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香炉照日
河汉与天通
银河一派九天垂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望庐山瀑布二首〉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庐山上与星斗连】,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香炉生紫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日照香炉生紫烟【庐山上与星斗连】,遥看瀑布挂前川【日照香炉生紫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漢語大詞典》:一弄
(1).奏曲一次。 唐 顾况 《李供奉弹箜篌歌》:“巧声一日一迴变,实可重,不惜千金买一弄。”《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妾闻 百邑考 善能弹琴。令教 百邑考 操琴一弄,臣欲听之。”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一弄儿指法泠泠,早合着古操新声。”
(2).一派。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一弄松声悲急筦,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一弄儿行色萧条,恰便是游仙梦撒然觉。”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咱和公相陪话去,怎辜负的这一弄明窗新絳纱。”
(3).统括之词。犹言所有一切。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九出:“隻影孤悽,心下伤悲。一弄儿凄凉,总促在愁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今夜这一弄儿助你两个成亲。”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回到这寝殿中,一弄儿助人愁也。”
(4).犹一套。《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那日穿着一弄儿轻罗软滑衣裳;头戴金顶缠棕小帽。”《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 童奶奶 合 调羹 看了这一弄衣服,约也费银二两有餘。”
(2).一派。 宋 王安石 《渔家傲》词之一:“一弄松声悲急筦,吹梦断,西看窗日犹嫌短。” 元 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一弄儿行色萧条,恰便是游仙梦撒然觉。”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咱和公相陪话去,怎辜负的这一弄明窗新絳纱。”
(3).统括之词。犹言所有一切。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九出:“隻影孤悽,心下伤悲。一弄儿凄凉,总促在愁眉。”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今夜这一弄儿助你两个成亲。” 元 白朴 《梧桐雨》第四折:“回到这寝殿中,一弄儿助人愁也。”
(4).犹一套。《金瓶梅词话》第九十回:“那日穿着一弄儿轻罗软滑衣裳;头戴金顶缠棕小帽。”《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 童奶奶 合 调羹 看了这一弄衣服,约也费银二两有餘。”
《漢語大詞典》:一党(一黨)
(1).古代地方组织,五百家为一党。《诗·豳风·七月》“朋酒斯饗” 毛 传“饗者乡人以徇” 唐 孔颖达 疏:“此实党正饮酒正有一党之人。《传》言乡人者,以党正饮酒亦名乡饮酒故也。”按:《周礼·地官·大司徒》:“五族为党。” 郑玄 注:“族,百家;党,五百家。”
(2).一派;同伙。《朱子语类》卷五四:“他也看那兄弟不过本是怕 武庚 叛,故遣 管蔡 、 霍叔 去监他,为其至亲可恃,不知他反去与 武庚 同作一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但是此计是他説出来的,不免要拉他做了一党,方才妥当。”
(3).一个政党。 毛泽东 《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什么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呀,什么改组一党政府为多党政府呀,其目的原是为着孤立中共和其他民主力量。”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二章:“国民党的某些人却只要敷衍表面,实际上仍想维持一党专政的局面。”
(2).一派;同伙。《朱子语类》卷五四:“他也看那兄弟不过本是怕 武庚 叛,故遣 管蔡 、 霍叔 去监他,为其至亲可恃,不知他反去与 武庚 同作一党。”《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四回:“但是此计是他説出来的,不免要拉他做了一党,方才妥当。”
(3).一个政党。 毛泽东 《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什么召开国民大会制定宪法呀,什么改组一党政府为多党政府呀,其目的原是为着孤立中共和其他民主力量。”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二章:“国民党的某些人却只要敷衍表面,实际上仍想维持一党专政的局面。”
《國語辭典》:古文 拼音:gǔ wén
