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罪恶的黑手
诗歌。臧克家作。1934年发表。通过建筑工人为帝国主义分子建造一座天主教堂这一题材,反映中国工人阶级的苦难生活,揭露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并寄希望于工人阶级的觉醒。笔力雄健,音调铿锵,语言精练。
《国语辞典》:北海公园(北海公园)  拼音:běi hǎi gōng yuán
北平市区内著名公园之一。该公园的标记为一座高耸的白塔。另外,由彩色大琉璃嵌成九条巨龙的九龙壁,也是有名的胜迹。
《国语辞典》:鞭石成桥(鞭石成桥)  拼音:biān shí chéng qiáo
秦始皇想要造一座桥,以过海观看日出处。当时有神人以鞭打石头入海相助,石头皆流血。见《艺文类聚。卷七九。灵异部下。神》。后形容造桥有如神助或成桥的神奇。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东门则鞭石成桥,南极则铸铜为柱。」也作「秦王构石」。
《国语辞典》:兜喜神方  拼音:dōu xǐ shén fāng
上海人在除夕夜时,朝著吉方走,走到一座香火旺盛的庙上烧一股香,祈求神明保祐自己在这一年里凡事都顺当,这种习俗称为「兜喜神方」。
《国语辞典》:触事面墙(触事面墙)  拼音:chù shì miàn qiáng
遇事一无所知,就像面前挡住一座墙。晋。姚兴〈重答安成侯嵩〉:「吾常近之才,加以多事昏塞,触事面墙,不知道理安在。」
《国语辞典》:普救寺  拼音:pǔ jiù sì
唐代建筑规模宏大的一座佛寺。唐。元稹《莺莺传》:「蒲之东十馀里,有僧舍曰:『普救寺。』」
《漢語大詞典》:古代英雄的石像
童话。叶圣陶作。1930年发表。一座矗立在市中心广场的石像,因受到市民的敬仰而骄傲起来,看不起脚下的石块。后来石像摔倒在地,也变成了一块块石块。市民就用这些石块铺成了一条路。作品讽刺了轻视群众的英雄观。
《国语辞典》: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  拼音:bā lí shèng mǔ yuàn
位于法国巴黎塞特岛。是一座五廊式十字形建筑物,长约一百三十公尺,宽四十八公尺,高六十九公尺,是中世纪哥德式建筑风格的代表。
《漢語大詞典》:巴士底狱
法国巴黎的一座城堡。1382年建成,后成为囚禁政治犯的监狱,为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克这座城堡,标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后7月14日被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漢語大詞典》:山山水水
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泛指广袤辽阔的大地。《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二十几年来,他( 朱德 )的足迹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