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忽到窗前
 
疑是梅花
 
相思一夜梅花发
 
窗前疑是
 
相思忽到梅花树
 
来到窗前疑是君
 
卢仝赤脚
 
梅窗夜月见修妍
 
清夜横斜竹影窗
 
疑误君来
 
对梅一夜苦相思
 
香思一夜发窗梅
 
一夜梅开疑是君
 
一夜相思疏影落寒窗
 
昨夜窗前折尽
 
昨夜应是梅花发

相关人物
卢仝


《全唐诗》卷三百八十八〈有所思〉
当时我醉美人家,美人颜色娇如花。今日美人弃我去,青楼珠箔天之涯。天涯娟娟姮娥月【娟娟姮娥月】,三五二八盈又缺【三五盈又缺】。翠眉蝉鬓生别离,一望不见心断绝。心断绝,几千里。梦中醉卧巫山云,觉来泪滴湘江水。湘江两岸花木深,美人不见愁人心。含愁更奏绿绮琴,调高弦绝无知音。美人兮美人,不知为暮雨兮为朝云。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典故
东风一夜吹


《苏轼诗集》卷二十〈梅花二首〉
〈梅花二首〉其一:「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
典故   
一叶秋风
 
一夜惊秋
 
一叶鸣秋


《淮南子》卷十六〈说山训〉~550~
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户;一人相随,可以通天下。足●地而为,暴行而为影,此易而难。庄王诛里史,孙叔敖制冠浣衣;文公弃荏席,后黴黑,咎犯辞归,故桑叶落而长年悲也。

例句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杜牧 早秋客舍

一叶忽离树,几人同入关。 于武陵 西归

重门启曙关,一叶报秋还。 张南史 同韩侍郎秋朝使院

露滴千家静,年流一叶催。 戎昱 宿桂州江亭呈康端公

高梧一叶坠凉天,宋玉悲秋泪洒然。 李郢 早秋书怀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 杜牧 早秋客舍

独立千峰晓,频来一叶秋。 杜牧 留题李侍御书斋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杜牧 秋梦

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 杜甫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

玉树起凉烟,凝情一叶前。 柳中庸 秋怨

一叶下前墀,淮南人已悲。 许浑 早秋三首

淮南一叶下,自觉老烟波。 许浑 早秋三首

莫言万木死,不因一叶秋。 邵谒 论政

长信萤来一叶秋,蛾眉泪尽九重幽。 钱起 长信怨

楚岫千峰翠,湘潭一叶黄。 韦迢 早发湘潭寄杜员外院长

一叶落时空下泪,三春归尽复何情。 高蟾 落花

百川赴海返潮易,一叶报秋归树难。 鲍溶 始见二毛

《國語辭典》:一叶(一葉)  拼音:yī yè
1.一片树叶。唐。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梧桐叶金井,一叶飞银床。」
2.小舟一艘。《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孔明只在一叶小舟内安身。」
分類:小船
《國語辭典》:一叶知秋(一葉知秋)  拼音:yī yè zhī qiū
比喻由局部的、细小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变和趋势。语本《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也作「落叶知秋」、「叶落知秋」。
《漢語大詞典》:一叶秋(一葉秋)
见“ 一叶知秋 ”。
《國語辭典》:一叶知秋(一葉知秋)  拼音:yī yè zhī qiū
比喻由局部的、细小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变和趋势。语本《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也作「落叶知秋」、「叶落知秋」。
《國語辭典》:一叶知秋(一葉知秋)  拼音:yī yè zhī qiū
比喻由局部的、细小的徵兆,可推知事物的演变和趋势。语本《淮南子。说山》:「以小明大,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也作「落叶知秋」、「叶落知秋」。