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陈一新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开禧元年(1205)任邵武军知军,此年卒。
章一新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宋登科记考
绍兴府新昌县(今浙江绍兴新昌)人。宝祐间进士,又中宏词科。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二四
邓文宪,字一新。新会人。明武宗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举人。官江西建昌知府。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三。
《漢語大詞典》:一新
全部更新。 宋 陆九渊 《张公墓志》:“变其旧俗,轨范一新,乡里改观焉。”明史·王竑传:“ 竑 至,简士马,缮阨塞,劾将帅不职者,壁垒一新。” 毛泽东 《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我们认为抗战已到了紧急的转变关头,只有迅速召集这种有权力而又能代表民意的国民大会,才能一新政治面目,挽救时局危机。”
分類:一新更新
《分类字锦》:一日一新
崔道融 木槿诗 槿花不见夕,一日一回新。
分类:杂花
《国语辞典》:气象一新(气象一新)  拼音:qì xiàng yī xīn
1.人的精神焕发,与往常不同。如:「经梳洗打扮后,他不仅气象一新,竟也多了几分俊俏。」
2.事物经过变革后,与往常截然不同的景况。如:「新主管力求革除旧日陋习,如今我们单位可说气象一新了。」
《国语辞典》:一新耳目  拼音:yī xīn ěr mù
所见所闻给人截然不同的新感受。如:「近来公司大刀阔斧的革新,令人一新耳目。」
《國語辭典》:耳目一新  拼音:ěr mù yī xīn
形容事物的面貌有了显著的变化。所见所闻都有一种新奇、清新的感觉。《隋唐演义》第七三回:「立心既异,亦觉耳目一新,在宇宙中虽不能多,亦不可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六回:「虽不是甚么心旷神怡的事情,也可以算得耳目一新的了。」
分類:视听新鲜
《國語辭典》:焕然一新(煥然一新)  拼音:huàn rán yī xīn
将旧有的整治一番,改成新的气象。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宣和末,有巨商舍三万缗,装饰泗洲普照塔,焕然一新。」《红楼梦》第五三回:「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国语辞典》:灿然一新(灿然一新)  拼音:càn rán yī xīn
形容光耀明亮,有一番新的气象。《宣和书谱。卷一二。行书六。刘正夫》:「正夫以精忠相与图回至治,其所以持盈守成,而熙丰之盛德美意,灿然一新,正夫其有力焉。」
《國語辭典》:面目一新  拼音:miàn mù yī xīn
改变原样,呈现新貌。如:「她改变了发型和穿著,显得面目一新。」
分類:原样呈现
《國語辭典》:重新  拼音:chóng xīn
从头开始,再一次。《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献神已毕,就将福物收去,整理一整理,重新摆出来。」《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又见他带了一个侠客来,更觉举动不同于众,又重新摆出酒来。」
《國語辭典》:承认(承認)  拼音:chéng rèn
1.供认、招认。《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为前生欠他债负,若不当时承认,又恐他人受苦。」《红楼梦》第六一回:「我只说是我悄悄的偷的,吓你们顽,如今闹出事来,我原该承认。」
2.承担、负责。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二折:「你怎敢发大言,独自保主公去?倘或主公有些差失,谁人承认?」
3.对既成事实表示认可。如新国家成立,必经列国承认,始能取得国际地位。
《国语辞典》:综合报导(综合报导)  拼音:zòng hé bào dǎo
新闻媒体针对某一新闻事件,多面并陈各方面的观点,以呈现完整的报导;或将不同时间发自各地的相关新闻报导,统整呈现,皆称为「综合报导」。
《国语辞典》:重点采访(重点采访)  拼音:zhòng diǎn cǎi fǎng
对于某一新闻,新闻媒体根据本身的采访政策,用特别多的篇幅强调,加以详细的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