1.上古的文字。《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及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为宫,而得古文于坏壁之中。」
2.汉代经学的一派,以先秦古文所书。《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
3.唐宋文坛上古文运动所主张的先秦两汉的文体。相对于骈文而言。清。方苞〈古文约选。序〉:「自魏、晋以后,藻绘之文兴,至唐韩氏起八代之衰,然后学者以先秦、盛汉辩理论事质而不芜者为古文。」参见「古文运动」条。
4.泛指文言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若有诗赋古文更好了,容日细细捧读。」
2.汉代经学的一派,以先秦古文所书。《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歆亲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汉。许慎〈说文解字序〉:「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
3.唐宋文坛上古文运动所主张的先秦两汉的文体。相对于骈文而言。清。方苞〈古文约选。序〉:「自魏、晋以后,藻绘之文兴,至唐韩氏起八代之衰,然后学者以先秦、盛汉辩理论事质而不芜者为古文。」参见「古文运动」条。
4.泛指文言文。《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若有诗赋古文更好了,容日细细捧读。」
《漢語大詞典》:古文经学(古文經學)
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的一个流派。 西汉 朝廷重视今文经籍,设立学官传授,而在 孔 壁和民间发现的古文经籍长期仅由民间传授。 王莽 为改制需要,重视《周官》,才列入学官, 东汉 初又被取消。 章帝 时,治古文经的 贾逵 受重视,古文经籍也随之风行,古文经学地位始提高。其后 马融 、 服虔 、 郑玄 等在讲解经义、训诂文字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古文经学兴盛,成为 魏 、 晋 、六朝、 隋 、 唐 研究经学的主流。现存《十三经》多采用古文经学的说法。它的主要特点是按字义讲解经文,训诂简明,不凭空臆说,反对谶纬,迷信成分少。 清 代学者继承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而加以条理发明,用于古籍整理和语言文字研究,很有成就。
《漢語大詞典》:正一
(1).纯真之一。道家认为“一”为世界万物之本,永恒不变。 南朝 齐 顾欢 《夷夏论》:“佛号正真,道称正一,一归无死,真会无生,在名则反,在实则合。” 唐 卢照邻 《病梨树赋》:“高谈正一,则古之 蒙庄子 ;深入不二,则今之 维摩詰 。” 南唐 谭峭 《化书·道化·正一》:“命之则四(虚、神、气、形),根之则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谓正一。”
(2).道教的一派。原为五斗米道,为 东汉 张陵 所创。传说 太上老君 亲授 张陵 《太平洞极经》、《太玄经》、《五斗经》、《正一经》各若干卷。 张陵 传授于后裔及其门徒。后 张陵 被尊为“天师”、“正一天师”,其所创之道派亦称为“天师道”、“正一道”。 唐 宋 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统称为“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经》,崇拜鬼神,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承禎 ﹞事 潘师正 ,傅其符籙及辟穀、导引、服饵之术。 师正 特赏异之,谓曰:‘我自 陶隐居 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元史·释老传·张与材》:“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这一房道士,世传正一道教,善能书符遣将,剖断人间祸福。”
(2).道教的一派。原为五斗米道,为 东汉 张陵 所创。传说 太上老君 亲授 张陵 《太平洞极经》、《太玄经》、《五斗经》、《正一经》各若干卷。 张陵 传授于后裔及其门徒。后 张陵 被尊为“天师”、“正一天师”,其所创之道派亦称为“天师道”、“正一道”。 唐 宋 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等道派逐渐合流,统称为“正一道”。主要奉持《正一经》,崇拜鬼神,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等。《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承禎 ﹞事 潘师正 ,傅其符籙及辟穀、导引、服饵之术。 师正 特赏异之,谓曰:‘我自 陶隐居 传正一之法,至汝四叶矣。’”《元史·释老传·张与材》:“八年,授正一教主,主领三山符籙。”《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这一房道士,世传正一道教,善能书符遣将,剖断人间祸福。”
《國語辭典》:正命 拼音:zhèng mìng
1.安享天年而死。相对于非命而言。《孟子。尽心上》:「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
2.佛教修行方法。八正道的第五支。指正确的谋生方式。《杂阿含经》卷二八:「有八正道能断爱欲,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
2.佛教修行方法。八正道的第五支。指正确的谋生方式。《杂阿含经》卷二八:「有八正道能断爱欲,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