少君 夫妇同归乡里的典故。 清
钱谦益
《尚宝司少卿袁可立妻宋氏加封宜人制》
:“使尔夫幸偕隐之有人,期没齿而无憾。” 郁达夫
《寄内》
诗之一:“青山红粉两蹉跎,偕隐名山计若何?”参见“ 鹿车 ”。
分類:
隐居
后代
诗文
一语
是用
《國語辭典》:
鹿车(鹿車)
拼音:
lù jū
1.鹿拉的车。《南史。卷七九。夷貊传下。东夷传》:「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以乳为酪。」
2.比喻空间狭小的车。《后汉书。卷二六。赵憙传》:「载以鹿车,身自推之。」
分類:
佛教语
车子
小车
鹿车
缘觉乘
中乘
《國語辭典》:
一转语(一轉語)
拼音:
yī zhuǎn yǔ
不因循原有的评语、观点,而另赋新意。宋。辛弃疾〈临江仙。莫笑吾家苍壁小词。序〉:「主人戏下一转语,为苍壁解嘲。」
分類:
佛家
一句话
禅宗
参禅
启发
一语
恍然大悟
转机
机锋
《國語辭典》:
方音
拼音:
fāng yīn
方言的语音。同一语言在不同地域因诸种因素影响,往往形成语音的差别,在标准音确立后,不同于标准音的概称为「方音」。
分類:
方音
方言
语音
一语
同地
地区
演变
《漢語大詞典》:
后置
一语法成分的后放
置于一语法上有关系的词之后
分類:
后置
一语
语法
《国语辞典》:
音变(音变)
拼音:
yīn biàn
一语音在连续发音词句中,因受前后音影响,而发生变化或语言中某音古今发音有别,都称为「音变」。常见的音变有同化、异化、弱化、交替等。如口语的「很好」,「很」字变为阳平。
分类:
音变
一语
语音
连续
发音
音词
词句
前后
影响
《国语辞典》:
艋舺
拼音:
měng jiǎ
台北市万华的旧称。为凯达格兰族「独木舟」一语的音译。在新店溪与大汉溪交会处,因停泊许多艋舺来此交易,而被称为「艋舺」,日治时代以日语雅化为同音字「万华」。参见「万华」条。
分类:
台北
北市
旧称
兰族
一语
音译
《国语辞典》:
格义(格义)
拼音:
gé yì
用该文化原有的概念,去解释从另一语言文化翻译来的新观念。格义源于早期佛教传入汉地时,沙门用老、庄等外典比附解释佛法。《高僧传。卷四。高邑竺法雅》:「雅乃与康法朗等以经中事数,拟配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格义』。」
分类:
文化
原有
解释
一语
言文
翻译
观念
《國語辭典》:
同源词(同源詞)
拼音:
tóng yuán cí
同一语根所衍生的不同语词。其来源相同,故在语音、语义都保留若干关系,是语言史研究的重要资料。可指一个语言中的现象,如汉语的「刚」和「强」;亦可指同语系不同语言中的语词,如汉语的「三」及藏语的gsum。
分類:
音义
相关
一语
语源
孳生
词素
《漢語大詞典》:
同源字
音、义相同或相近,属同一语源的字,如“古”和“故”,“志”和“识”等。 王力
《同源字论》
一:“凡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义近音同的字,叫做同源字。这些字都有同一来源。” 王力
《同源字论》
二:“但是同源字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读音相同或相近,而且必须以先 秦 古音为依据,因为同源字的形成,绝大多数是上古时代的事了。”
分類:
相近
一语
语源
《國語辭典》:
言来语去(言來語去)
拼音:
yán lái yǔ qù
1.你一言我一句的说话。《水浒传》第二四回:「三钟酒落肚,鬨动春心,又自两个言来语去,都有意了。」《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当下言来语去,又说了半天别的闲话。」
2.详详细细。《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狄希陈言来语去,把家中从前受罪的营生,一一告诉。」
3.用话劝说。《水浒传》第二一回:「我今日吃这婆子言来语去,央了几杯酒,打熬不得。夜深,只得睡了罢。」
分類:
谈笑
一言
一语
彼此
应对
《國語辭典》:
一言难尽(一言難盡)
拼音:
yī yán nán jìn
事情非常复杂,无法在仓卒间用简单的话把它说得清楚。《水浒传》第一五回:「我们有一年多不去那里打鱼。如今泊子里把住了,绝了我们衣饭,因此一言难尽。」《老残游记》第五回:「老残道:『此地有山,有水,也种稻,也种麦,与江南何异?』那人叹口气道:『一言难尽!』就不往下说了。」也作「一言难罄」。
分類:
情曲
曲折
复杂
非一
一语
能够
《国语辞典》:
音系
拼音:
yīn xì
语音系统或音位系统。某一语言或方言的音系是这一语言或方言的全部音位及其归类和相互的组合关系。
分类:
语音
音系
系统
音位
一语
归类
相互
组合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