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一知半解  拼音:yī zhī bàn jiě
形容人所知不全,了解不深。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野叟曝言》第一一八回:「愚兄博览群书,熟闻母训,始得一知半解。」
《國語辭典》:生吞活剥(生吞活剝)  拼音:shēng tūn huó bō
本指唐张怀庆喜欢剽窃名士诗文,而遭时人讥为:「活剥王昌龄,生吞郭正一。」见唐。刘肃《大唐新语。卷一三。谐谑》。后比喻做学问或学习某事,只是一味的袭用他人的经验或成果,而不求甚解。明。徐渭〈奉师季先生书〉:「大约谓先儒若文公者,著释速成,兼欲尽窥诸子百氏之奥,是以冰解理顺之妙固多,而生吞活剥之弊亦有。」也作「活剥生吞」。
《漢語大詞典》:金屑
(1).黄金的粉末、碎末。 宋 梅尧臣 《妾薄命》诗:“曾闻清冷混金屑,谁谓飘扬逐路人。”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戈壁无水草处,地方官踏着,有可簸采金屑之地。” 叶圣陶 《城中·病夫》:“有几个翻检很高的一堆书籍,眉头微蹙,目光深沉,似乎要从细碎的沙砾里拣出金屑来。”
(2).佛教谓佛经中的片言只语,佛法中的一知半解。《五灯会元·黄檗运禅师法嗣·临济义玄禅师》:“金屑虽贵,落眼成翳。”五灯会元·东林总禅师法嗣·龙泉夔禅师:“岂况牵枝引蔓,説妙谭玄。正是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3).见“ 金屑酒 ”。
(4).黄色的花粉。 晋 嵇含 南方草木状·朱瑾:“其花深红色,五出,大如蜀葵,有蕊一条,长於花叶,上缀金屑,日光所烁,疑若焰生。”
《漢語大詞典》:金屑酒
古代帝王赐死之酒。晋书·后妃传上·惠贾皇后:“ 伦 乃矫詔遣尚书 刘弘 等持节齎金屑酒赐后死。”亦省作“ 金屑 ”、“ 金酒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帝不听,竟遣使齎金屑饮 晃 及其妻子,赐以棺、衣,殯敛於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 贾后 服金酒死, 贾午 考竟,用大杖终。” 唐 刘禹锡 《马嵬行》:“贵人饮金屑,倏忽蕣英暮。”
分類:帝王
《漢語大詞典》:曲知
认识不全面,一知半解。荀子·解蔽:“曲知之人,观於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
《國語辭典》:半瓶醋  拼音:bàn píng cù
比喻一知半解的知识或技能。《醒世姻缘传》第二五回:「狄宗羽虽是读书无成,肚里也有半瓶之醋,滉滉荡荡的,尝要雌将出来。」《红楼梦》第六四回:「内中有嗟叹的,也有羡慕的,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说是『丧礼与其奢易莫若俭戚』的,一路纷纷议论不一。」也称为「半吊子」。
《国语辞典》:半开眼(半开眼)  拼音:bàn kāi yǎn
对事情一知半解,了解不够透澈。如:「他对买卖可说是个半开眼。」
《国语辞典》:二半破子  拼音:èr bàn pò zi
对某种事务、技艺一知半解的人。如:「就怕文不文,武不武,二半破子,那可就不好办啦!」
一知半解
【俗语佛源】
教外别传的禅宗主张超越经验直接的体认,谓之「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反对一味地依文解义,反对执著于琐碎的「知解」,斥为「一知二解」。如唐·灵祐《沩山警策》说:「若向外得一知二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粪,比喻那些虚妄的「知解」。后人用「一知半解」谓所知甚少而理解肤浅。宋·严羽说诗,好用禅语,其《沧浪诗话·诗辨》谓:「悟有浅深。有分限之悟,有透彻之悟,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鲁迅在谈到学外语时,也用了这个词。他指出:「学日本文要到能够看小说,且非一知半解,所需的时间和力气,我觉得不亚于学一种欧洲文字。」(《书信集·致陶亢德》) (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